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应以“减少水化热、内外温差、抗缩防裂”为原则。对骨料可采取覆盖、遮阳及洒水降温等措施。许多工程证明,掺膨胀剂对防止混凝土裂纹,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等级有很大的作用。混凝土浇注温度应低于35℃。在碾压混凝土浇注仓面内,采用可移动式喷枪进行喷雾,在仓内正在浇注的工作面上喷雾,以改变仓内小环境,降低仓内气温,反射阳光,增加仓内湿度,防止仓内碾压混凝土温度倒灌和VC值损失。

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应以“减少水化热、内外温差、抗缩防裂”为原则。

(一)材料的要求

1.胶凝材料

可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掺适量粉煤灰或者采用降低水泥用量的方法来降低水化热,以保障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骨料

应使用级配良好、含杂质少的骨料。由于骨料在混凝土材料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骨料温度对混凝土温度影响较大,施工时应尽量降低骨料温度。对骨料可采取覆盖、遮阳及洒水降温等措施。

3.水

混凝土材料中,水的比热最大,因此要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用低温水最为方便可行。可使用深井水、地下水、冰水等。

4.外加剂

掺入缓凝剂可减缓浇注速度,有利于散热,如糖蜜缓凝剂等;还可以掺入缓凝型减水剂,用以改善和易性,减少单位用水量和水泥量,同时减少水化热的影响。常用的减水剂有M 减水剂、MN减水剂,掺量为水泥量的0.5%~1%。

掺入一定数量的膨胀剂(如特密实、UEF等),使混凝土产生微膨胀,形成内应力,抵消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部分应力,以防止裂纹产生。许多工程证明,掺膨胀剂对防止混凝土裂纹,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等级有很大的作用。

(二)配合比

配合比应根据施工现场,通过试拌确定,尽可能使坍落度最小、单位用水量少、水灰比小。用该配合比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抗拉强度、抗裂能力都会提高。

(三)混凝土拌和、运输系统

砂石系统所有输送骨料的皮带机全部加盖遮阳板,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同时也起到遮雨作用;对成品料仓中的人工砂仓进行加盖遮阳板,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同时也起到遮雨作用;成品骨料堆高,确保取料时从料仓底部出料,避免从料仓表面取料。

拌和楼料仓内四周全部安装保温材料,确保料仓内的风冷骨料不致冷量损失;楼内料仓骨料进行风冷,确保拌和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低于17~18℃;混凝土系统设制冷厂,利用制冷设备制3~7℃冷水拌和混凝土,保证砂石骨料的脱水时间,以减少各骨料中的含水率,增加低温水的用量。(www.xing528.com)

用于运输混凝土的车厢全部加设活动遮盖,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车内混凝土;加强道路维护,同时加强运输管理,加快混凝土运输,减小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倒灌、回升。

(四)混凝土的浇注

在浇注前应将与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处充分浇水湿润降温,必要时采用遮阳挡风简易装置,以免高温干燥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或分块浇注,以便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便于振捣。混凝土浇注温度应低于35℃。采用机械振捣时,操作要快。但在混凝土表面仍存在析出水时,不得抹面。接触混凝土的机械尽可能地避免日照或采取洒水冷却。当存在塑性收缩裂缝的危险时,控制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在其表面喷雾和喷水。在恶劣的干燥气候下,除正在浇注的混凝土表面以外,要将所有浇注和抹完面的混凝土覆盖。

(五)混凝土仓内温控措施

(1)喷雾。在碾压混凝土浇注仓面内,采用可移动式喷枪进行喷雾,在仓内正在浇注的工作面上喷雾,以改变仓内小环境,降低仓内气温,反射阳光,增加仓内湿度,防止仓内碾压混凝土温度倒灌和VC值损失。

(2)保温覆盖。在仓内当阳光直射强烈或大风时,碾压混凝土应随倒随摊铺、碾压,并及时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覆盖时应采用搭接方式,以减少太阳照射导致碾压混凝土温度倒灌和VC值损失。

(3)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通水冷却时混凝土日降温幅度不应超过1℃,每天改变一次水流方向,使坝体均匀冷却。

(4)避开高温时段。在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浇注时,尽量利用夜间或低温时段浇注,以避开白天阳光直射时的高温。

(六)混凝土的养护

在炎热天气下,混凝土表面水分急速蒸发,易造成混凝土硬化不良和发生龟裂等缺陷。因此,养护是极其关键的环节,不可忽视。

(1)混凝土抹完面后需马上开始养护。

(2)需用水连续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忽湿忽干易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纹。

(3)可用喷水养护、表面覆盖及喷刷塑料薄膜养生液等养护方法,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可覆盖锯末、麻布、草帘等。

(4)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掺缓凝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5)养护期间,将模板外侧喷水,以降低其温度。养护期拆模后,应用湿润的覆盖物覆盖重新暴露的混凝土表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