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简介

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简介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纸样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图形,是结构最简单,且能包含人体最基本的尺寸信息的纸样。基础纸样是服装结构构图的过渡形式,并非服装结构图的最终形式。基础纸样使用的公式是通过采集大量人体部位数据,并将其经过统计分析而得到的,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简介

基础纸样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图形,是结构最简单,且能包含人体最基本的尺寸信息的纸样。狭义地讲,基础纸样特指原型类构图,是最简单的纸样;广义地讲,基础纸样还包括所要设计的服装品种中款式最简单的服装纸样。

基础纸样是服装结构构图的过渡形式,并非服装结构图的最终形式。通过对基础纸样的旋转、剪切、折叠、加放松量等变形方法,采用省道、折裥、抽褶、分割、连省成缝等各种结构形式,便可形成所需的服装结构图。

一、基础纸样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1.部位尽量少

要制作一件合体的服装,需要测量人体各部位的尺寸,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测量者的技术和测量工具的误差以及测量部位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等的影响,使服装结构制图中的技术难度增大。同时在工业生产中要大量生产适合最大数量的消费者的穿着需求,要求测得很多部位的数据也是不可能的。这时根据最少数量的基本部位的尺寸,应用相关性科学确定其间的比例形式,并最终表达大量的非基本部位的尺寸,是非常必要的。

2.作图过程容易

指需用的作图工具简单,基本尺寸的运算简便。 基础纸样使用的公式是通过采集大量人体部位数据,并将其经过统计分析而得到的,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3.适用度高

纸样既要满足人体静态的美观要求,又要能适合人体运动的舒适性要求。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做到适穿者的范围要广泛。

4.应用、变化容易

基础纸样不但本身要制作容易,而且将其用在各类款式的纸样设计时,要求图形变化方法简单、明白易懂。

基础纸样按性别或年龄分为:女装基样、男装基样、童装基样;按覆盖人体的躯体部位分为:衣身基样、裙装基样、裤装基样、袖身基样。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国内外资料中所采用的尺寸代号,有的是按基本尺寸出现,有的已增加了松量。为区别两者,凡未加放松量的部位都在代号右上角加“*”,如胸围代号为B,那么净胸围为B*

二、女装原型

女装原型是女装基础纸样的主要形式,按部位分,可分为衣身原型、袖身原型和裙装原型;按衣身的立体构成形态分:箱形原型(宽腰、卡腰)、梯形原型。其中按衣身的立体构成形态分类是原型的本质分类。

(一)衣身前后浮余量

1.浮余量的概念

衣身前后浮余量是指衣身复合在人体或人台上,将衣身纵向前中心线、后中心线及纬向胸围线、腰围线分别与人体或人台的标志线复合一致后,前衣身在BL以上(肩缝、袖窿处)出现的多余量称前浮余量,亦称胸凸量(从人体的角度);后衣身在背宽线以上(肩宽、袖窿处)出现的多余量称后浮余量,亦称背凸量(从人体的角度)(图3-1)。

图3-1 衣身前后浮余量

2.前浮余量消除方法

前浮余量的消除是使衣身能很好地复合人体,即使衣身的结构达到平衡。其消除方法有结构处理方法和工艺处理方法两种,结构处理方法又分为收省(含省道、抽褶、折裥等形式)和下放两种方法。

(1)前浮余量用省道的形式消除:如图3-2(a)所示,将前浮余量用对准BP的肩胸省的结构形式进行消除,此时前中心线(FCL)呈垂直状,胸围线(BL)、腰围线(WL)呈水平状。如图3-2(b)所示是用对准BP的袖窿省来消除前浮余量。

图3-2 前浮余量用省道的形式消除

(2)前浮余量用下放的形式消除:如图3-3所示,将前浮余量捋向下方至衣身自然平整,形成前中心线外倾,腰围线(WL)呈水平状态,腰围线与基础线之间形成的量称下放量。

图3-3 前浮余量用下放的形式消除

(3)前浮余量用省道 + 下放的形式消除:即部分前浮余量用收省的方式消除,部分前浮余量(一般≤1cm)用下放的方式消除。常用于腰围较宽,胸围风格为较贴体、较宽松风格的衣身。

3.后浮余量消除方法

后浮余量是在后衣身因背部肩胛骨隆起而产生的不平整部位进行消除,使之能很好地复合人体,其消除方法亦可分省道和下放两种形式,但一般采用肩背省的结构形式或肩缝缝缩的工艺形式进行消除(图3-4)。

图3-4 后浮余量的消除

(二)衣身原型的分类和构成

根据衣身浮余量消除方法的不同,衣身原型可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1.箱形原型

将前后衣身的标志线与人台的标志线对合一致后,把前衣身BL以上的浮余量捋至袖窿处收去,形成袖窿省,后衣身浮起余量捋至肩缝处形成后肩省,形成的原型立体构成图如图3-5所示,我国的箱形原型——东华原型、日本文化式(第七版)原型皆属此种原型。

图3-5 箱形原型

2.卡腰原型

在箱形原型的基础上在前后衣身腰部再收腰省,形成衣身整体与人体贴合的状态,形成的原型立体构成图,如图3-6(a)所示,展开后形成的原型纸样,如图3-6(b)所示。欧美等国家的原型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因其前后浮余量都用省道的方法消除,故其本质上仍属箱形原型。

