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概念源于2008年诞生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想,狭义来说,区块链是一种将数据区块以时间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数据库(连一席,2018)。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核心技术,区块链技术并非某种特定技术,而是由多种技术组合而成的技术体系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涉及加密技术应用、分布式算法的实现、点对点网络设计和数据存储技术,甚至还可能涉及机器学习、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大数据等技术。(www.xing528.com)
虽然,目前还没有对区块链技术形成公认的定义,但其本质上都一样,即区块链拥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开放、信息不可更改、匿名、自治的特性(何蒲等,2017)。美国哈佛商学院的Iansiti和Lakhani(2017)将区块链的工作原理归结为:(1)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中任意一方均可访问数据库,并可查看全部历史记录;数据和信息不受任何单方控制;各方可无需中介就直接核实交易伙伴的记录。(2)点对点传输,通信可无需通过中央节点直接在各点之间进行;每个节点均可存储信息并向其他节点转发信息。(3)匿名与透明度,对于有权登录系统的人而言,可以看到每次交易及其相关价值;区块链中每个节点或用户皆拥有一个独一无二可识别的地址,该地址由30位以上的数字和字母组合而成;用户可选择匿名或提供身份证明;交易在不同的区块链地址间进行。(4)记录不可更改,交易一旦录入数据库,账户便同步更新,且记录不能篡改,因为这些记录与之前每条交易记录相关联,即链;各种算法和方法的使用,以确保数据库中的记录按时间顺序永久保存,且对网络中其他人开放。(5)计算逻辑,账本的数字化特征意味着区块链交易可以与计算逻辑联系起来,而且本质上可编程,因此,用户可以设定算法和规则,自动发起节点间的交易。区块链技术实现的框架如图7-1所示。[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