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剧目中的叙事性表达

经典剧目中的叙事性表达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事后崔母悔婚,令张生与莺莺兄妹相称。崔母发现后,拷问红娘,红娘据理力争,并谴责崔母有过错。崔母无奈,允许二人婚配,但要张生立即赴考。长亭送别,二人恋恋不舍。李文奎去世后,三娘的兄嫂欺凌知远夫妇,让知远看守六十二亩瓜园。知远走后,兄嫂百般欺侮三娘,迫使她在低矮的磨房内分娩,自己咬断脐带,为儿子取名咬脐郎。蒋世隆与王瑞兰葫途经广阳镇,投宿旅店,经店主夫妇撮合而正式成亲,婚后蒋世隆患病,淹留旅邸。

(一)《牡丹亭》

《牡丹亭》为明代汤显祖作品,几百年来,以其为爱而死,又能为爱而生的爱情故事扣动着观众的心弦。南安太守杜宝,一心要把爱女杜丽娘培养成大家闺秀,聘请府学生员陈最良为师,命丫鬟春香伴读,以《诗经》向丽娘灌输“后妃之德”。与父母愿望相反,丽娘一心向往自然。面对大好的春光,丽娘深感闺中寂寞,遂与春香同去花园游玩。面对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云霞雨丝、烟波画船的园景,更引起丽娘无限感慨,丽娘思春入梦,在梦中与秀才柳梦梅相会在牡丹亭前。然而好梦不长,虽然梦境中生灵活现,现实中却寻梦不见,遂心头萦绕,隐情无处诉,痴心难轻抛,抑郁成疾。丽娘在病中自描春容,题诗其上,竟饮恨与世长辞。金兵南侵,杜宝奉调镇守淮阳。行前,按丽娘遗言将其葬于后花园梅树之下,并建梅花观。秀才柳梦梅因访梦来到南安,寄居梅花观中。一日去花园闲游,恰得丽娘春容画卷,并与魂灵相会,方知丽娘遭遇。丽娘精诚不散,魂游花园,再遇花仙,众神为其痴情所动,助丽娘还魂与柳梦梅结为永好(图2-37)。

(二)《西厢记》

图2-37《牡丹亭》剧照

《西厢记》实为元代杂剧,王实甫撰,共五本。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王实甫的杂剧本在此基础上编成。《西厢记》的主要故事情节为:书生张君瑞上朝赶考路经河中府,在普救寺巧遇前相国之女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张生寄居寺内西厢,与莺莺一墙之隔,互相和诗,彼此有情,却无法相见。后来,叛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抢莺莺为妻。崔母惶急之下向寺内僧俗宣布:能退贼兵者,愿以女妻之。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友人白马将军杜确,杜确领兵前来解围,救了崔氏一家。事后崔母悔婚,令张生与莺莺兄妹相称。莺莺侍女红娘仗义相助,先教张生隔墙弹琴,打动莺莺,又为他们传递情诗。莺莺约张生后花园相会,见面后又突然变卦,并有斥责之言。张生病倒书斋,莺莺这才决定以身相许,终于在书斋幽会成亲。崔母发现后,拷问红娘,红娘据理力争,并谴责崔母有过错。崔母无奈,允许二人婚配,但要张生立即赴考。长亭送别,二人恋恋不舍。张生考中状元后荣归河中,终于获得美满婚姻(图2-38)。

图2-38《西厢记》剧照

(三)《琵琶记》

《琵琶记》为元代南戏剧本,高明撰,该剧长期为江浙一带各戏班的看家戏。汉代陈留郡书生蔡邕,字伯喈,娶妻赵五娘才两个月,却因大比之年,迫于父命上京赴考,求取功名。伯喈一举高中魁元,并授以议郎之职,牛丞相奉旨招赘了伯喈,伯喈以奉养双亲为由,上表辞官不成,辞婚更是不成。此时陈留连年饥荒,五娘靠典卖来奉养公婆,自己吃糠度日。蔡婆本以为五娘暗藏美食,待发现媳妇吃糠后,疚愧气塞而死,蔡公也重病奄奄,不久去世。五娘无钱埋葬,只得剪发售卖,幸得邻居张大公周济,得以埋敛公婆。赵五娘埋葬公婆后描下二老容貌,背上琵琶,一路卖唱进京寻夫。其时伯喈招赘牛府后,曾捎信回家,不料送信人拐钱逃逸;伯喈终日思念双亲和五娘,牛氏得知真情后,代向父亲要求回归故里,侍奉双亲,但牛丞相仅同意派人返乡接取二老。赵五娘入京后探得消息,以帮佣为由进入牛府,牛氏询问以后得知真情,便以五娘所描二老真容以及五娘在画后的题诗,引起伯喈注意。伯喈得知父母双亡,悲痛至极,即要辞官归里,以赎不孝之罪;在牛氏的请求下,牛丞相终于同意蔡伯喈带五娘、牛氏回家守孝,同时保奏朝廷,请行旌表。最后皇帝恩准嘉奖,蔡氏合门受封,荣耀乡里(图2-39)。

