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绘成果验收规定:质量检查的基本要求

测绘成果验收规定:质量检查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精度检测时,中误差计算按式 (5.2)执行:式中,M为成果中误差;n为检测点 (边)总数;Δi为较差。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记录与报告检查验收记录包括质量问题及其处理记录、质量统计记录等。经验收判为不合格的批,要将检验批全部退回测绘单位或部门进行处理,然后再次申请验收。

测绘成果验收规定:质量检查的基本要求

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1)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

测绘成果质量通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制,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其要求如下:

①测绘单位实施成果质量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最终检查一般采用全数检查,涉及野外检查项的可采用抽样检查,样本以外的应实施内业全数检查。

②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质量检验机构应对样本进行详查,必要时可对样本以外的单位成果的重要检查项进行概查。

③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应独立、按顺序进行,不得省略、代替或颠倒顺序。

④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验收应审核最终检查记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资料质量错漏处理。

(2)提交检查验收的资料

项目提交的成果资料必须齐全,一般应包括:

①项目设计书、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等。

②文档簿、质量跟踪卡等。

③数据文件,包括图库内外整饰信息文件、元数据文件等。

④作为数据源使用的原图或复制的二底图。

⑤图形或影像数据输出的检查图或模拟图。

⑥技术规定或技术设计书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提交验收时,还应包括检查报告。(www.xing528.com)

2.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依据

测绘成果质量的检查验收依据有关的测绘任务书、合同书中有关产品质量元素的摘录文件或委托检查验收文件、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以及技术设计书和有关的技术规定等。

3.数学精度检测

图类单位成果高程精度检测、平面位置精度检测及相对位置精度检测,检测点 (边)应分布均匀、位置明显。检测点 (边)数量视地物复杂程度、比例尺等具体情况确定,每幅图一般各选取20~50个。

按单位成果统计数学精度,困难时可以适当扩大统计范围。在允许中误差2倍以内(含2倍)的误差值均应参与数学精度统计,超过允许中误差2倍的误差视为粗差。同精度检测时,在允许中误差 ■2 2倍以内(含 ■2 2倍)的误差值均应参与数学精度统计,超过允许中误差 ■2 2倍的误差视为粗差。检测点(边)数量少于20时,以误差的算术平均值代替中误差;大于20时,按中误差统计。

高精度检测时,中误差计算按式 (5.1)执行:

式中,M为成果中误差;n为检测点 (边)总数;Δi为较差。

同精度检测时,中误差计算按式 (5.2)执行:

式中,M为成果中误差;n为检测点 (边)总数;Δi为较差。

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记录与报告

检查验收记录包括质量问题及其处理记录、质量统计记录等。记录填写应及时、完整、规范、清晰。检验人员和校核人员签名后的记录禁止更改、增删。最终检查、验收工作完成后,应编写检查、验收报告,并随测绘成果一起归档。

5.质量问题处理

验收中发现有不符合技术标准、技术设计书或其他有关技术规定的成果时,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交测绘单位进行改正。当问题较多或性质较重时,可将部分或全部成果退回测绘单位或部门重新处理,然后再进行验收。

经验收判为合格的批,测绘单位或部门要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复查。经验收判为不合格的批,要将检验批全部退回测绘单位或部门进行处理,然后再次申请验收。再次验收时应重新抽样。

过程检查、最终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改正。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工作中,当对质量问题的判定存在分歧时,由测绘单位总工程师裁定;验收工作中,当对质量问题的判定存在分歧时,由委托方或项目管理单位裁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