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组装配法及不完全互换性

分组装配法及不完全互换性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不完全互换性是在装配前允许有附加的选择,装配时允许有附加的调整但不允许修配,装配后能保证预定性能,也称为有限互换性。这种把零件的互换性范围限制在同一组内的方法,称为分组装配法。例如,滚动轴承的内、外圈与钢珠的组合就采用不完全互换性,这样,既解决了内圈与外圈的加工难度,又保证了轴承的装配精度。■任务小结1.互换性的定义。

分组装配法及不完全互换性

按照零(部)件互换程度不同,互换性可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1.完全互换性

完全互换性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允许附加的选择、调整或修配,也能保证预定性能,即完全按照互换性原则进行生产,也称为绝对互换性。尽管按完全互换性生产成本较高,但由于通用性强,装配方便,可降低使用成本,因而绝大多数零件采用完全互换性。

2.不完全互换性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若采用完全互换性,加工成本将陡增,在此种情况下,可采用不完全互换性。所谓不完全互换性是在装配前允许有附加的选择,装配时允许有附加的调整但不允许修配,装配后能保证预定性能,也称为有限互换性。为解决加工难度和装配精度之间的矛盾,常采用分组装配法。分组装配法就是在装配时根据零件实际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组,使同组零件的装配尺寸相差值很小,然后再将对应组内零(部)件进行装配。这种把零件的互换性范围限制在同一组内的方法,称为分组装配法。此种方法仅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可以互换,所具有的互换性属于不完全互换性。例如,滚动轴承的内、外圈与钢珠的组合就采用不完全互换性,这样,既解决了内圈与外圈的加工难度,又保证了轴承的装配精度。

【提示】(www.xing528.com)

·一般来说,不完全互换性只适用于部件或制造厂内部的装配;厂际协作,则不管批量大小,往往采用完全互换性。

·若装配时需要对零件进行修配,则该零件已无互换性可言,称为不具有互换性。如常见冷冲模中的凸模和凹模的配做。

■任务小结

1.互换性的定义。

2.互换性的种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