图2-39《琵琶记》剧照

(四)《荆钗记》

《荆钗记》为南戏剧本,据近人考证,本剧系出才人之手,各本所署柯丹邱、李景云、温泉子均非原著者。贫士王十朋以荆钗为聘,与温州贡元钱流行之女玉莲婚配,十朋考中状元后,万俟丞相欲招为婿,十朋拒绝,万俟怒而将他改授边远的潮阳。十朋的学友孙汝权谋娶玉莲,设法灌醉送信的承局,窜改十朋家书为招赘丞相府,让妻子改嫁孙郎妇。钱母逼女改嫁,玉莲投江自尽,却为福建钱安抚搭救,认作义女。王母抵京,十朋方知家书被改,妻子已死。五年后,十朋任吉安太守在道观追荐亡妻,与玉莲相逢(图2-40)。

图2-40《荆钗记》剧照

(五)《白兔记》

《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元代南戏剧本,作者不详。现存多种版本,永顺堂刻本《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为最早。徐州沙陀村在冬令祭神赛社时,社主李文奎在马鸣王庙上供的福鸡失窃,是藏身供桌下的贫汉刘知远偷食。李文奎见刘知远相貌堂堂,便雇他放牧,又见他气概有异,定能发迹,便将女儿三娘许配与他。李文奎去世后,三娘的兄嫂欺凌知远夫妇,让知远看守六十二亩瓜园。刘知远不堪兄嫂欺侮,绝定去投军,临行时向三娘表示:不发迹,不做官,不对哥嫂报仇,绝不回家。知远走后,兄嫂百般欺侮三娘,迫使她在低矮的磨房内分娩,自己咬断脐带,为儿子取名咬脐郎。兄嫂又要溺死幼儿,老家人窦公将咬脐郎送到并州刘知远处。刘知远屡立战功,被长官岳勋招赘东床,岳小姐抚养咬脐郎。十六年后,咬脐郎率众行猎,他箭中白兔,兔儿带箭逃走,直追到沙陀村一口井旁,兔儿钻入一位凄苦妇人裙下就不见了,待问明汲水妇人,觉得此妇人身世与己有关,便回家禀告父亲,刘知远告之此妇人乃是他的生母。这位已升任九州安抚使的刘知远又去和三娘相会,互诉十六年的苦情,并要惩治兄嫂,但在三娘求情下,宽恕了大哥,处死了大嫂(图2-41)。

图2-41《白兔记》剧照

(六)《拜月亭》

《拜月亭》全名为《王瑞兰闺怨拜月亭》,由元施惠撰写。金末蒙古军队南侵,金兵部尚书王镇奉旨往边地议和,蒙古军直逼大都,金主逃亡汴梁,王镇之女瑞兰与母于兵乱南逃中失散,秀才蒋世隆则与其妹瑞莲失散,在相互寻觅之间,王瑞兰与蒋世隆巧遇,二人假作夫妻结伴而行。王镇妻途中偶遇世隆之妹瑞莲,认为母女。蒋世隆与王瑞兰葫途经广阳镇,投宿旅店,经店主夫妇撮合而正式成亲,婚后蒋世隆患病,淹留旅邸。王镇奉旨议和成功,回朝复命,途中亦投宿此店,父女相会,正惊喜间,得知瑞兰私嫁蒋世隆,大怒,逼女随其归家。归途中又与其妻及蒋世隆之妹瑞莲相遇,遂同赴汴梁。后蒋世隆状元及第,奉旨与王镇之女结亲,夫妻兄妹团圆(图2-42)。

图2-42《拜月庭》剧照(www.xing528.com)

(七)《单刀会》

《单刀会》为杂剧剧本,关汉卿所作,四折,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为民间流传表现关羽英武的故事。三国时期,东吴鲁肃为了向刘备索还荆州,拟以宴请关羽为名,欲于席间埋伏逼索荆州。关羽明知是计,却慨然应允,仅由周仓随行,携带青龙偃月刀过江赴会。席间关公演述当年血战之勇、拥刘备之忠义,正义凛然、威严立生。而当鲁肃出言索取荆州时,关公大怒,痛斥鲁肃,说荆州本刘家产业,埋伏的刀斧手皆为关公所震慑,无人敢动。关公大步踏向江边,为关平接应而去(图2-43)。