图3-6 卡腰原型

2.梯形原型

将前后衣身的标志线与人台的标志线对合一致,把前衣身BL以上的浮余量全部向下捋向袖窿以下部位,使之与BL以下的腰部浮起余量合成一体,后衣身浮余量用肩背省的方法消除,这样形成原型立体图如图3-7所示。日本文化式(第六版)原型属此类原型。

图3-7 梯形原型

目前,这两类原型并存使用,但世界各国的衣身原型都在向箱形发展,箱形原型已成为主流,梯形原型由于展平的前后衣身关系与人体前后腰节关系在形式上不能统一,且浮余量形式不明显,故逐渐弃用。

(三)衣身原型的组合类型

由于前、后衣身原型的浮余量都有收省和下放两种处理方法,分别用三种形式立体形态进行组合,则可形成如图3-8所示的若干种类型原型:(www.xing528.com)

图3-8 衣身原型的组合

(1)前部为梯形,后部为箱形的原型。

(2)前部为箱形(用袖窿省形式处理浮余量),后部为箱形的原型。

(3)前部为箱形,后部为梯形的原型。

(4)前部为梯形,后部为梯形的原型。

(5)前部为箱形(用肩胸省形式处理浮余量),后部为箱形的原。

(6)前后部均为箱形加以收取腰省的原型。

以上这些原型类型将世界各国的女装原型都包括在内。

(四)原型与人体的关系

1.衣身原型胸围与人体胸围的关系

如图3-9(a)所示中的粗实线为贴体包覆人体胸围的线,即测体时的净胸围,图3-9(b)中的粗实线为衣身原型的胸围,即在净胸围的基础上加上松量(一般为10~12cm)。观察衣身原型的松量构成,主要在前后两部分:前部松量在BP至前腋点之间;后部松量在后腋点周围。原型的构成方式不同,其前后松量的比例亦不同,梯形一般为10cm,箱形一般为12cm。

图3-9 衣身原型胸围与人体胸围的关系

2.衣身原型腰节长与人体腰节长

原型的前后腰节长分别与人体计测得到的实际前后腰节长相同。

3.衣身原型领窝与人体颈根围

如图3-5所示,原型立体构成图中可以看出,原型领窝对应于人体颈根围,即从BNP—SNP—FNP形成的原型领窝,形状和数量都对应于人体上的颈根围。

4.衣身原型袖窿深与人体腋深

原型袖窿深应比人体腋深的位置稍低,即必须有基本的间隙量,大小一般为2cm左右,或将袖窿深定在胸围线上。

5.衣身原型的前胸宽、后背宽与人体的前胸宽、后背宽

原型的前胸宽、后背宽分别与人体的前胸宽、后背宽相等。

6.衣身原型肩斜角与人体肩斜角

原型前后肩斜角是在人体计测得到的肩斜角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的结果,女装原型前肩斜角为22°,后肩斜角为17°。

7.袖原型袖山、袖身与人体手臂

原型袖的设计原理是人体手臂在静止下垂状态上举20°~30°时,袖窿线所对应的部位作为袖山高,此时的袖山高比静止下垂状态的袖山高低1.4~1.7cm,原型袖的袖宽约为手臂最大围度加上4~5cm,袖山吃势量(缩缝量)为2~4cm,袖身的形状一般取直身袖。总之,袖山、袖身的形状和加放量的设计都是在手臂静止状态或上举45°的状态之间,这样原型袖更具变化的机动性和最大的适应性。

8.裙装原型的腰、臀围与人体腰、臀围

裙装原型腰围比人体净腰围多2cm左右的松量,裙装原型臀围比人体净臀围多4cm左右的松量(人体基本活动时的最小松量为4cm)。

(五)主要衣身原型形式

1.中国箱形原型——东华原型(第3版)

东华原型是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在对大量女体计测的基础上,得到各计测部位数据的均值及人体细部与身高、净胸围的回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人台,在标准人台上按箱形原型的制图方法作出原型布样,最后将人体细部与身高、净胸围的回归关系进行简化作为平面制图公式制定而成的中国箱形原型。其平面结构制图,如图3-10(a)、(b)所示。

图3-10 东华原型平面制图

后衣身:

(1)作水平线WL线,长为B*/2 + 6cm(松量),取背长作背长线,取B*/20 + 3 = ◎为后领窝宽,取◎/3为后领深。

(2)在后衣身水平线向上量取B*/40为前衣身水平线,自前水平线向下取0.1h + 9cm作袖窿深线(BL线)。

(3)将水平WL线两等分作为前后胸围大;在袖窿深线上取0.13B* + 7cm为后背宽。

(4)作后肩斜为16°,在后背宽外取2cm,连接SNP作后肩宽线。

(5)在BL至BNP间2/5处作水平线,在袖窿处取B*/40 - 0.5cm为后浮余量,并画顺后袖窿线。

前衣身:

(6)取◎ + 1cm作前领窝深,取◎ - 0.3cm为前领窝宽。

(7)在袖窿深线上取0.13B* + 5.7cm作前胸宽线,作前肩斜为22°,与后肩宽等长。

(8)在袖窿深线上取0.1B* + 0.5cm定BP点,取前浮余量为B*/40 + 2cm画向BP点,最后画顺前袖窿。

2.箱式原型——日本文化式(第7版)原型

日本文化式(第7版)原型属于箱形原型,前浮余量用袖窿省形式消除,后浮余量用肩背省形式消除。平面结构制图,如图3-11(a)、(b)所示。

图3-11

图3-11 日本文化式(第7版)平面制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