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影响接触疲劳强度的因素

探究影响接触疲劳强度的因素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轴承钢接触疲劳寿命的因素1)碳含量的影响。表4-5 纤维流向与接触疲劳寿命的关系6)材料硬度的影响。硬度在62HRC左右时,接触疲劳寿命最高,因此,轴承钢在850℃淬火经低温回火后寿命最佳。表面脱碳大大降低了接触疲劳寿命,这是因为脱碳后使表层剪切强度降低,奥氏体不稳定易出现屈氏体组织和在贫碳的表层区内产生残余拉应力的缘故。热疲劳损坏也是塑性变形累积损伤的结果。

探究影响接触疲劳强度的因素

(1)影响轴承钢接触疲劳寿命的因素

1)碳含量的影响。马氏体碳含量在w(C)=0.5%附近,接触疲劳寿命最高。碳含量低于或高于这个值,寿命都急剧降低(图4-24)。当碳含量一定时,未溶碳化物量增加时,寿命降低。但碳化物对提高耐磨性,阻止加热时晶粒长大有好处,故一般控制未溶碳化物量在3%~6%比较合适。

2)合金元素的影响。轴承钢中Si含量增加,则显著地提高疲劳寿命。如w(Si)从0.58%提高到1.65%,平均寿命可提高到两倍左右。

3)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夹杂物的种类、数量、形状、尺寸大小及分布不同,对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不同。脆性夹杂物危害最大,球状夹杂物次之,塑性夹杂物危害最小。夹杂物颗粒尺寸越大,量越多,分布越不均,危害越大,轴承钢使用寿命越低。

978-7-111-34931-0-Chapter04-132.jpg

图4-24 轴承钢中马氏体中含碳量与接触疲劳寿命关系

4)碳化物的影响。碳化物数量太多,粒度粗大,形状不规则,分布不均匀,使性能、组织也不均匀,并产生应力集中,使接触疲劳寿命降低。因而适当降低轴承钢的碳量,充分锻造,合理的球化退火工艺,是保证使碳化物少、小、匀、圆,提高寿命的重要途径。

5)纤维流向的影响。接触疲劳寿命随着工作表面与纤维流线间夹角从0°到90°的增加而降低。见表4-5。

表4-5 纤维流向与接触疲劳寿命的关系

978-7-111-34931-0-Chapter04-133.jpg

6)材料硬度的影响。硬度在62HRC左右时,接触疲劳寿命最高,因此,轴承钢在850℃淬火经低温回火后寿命最佳。

7)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表面残余压应力可提高接触疲劳寿命。

8)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表面粗糙度越低,接触疲劳寿命越高,尤其在10级以下,对寿命影响很大。根据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试验得到:

A=hmin/b21+b221/2 (4-65)

式中 A——油膜系数;

b1b2——两接触物体的表面粗糙度;

hmin——油膜最小厚度。(www.xing528.com)

当1.6<A<3.0时,接触疲劳寿命较高。

(2)影响渗碳钢接触疲劳寿命的因素

1)心部硬度的影响。心部强度(硬度)太低,增大了切应力与剪切强度的比值,易在过渡区产生裂纹而降低零件寿命。因此心部要有相当的强度(硬度)才能提高寿命,例如心部强度高的40CrNi3比心部强度低的12Cr2Ni4的寿命提高约2.6倍(表4-6)。为了防止脆断,使零件具有一定韧性,心部硬度一般在38~45HRC范围内为好。

表4-6 渗碳钢心部硬度与接触疲劳寿命的关系

978-7-111-34931-0-Chapter04-134.jpg

2)渗碳层深度的影响。渗碳层深度若太小,易使最大切应力落在硬化层和心部间的过渡区,使寿命大大降低,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渗层深度,使最大切应力落在硬化层内以提高寿命,如表4-7所示。用下式可求得合理的渗层深度t(mm),这时最大切应力落在硬化层内:

978-7-111-34931-0-Chapter04-135.jpg

式中 σmax——最大接触应力(MPa);

R——接触部位相对曲率半径(m);

HV——渗层维氏硬度。

表4-7 渗炭层深度与接触疲劳寿命的关系

978-7-111-34931-0-Chapter04-136.jpg

3)表面脱碳的影响。表面脱碳大大降低了接触疲劳寿命,这是因为脱碳后使表层剪切强度降低,奥氏体不稳定易出现屈氏体(或索氏体)组织和在贫碳的表层区内产生残余拉应力的缘故。

4)相对滑动率的影响。条件接触疲劳极限N=107次的最大接触应力)随着相对滑动率的增加而降低。

此外,许多零件在反复加热和冷却的温度循环下,由于温度导致的膨胀、收缩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这种反复作用的热应力所产生的疲劳破坏现象叫做热疲劳。热疲劳损坏也是塑性变形累积损伤的结果。细晶和定向结晶材料的热疲劳抗力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