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遗传算法的生物学学说探究

遗传算法的生物学学说探究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这种遗传性,使得生物能够繁衍并保持种群,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N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每个DNA分子含有很多基因。图9.1.3DNA与RNA可见,通过转录,DNA的遗传信息就传递到RNA上,这种RNA称为信使RNA。它们都是编码终止信号,表示氨基酸链合成的终止。

遗传算法的生物学学说探究

地球诞生至今约有45.5亿年。地球上出现原始的低级生物至今约35亿年。从低级生物发展到高级生物,乃至发展到万物之灵的人类,这是一个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Darwin(达尔文,1809—1882年),根据他长期对世界各地的考察和人工选择的实验,发表了巨著《物种起源》,系统地提出并建立了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学说。根据他的进化论,生物发展进化主要有三个原因,就是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就是子代的性状、特征总是和亲代相似。正是这种遗传性,使得生物能够繁衍并保持种群,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的某些不相似。变异是生物个体之间区别的基础,它为生物的进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通过不断的选择(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使有利于生存发展的变异遗传下去,积累起来,使变异和遗传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经过长时间的遗传、变异和选择,生物便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19世纪中叶,生物学领域的另一个巨大成就,就是遗传学(Genetics)的创立。1865年,奥地利生物学家G.Mendel(孟德尔,1822—1884年)发表了著名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事隔35年后,三位植物学家同时彼此独立地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到20世纪初,许多科学家通过试验和观察,都证实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普遍意义。Mendel的遗传学说认为,遗传是作为一种指令遗传码封装在每个细胞中,并以基因(gene)的形式包含在染色体(chromosome)中,每个基因有特殊的位置并控制某种特性,基因杂交和基因突变可能产生对环境适应性强的后代,通过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使适应性强的基因结构保存下来。

20世纪遗传学的重大发展,就是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的发展。1953年,美国人J.D.沃森和英国人H.C.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这是20世纪的三大伟大发现之一(另两大发现是量子力学相对论),他们二人也因此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N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见图9.1.1)。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P),一分子脱氧核糖(S)和一分子含氮碱基(A、T、G、C)组成。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含氮碱基有四种,它们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相应地由不同碱基组成的脱氧核苷酸也就分别称为脱氧腺苷酸、脱氧鸟苷酸、脱氧胞苷酸和脱氧胸苷酸。多个脱氧核苷酸一个连一个,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大分子是由两条头尾方向相反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以右手螺旋的方式盘绕着同一中心轴而形成的,有点像右旋扶梯。每对碱基都处于同一平面,与中心轴垂直,两个碱基平面相互平行,间距0.34 nm,螺旋的直径为2 nm,10个碱基对就在螺旋上转一圈。碱基对的组成依据严格的配对规律,即腺嘌呤(A)通过两个氢键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通过三个氢键与胞嘧啶(C)配对。这种对应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用图9.1.2来表示。

图9.1.1 DNA的双螺旋结构

P—磷酸,S—脱氧核糖,A,G,C,T—四种含氮碱基

(www.xing528.com)

图9.1.2 碱基互补配对

在DNA的分子结构中,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S)与磷酸(P)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而长链中碱基对的排列组合方式却是千变万化的。科学实验表明,生物的特性及遗传的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的碱基对中,不同的碱基对的排列组合,对应了不同的生物体。DNA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每个DNA分子含有很多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分子与蛋白质一起构成的。1944年,科学家O.T.埃弗里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决定遗传性的物质不是蛋白质,而是DNA。所以染色体的遗传性就取决于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人基因组DNA(即编码在螺旋形DNA里的全部遗传信息)大约由30亿个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信息量约为120亿比特,可以编码20万种蛋白质。不同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人类大约有10万个基因,现在科学家已把人类全部基因的排列顺序搞清楚了。上述染色体-DNA-基因的结构就成为当今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的基础之一。

分子遗传学的另一重要研究领域就是遗传的动态机制。研究表明,DNA分子可以自我复制,自我复制时就保留了原来的碱基对的组合。DNA分子还可以把碱基原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转录”到核糖核酸(RNA)中,但用尿嘧啶(U)代替了DNA中的胸腺嘧啶(T),如图9.1.3所示。

图9.1.3 DNA与RNA

可见,通过转录,DNA的遗传信息就传递到RNA上,这种RNA称为信使RNA。信使RNA分子可以控制合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这一过程称为“翻译”。现已发现RNA中每三个碱基(称为三联体)决定一种氨基酸,这种碱基的组合可以达到64(43=64)种。氨基酸的种类有20多种,大多数氨基酸与几个三联体对应。例如:UUU决定苯丙氨酸;CGU决定精氨酸;UUU和UUC都编码决定苯丙氨酸。遗传学上把信使RNA上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1966年,科学家破译了全部密码子。在64种可能的组合中,有61种可用于编码各种氨基酸,另外三种核苷酸组合(UAA,UAG,UGA)并不编码任何氨基酸。它们都是编码终止信号,表示氨基酸链合成的终止。由于RNA中A、G、C、U(亦即DNA中A、G、C、T)碱基的无穷无尽的排列组合,制造了无穷无尽的不同的蛋白质,它们有不同的功能,形成了生物体内千变万化的生理过程和千差万别的生物种群。

科学研究还发现,RNA也可以自我复制。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不单是DNA决定RNA,RNA同样也可以反过来决定DNA。在分子遗传学说中,把DNA分子的自我复制及DNA分子通过RNA分子的“转录”再控制(“翻译”)氨基酸的合成过程统一称为“中心法则”。RNA的自我复制及RNA与DNA的相互作用,是对“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1973年,美国的科恩(S.N.Cohen)和博耶(H.W.Boyer)演示了世界上第一例基因工程,用化学方法完成了DNA的基因重组,改变了遗传密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从此用人工方法改变基因,创造新生物品种的遗传工程便开始了。

基因的复制、重组、交换、变异等操作,就成为遗传算法的另一个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