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主义在当代记忆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主义在当代记忆研究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整个哲学中,心理主义依然是一个值得争议的概念。[1]在本书中,我们把20世纪60年代看作是当代记忆研究的时段标志,那么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就非常合理了。所以理清当代记忆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就显得必要了。

当代记忆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并非指向逻辑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而是指向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关系,指向心理学在记忆研究中的起点地位,它不仅包括将记忆现象看作是心理状态之一,而且也包括心理学成为神经科学、社会科学甚至人文科学记忆研究的概念基础、方法基础。对心理主义的传统超越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反思路径:自然科学式的、现象学式的。自然科学式的路径即将心理学还原为生物-物理层面现象,从而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解决;现象学式的方法即将心理学从现象学角度加以批判。这两种超越路径各有缺陷,前者存在重新陷入逻辑实证主义的局限中,而后者容易忽视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我们反思心理主义的根本所在是指出心理学研究开始远离了其原初的规定性,将记忆看作是人类生存现象的主要规定性。

在整个哲学中,心理主义依然是一个值得争议的概念。“整个20世纪以及21世纪初期,心理学对那些希望把哲学放入到科学确定道路中的哲学家施加过以及施加了强有力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奎因呼吁返回到心理主义,这样的呼吁使得心理主义的控告依然活跃。在这些控告者中,我们可以发现卡尔纳普、达米特……库恩、波普尔、维特根斯坦等身影。”[1]在本书中,我们把20世纪60年代看作是当代记忆研究的时段标志,那么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就非常合理了。所以理清当代记忆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就显得必要了。传统上心理主义主要是指一战以前大陆哲学中发生的反思逻辑学与心理学关系的事情,如胡塞尔、弗雷格等人为逻辑学正名。后来意义变得比较宽泛,如阐述心理学的哲学意义(George Frederick Stout&James Ward)、同情心理学的处境(Francis Herbert Bradley&Brand Blanshard)。不同于上述做法,本书是阐述记忆研究中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关系。(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