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德错失并非伊德自身的错失,而是利科的错失。伊德的错失源自其转向,转向技术现象,从而远离了内在性的维度;伊德的错失源自其原点,他将知觉作为自身的思想原点。在他的技术与人的意向关系的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到文化语境的作用、感知视域的作用,但是唯独缺乏了时间向度。如果我们注意到伊德的错失和维贝克的修正,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技术现象学内在化转向的必然性和有效性。这种来自技术现象学自身的修正就显得意义重大了。
1.通过发现伊德的错失,可以让技术现象学获得与经典现象学进行有效融合
以莫兰、扎哈维等学者为代表的经典现象学已经开启了对传统的认知科学哲学的核心观念“认知即计算”的反思[48],他们在对认知科学的对话中,已然内在地开始了这种批判,他们从现象学的角度支持了4E范式,这无疑吹响了反抗认知科学的号角。强调具身性是梅洛·庞蒂现象学的一个比较核心的观念,交互肉体性(inter-corporality)、涉入(engagement)等概念都是对纯粹的计算性规定的结果。在反思过程中,技术现象学的作用被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以唐·伊德为代表的技术现象学提出的具身关系无疑是这种反抗的极好表现,当他选择了技术维度的时候,无形之中是对以表征计算为特征的认知科学哲学的反思,而且随着这种维度的不断解释,实践的维度逐步显示出来。所以说,在共同反思认知科学的问题上,二者存在极大的一致性,技术现象学的作用不能仅仅理解成为技术认知奠定哲学根基,而是对认知哲学的一种反思。
2.通过发现伊德的错失,可以构建起记忆现象学谱系
当我们回到伊德的思想源头的时候,我们遭遇到了利科,但是20世纪70年代的利科并非能够起到这一作用。只有在2000年前后,利科才有意识地将记忆看作是抵抗理性傲慢的武器。这一点的揭示也为技术现象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不仅如此,我们更是从他这里开始构建记忆现象学的可能性,如果采取图谱的方式描绘,通过伊德我们所看到的是利科、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共同构建的记忆现象学谱系。在这一问题上,伊德背后的利科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他基本勾勒出胡塞尔的记忆理论。可惜是,他的勾勒就像彗星的尾巴,碰到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则力道弱了很多。新的记忆现象学谱系的勾勒另一基础是“想象”概念。这一概念曾经为胡塞尔、萨特所重视,而这也成为当代记忆哲学家看重的一个记忆观念表达。
3.通过发现伊德的错失,可以让我们在应对人工智能发展上提供有效的途径
伊德的错失是对记忆的错失,还有遗忘在内。但是,我们也看到其他现象学家如海德格尔、利科已经将遗忘的作用给予肯定,他们的分析让我们看到遗忘远不是心理学和生理学中所提到的属于记忆的功能丧失或者是缺陷,而是依然有着本体论地位的现象。重新构建记忆谱系,理清记忆与遗忘、记忆与回忆、记忆与时间以及记忆与空间等问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若干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记忆研究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急切需要被揭示出来。笔者已经在一篇论文中解释记忆哲学是解码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的钥匙,在人工智能领域,记忆类型关系到深度学习网络的构建及其理解;灾难性遗忘已经变成了通用人工智能(GAI)实现的关键性问题。
【注释】
[1]E TULVING,DL SCHACTER.Priming and human memory systems[J].Science,1990,247(4940):301-306.这篇文章对启动现象做出了分析,在作者看来,启动是知觉表征系统的表达,这一系统在前语义层面上起作用。它在发展中较早出现;达到它缺乏其他认知性记忆系统的弹性特征;概念性启动好像是基于语义记忆的操作之上。可以看出,这里的研究并未直接触及神经机制的问题。
[2]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41.
[3]许良.亥姆霍兹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02.
[4]凯德尔在2000年的诺贝尔奖大会报告中指出,他1950年开始关注记忆研究,而这种转变是从心理分析转移到生物学路径的,原因是心理分析的路径存在局限,它将大脑当作黑箱处理。随后,他开始关注学习与记忆的问题,尤其是关注学习如何导致大脑神经网络的变化以及易变的短时记忆如何转变为稳定的长期记忆这一问题。但是,他并没有用生物学逻辑取代心理学或者心理分析的逻辑,而是把二者整合起来,在细胞信号的生物学与记忆存储的精神心理学之间建立起联接。
[5]EDVARD I.MOSER,MAY-BRITT MOSER.Seeing into the future[J].Nature,2011(469):303 304.
[6]KUKUSHKIN NV,CAREW TJ.Memory Takes Time[J].Neuron,2017,95(2):259-279.
[7]CHRISTOPHER MACANN.Four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ers[M].London:Routledge,1993:201.
[8]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M].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9.
[9]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M].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0.
[10]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M].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4.
[11]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M].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4.
[12]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M].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5.
[13]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M].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9.
[14]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M].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2.
[15]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M].张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2.
[16]海德格尔.思的经验(1910—1976)[M].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8.
[17]海德格尔.思的经验(1910—1976)[M].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6.
[18]海德格尔.思的经验(1910—1976)[M].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0.
[19]海德格尔.思的经验(1910—1976)[M].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1.
[20]海德格尔.思的经验(1910—1976)[M].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9.
[21]海德格尔.思的经验(1910—1976)[M].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0.(www.xing528.com)
[22]DON IHDE.Heidegger's Technologies:Post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s[M].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2010.
