无领是指只有领窝而无领身,用领窝线的造型表示衣领型的衣领结构,也称领口领。虽然其构造是所有衣领中最简单的,造型变化只体现在领窝线的形状变化上,但在人的视觉上却比较敏感,应以形式美的法则作为指导,追求和谐与多样性的统一。
无领结构的种类分基本结构和变化结构两大类。
基本结构中按前中线处衣身浮余量(为衣身整体的浮余量的一部分)的消除方法分,可分为前中线处开口型和前中线处相连即贯头型两大类。
变化结构是将基本结构和垂褶、抽褶等造型手法结合起来形成无领结构。
一、基本结构设计
1.前开口型无领
前开口型无领一般的形式是在前中线处开口。由于是在前中线处作开口,当前浮余量不能被其他形式充分消除时,便可通过撇胸这一不对准BP点的省来消除前衣身不平服的浮余量。其结构设计方法如图6-6所示。
图6-6 前开口型无领
作AA′ = 人体自然撇胸量(女体一般取1cm)。
A'~SNP~B'为基础领窝线,按基础领窝线方法制图,故前领窝宽 = 后领窝宽 = N/5 - 0.7cm。
在衣身上按造型画出ED、DC、CB'线,则E~D~C~B'图形为在基础领窝线上所要作的衣领结构图。注意E~D~C~B′图形必须在基础领窝上作出,不宜直接作图。
2.贯头型无领
贯头型无领一般指前中线处于相连状态的无领结构。由于是前中线成连折状态,因此衣身前浮余量的消除,应放在后领窝宽内。其结构设计方法如图6-7所示。(www.xing528.com)
图6-7 贯头型无领
设A~SNP为基础领窝的前领窝部分,则前领窝宽 = N / 5 - 0.7cm,后领窝宽 = 前领窝宽+人体固有撇胸量 = 前领窝宽+ 1cm。此时,后领窝深及前后肩差(单肩差量为0.7cm左右,视材料特性而定)保持不变。
二、变化结构设计
1.无领加垂褶的垂褶型无领结构(图6-8)
图6-8 无领加垂褶的垂褶型无领结构
在无领的基础上加垂褶可形成垂褶型无领。首先作出无领基础图,作出垂褶造型分割线并沿其剪开,拉展出折裥量和垂褶量,最后使EF = AB且与CF垂直,构成垂褶无领结构图,如图6-8(a)所示。注意垂褶无领宜用45°的正斜材料。
亦可在无领基础图上,设AD为垂褶无领的领口弧长,以D点为圆心,AD +折裥量为半径画弧,再以C点为圆心,BC +垂褶量为半径画弧,在以D点为圆心画的圆弧和以C点为圆心画的圆弧上分别找到E、F点,即构成垂褶型无领结构图[图6-8(b)]。
2.抽褶型无领结构
抽褶型无领是无领与抽褶造型的组合结构,前领口处形成放射形皱褶,具有立体感和趣味性。
如图6-9所示,按造型将基础领窝开大,作成一般的无领。按造型显示的抽褶方向,在前衣身上画辅助分割线,并沿其剪切拉展,拉展量 = 抽褶个数×(2~3)cm,然后画顺领口线,即构成抽褶型领口线。由于该款式中袖窿处拉展量 = 0cm,故抽褶造型只影响前胸宽量,对胸围量无影响。若抽褶量再增大,则可将分割线延伸至侧缝处,则胸围量要产生变化,造型与此例不同。
图6-9 抽褶型无领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