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屋设计中,除进行建筑设计,画出建筑施工图外,还要进行结构设计。即根据建筑各方面的要求,进行结构选型和构件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房屋各承重构件(如图7-11中的梁、墙、柱及基础等)的断面形状、大小,决定其材料以及内部构造,等等,并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以指导施工,这种图样称为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一、结构施工图的主要内容
1.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说明主要阐述以下内容:主要设计依据(阐明政府的批文,国家有关的标准、规范等)、自然条件(地质勘探资料,地震设防裂度,风、雪荷载等)、施工要求与施工注意事项、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合理使用年限等。
2.结构布置平面图及构造详图
结构布置平面图同建筑平面图一样,属于全局性的图纸,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楼面、屋顶结构平面布置图及各部位节点详图等。
3.构件详图
构件详图属于局部性的图纸,表示构件的形状、大小、所用材料的强度等级和制作安装等。其主要内容有:梁、板、柱等构件详图;楼梯结构详图;其他构件详图等。
二、基础图
基础的形式很多,常采用的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和桩基础。条形基础多用于混合结构中。独立基础又叫柱基础,多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桩基础既可做条形基础用于墙的基础,又可做成独立基础用于柱基础。如图7-11所示。
图7-11 基础形式
下面以条形基础为例,介绍与基础有关的术语,如图7-12所示。
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天然土壤或经过加固的土壤。
垫层:用来把基础传来的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地基的结合层。
大放脚: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分散传递给垫层的基础扩大部分,目的是使地基上单位面积的压力减小。
基础墙:建筑中把±0.000(除地下室)以下的墙称为基础墙。
图7-12 基础断面图
防潮层:为了防止地下水对墙体的浸蚀,在地面稍低约-0.060 m(除地下室)处设置一层能防水的建筑材料来隔潮,这一层称为防潮层。
基础图包括基础平面图和基础断面图。
1.基础平面图
基础平面图是假想用一个水平面沿房屋的室内地面进行剖切,移去上层的房屋和泥土(基坑没有填土之前)所作出的基础水平投影图,它是表明基础平面布置的图样。如图7-13所示。
基础平面图的比例一般采用1∶100,1∶200或1∶50。
2.基础断面图(又称基础详图)
对建筑下不同的基础,都应画出它的断面图,并在基础平面图上用1—1,2—2,…剖切符号表明断面的位置。
基础详图常用1∶20或1∶50的比例画出,并要求尽可能与基础平面图画在同一张图纸上,以便对照施工。如图7-14所示是条形基础的断面详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断面图是根据基坑填土后画出的,其基础的垫层用混凝土做成。
(www.xing528.com)
图7-13 基础平面图
图7−14 条形基础的断面详图
三、楼层结构施工图
楼层又叫作楼盖,有预制装配式楼盖和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两种形式。
预制装配式楼盖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劳动力和建筑材料,造价低,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等优点。但是这种结构的整体性不如现浇楼盖好,因此在我国大、中城市中限制使用。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优点是整体刚度好,适应性强;缺点是模板用量较多,现场浇灌工作量大,施工工期较长,造价比装配式高。为此这种楼盖一般用在高层建筑和中小型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建筑门厅、雨篷部分,或建筑平面不规则的楼面,以及厨房、卫生间等处。
楼层结构平面图是假想用一个紧贴楼板面的水平面,将房屋剖开后所作的楼层水平投影。它表示每层的承重构件(梁、板、柱、墙)的类型、平面布置和数量,或现浇板的配筋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
楼层结构平面图常采用的比例为1∶100,1∶200或1∶50。一般情况下,房屋有几层,就应画出几个楼层结构平面图,但对于结构布置完全相同的楼层,则只需画一个通用的结构平面图。如图7-15所示为楼层结构平面图,阅读楼层结构平面图的读图方法及步骤如下:
(1)弄清各种文字、字母和符号的含义。要弄清各种符号的含义,首先要了解常用构件代号,结合图和文字说明阅读。
(2)弄清各种构件的空间位置,再结合构件统计表,弄清各种构件的数量。
(3)弄清各种构件的相互连接关系和构造做法。为了加强预制装配式楼盖的整体性,提高抗震能力,需要在预制板缝内放置钢筋,用细石混凝土灌板缝。
(4)弄清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看懂采用的图集代号及详图的位置。
图7-15 楼层结构平面图
(5)阅读现浇楼层结构平面图时,还应注意与建筑平面图、给排水工程图相结合,了解其所需预留给排水管道的孔位。
四、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1.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配筋图
钢筋混凝土板有预制板和现浇板。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分为实心板、多孔板、槽型板等多种形式,通常在预制厂预制后运到工地吊装,也可在工地就地预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配筋可采用一个平面图来表示,如图7-16所示。
这是房屋的一块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平面图,板长7 200 mm,板宽3 200 mm,虚线表示现浇板下面的墙体,按《建筑结构制图标准》规定:水平方向钢筋的弯钩向上的,竖直钢筋的弯钩向右的,都是靠近板底部设置的钢筋;水平方向弯钩向下的,竖直钢筋的弯钩向左的,都是靠近板顶部设置的钢筋。由图7-16可见:编号为①的钢筋是受力筋,靠近板底部,为Ⅱ级钢,直径为12 mm,设置在②、③轴之间,间距为200 mm;编号为②的钢筋为I级钢筋,设置在E、F轴之间,间距为200 mm;编号为③的钢筋是构造筋,设置在靠近板的上部,为I级钢筋,间距为200 mm;编号为④的钢筋也是构造筋,和③一样靠近板的上部,间距为200 mm。
图7-16 现浇板配筋图
2.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配筋图
在砖混结构中设置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构造柱和圈梁,可以改善砖混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增加整体稳定性,提高抗震能力。
图7-17所示为编号为Z-1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立面图和断面图。柱的横断面边长均为370 mm,主要受力筋为8根直径为18 mm的I级钢筋;箍筋为直径8 mm的I级钢筋,间距为200 mm;柱中间呈十字形的为直径8 mm、间距200 mm的I级钢筋,为附加腰筋,起增加柱的强度、提高柱的抗剪切能力的作用。
图7-17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配筋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