[23]DON IHDE.Husserl's Missing Technologies[M.]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2016.这本书共7章。2015年3月10日,伊德的新书出版前召开了一次会议,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Robert Crease,Daniel Susser,Yoni Van Den Eede等人做了相应的报告,“Missing Ihde”,“Ihde's Missing Sciences”,“Variations on Ihde's Husserl's Missing Technologies”等3个报告,伊德本人也做出了回应。目前国内没有这本书的中译本,所以只能根据国外评论加以认识。比如美国索菲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fia)的学者Dimitri Ginev对这本书做出了评论,其大意是:伊德关于胡塞尔的解释特征是“时间-他治性解释”(the temporal-heteronomous interpretation),同时也回答了“古典现象学为什么会消除技术认同物的意义构成问题?”他认为这种解释是双向运动,通过重构性分析胡塞尔计划中错失的东西从两个方面帮助了伊德:既可以继续古典现象学的基本模式,又可以在文化的、语境的具身中再次语境化古典现象学的模式。他的总体评价是伊德试图把胡塞尔现象学纳入后现象学研究的框架内。Husserl's Missing Technologies[EB/OL].(2016-8-23)[2020-09-06]http://ndpr.nd.edu/news/68934-husserls-missing-technologies/.
[24]在这本书中,利科的贡献在于比较完整地勾勒了记忆研究的哲学演变。这个工作除了他之外,没有其他学者来做。在梳理的基础上,他建立了自身分析记忆的框架:记忆的理论维度和记忆的实践维度。在理论维度中粗线条地勾勒了从古希腊的记忆痕迹、记忆内容、记忆行为到当前的记忆主体的演变逻辑。在实践维度中他确立了记忆的滥用、遗忘的使用等实践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针对法国学术界皮埃尔·诺拉的历史与记忆的断裂观点提出了历史与记忆内在统一的观点。但是他的理论局限也是非常明显的,他有些偏离柏格森,对于记忆行为的本质的刻画没有太多贡献。之所以如此,与其导师哈布瓦赫有关,因为哈布瓦赫关注的话题是集体记忆,所以他关注记忆主体,这种关注是把主体放入到历史语境中进行的。
[25]计海庆.所有科学都是具体化于各种技术中的——访当代美国著名现象学家和技术哲学家唐·伊德[N].社会科学报,2007-09-13.
[26]杨庆峰.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8.
[27]杨庆峰.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3.
[28]RICOEUR P.[EB/OL].[2016-06-03](2019-07-06)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ricoeur/.
[29]这本书的讨论问题偏重科技史,作者从19世纪放射现象谈到电磁光谱,阐述了通过图像技术产生的科学革命。在他看来,声音技术关系到音乐、回声定位、环绕声、医疗诊断、监控、地表和行星等领域。他从后现象学的视角分析了上述技术带给人们的技术体验。
[30]杨庆峰.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6.
[31]LANDS D.A.The Merleau-Ponty Dictionary[M].London:Bloomsbury,2013:183.
[32]2019年6月28日,德莫特·莫兰教授在中山大学的“中大禾田哲学讲座”之现象学核心概念之“具身性于能动性”讲座中提出了认知哲学中的4E认知范式受到了梅洛·庞蒂的影响。
[33]保罗·利科.记忆,历史,遗忘[M].李彦岑,陈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1.
[34]2017年的这次研讨会严格意义上是一次虚拟会议,因为维贝克本人无法前来上海,他委托他的学生洪靖博士带来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他以“记忆技术与世界的记忆”为主题介绍了自己的观点。
[35]勒儒瓦·高汉(1911—1986)法国考古学家,出版《姿势与语言》(gesture and speech),里面第二部分“记忆与节奏”从社会学和美学的观点讨论了记忆问题,还讨论了本能与智能的关系。
[36]我们在1994年的《技术与时间》的参考文献部分发现斯蒂格勒引用了高汉的三本书,分别是L'homme et la matière(1943)、Milieu et techniques(1945)、Gesture and Speech(1964).
[37]杨庆峰.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6.
[38]IHDE D.Hermeneutics Phenomenology:the Philosophy of Paul Ricoeur[M].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1:459.
[39]IHDE D.Hermeneutics Phenomenology:the Philosophy of Paul Ricoeur[M].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1:81.
[40]RICOEUR P.[EB/OL].[2016-06-03](2019-07-06)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ricoeur/.
[41]GADAMER H.G.Beginning of Knowledge[M].New York:Continuum,2001:139.
[42]GADAMER H.G.Beginning of Knowledge[M].New York:Continuum,2001:98.
[43]GADAMER H.G.Beginning of Knowledge[M].New York:Continuum,2001:140.
[44]HEIDEGGER.MHÖLDERLIN'S Hymn“Remberance”[M].Translated by William McNeill and Julia Ireland,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18:165.
[45]这个概念体现在一首诗歌中,namely at home is spirit,Not at the commencement,not at the source.The home consumes it.Colony,and bold forgetting spirit loves.Our flowers and the shades of our woods gladden The one who languishes.The besouler would almost be scorched.德语“Kolonie liebt,und tapfer Vergessen der Geist.”
[46]HEIDEGGER.MHÖLDERLIN'S Hymn“Remberance”[M].Translated by William McNeill and Julia Ireland,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18:161.
[47]HEIDEGGER.MHÖLDERLIN'S Hymn“Remberance”[M].Translated by William McNeill and Julia Ireland,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18:162.
[48]RAFAEL N'U ÑEZ,etal.What happened to cognitive science?Nature Human Behaviour[EB/OL].DOI:10.1038/s41562-019-0626-2[2019-06-10](2019-07-19)https://www.x-mol.com/paper/57206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