图2-43《单刀会》剧照

(八)《孽海记》

《孽海记》为创造于明朝后期的一出剧本,包含《思凡》《下山》两折,描绘的是小尼姑色空、小和尚本无逃离佛门追寻爱情的故事。全出对白幽默、表演夸张、身段生动、音乐明快,是一出非常受观众喜爱的小丑与贴旦对手戏。小丑的绕念珠、颠步进退、背背驮、摔靴子等都是高难度的功夫,其中有些动作像蛤蟆,属于小丑五毒戏之一。赵氏女自孩童之时,为父母舍入尼庵,削去八千烦恼丝,做仙桃(先逃)庵弟子,及至情窦初开,始悔空门之中,不足以结善缘,并不足以证善果。于是晨钟暮鼓,转辗愁思,面对半明半灭之孤灯,九转回肠,思忖唯有觅一如意郎君,度少年大好光阴,方能结我善缘,证我善果,举我善愿。正值庵中一切优婆均有事他往,遂逃下山去;碧桃(必逃)寺的小和尚本无,从小被爱念经供佛的父母送入空门,但是他向往世俗的居家生活,一日趁庙中无人,私逃下山。在路上巧遇适由仙桃(先逃)庵中逃出的小尼姑色空,两人互生爱慕之心,决定结为夫妻,同偕到老(图2-44)。

图2-44《孽海记》剧照

(九)《玉簪记》

《玉簪记》为明代戏剧作家、藏书家高濂所作,被誉为传统的十大喜剧之一。主要脱胎于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的《萱草堂玉簪记》,并在明无名氏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和《燕居笔记》中的《张于湖宿女贞观》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南宋初年,开封府丞陈家闺秀陈娇莲为避靖康之乱,随母逃难流落入金陵城外女贞观,皈依法门为尼,法名妙常。青年书生潘必正因其姑母法成是女贞观主,应试落第,不愿回乡,也寄寓观内,得遇道姑陈妙常,惊其艳丽,深为爱慕。一夕,闻琴韵清幽,循声而往,乃见是妙常所弹,潘必正遂借琴曲以挑之,妙常亦有意,但碍于戒律,故作嗔拒,此为《玉簪记》最为著名的琴挑一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等一番互通,两人情愫暗生,心心相印,最终陈妙常冲破礼教和佛法的束缚,与潘必正结为连理(图2-45)。

图2-45《玉簪记》剧照

(十)《胖姑》

《胖姑》或作《胖姑学舌》,出自元人杨讷杂剧《西游记》第二本。长安城里送国师玄奘往西天取经,住在城外蹶外跟庄上的胖姑儿、庄旺儿去看社火后,为庄稼汉老张敷演的故事。这出戏的重点在于,从孩子胖姑口中讲述社火的内容,边说边表演各种人物的动作,生动活泼,清新风趣(图2-46)。

图2-46《胖姑》剧照

(十一)《借扇》

《借扇》出自杨讷《西游记》第十九出。孙悟空保玄奘法师往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只见火焰冲天,有八百余里,只有翠云峰芭蕉洞铁扇公主之芭蕉扇才能扇灭此火,孙悟空于是到翠云峰向铁扇公主以礼借扇,结果遭到无理拒绝后双方打将起来。在铁扇公主的太阿剑敌不过孙悟空的金箍棒后,铁扇公主用芭蕉扇行法,将孙悟空扇得飘飘荡荡,无影无踪。最终孙悟空用如来佛之定风珠,镇住风火扇,借扇而回(图2-47)。

图2-47《借扇》剧照

以上对昆曲艺术视觉元素进行了梳理,以期更好地为后续的设计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昆曲艺术相关的视觉元素,当这些元素与昆曲艺术视觉元素组合应用于设计中时,无疑能够提升设计的表现力与文化意蕴,这些元素包括江南古典园林元素,中国文字、篆刻、印章元素,以及其他一些具有江南典型特色的元素。其中,江南古典园林元素,如花窗、庭院、山石、铺地等,与昆曲艺术同脉同宗,具有委婉、细腻、典雅的风格,与昆曲艺术元素相结合,就如鱼同水的结合一样浑然天成,在设计中体现如梦如幻的江南风情。中国书法、篆刻、印章元素,讲究写意、讲究气韵天成,不论形式还是内涵都极具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蕴,与昆曲表演艺术的写意性、文化特质一脉相承。其他江南特色元素,如丝绸织锦、刺绣缂丝、盆景、年画、苏扇、苏灯、工艺雕刻、乐器、刻书,乃至苏派建筑、苏式(即明式)家具、苏帮美食、苏意服饰、江南丝竹等,都具有巧、细、别具匠心的江南风格,将其与昆曲视觉元素相结合,必将增加产品设计的江南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