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旦角的步法及表演技巧解析

昆曲旦角的步法及表演技巧解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旦角的步法主要包括蝶步、简步、娘行、顿脚、颠脚等,每个脚步之间的距离以“寸”为计量单位。图2-36昆曲的步法昆曲角色的表演程式并不是单个的肢体动作,而是由手姿、眼神、身段、步法共同连接而成的表演,就如同舞蹈一样,每一种程式都有其固定对应的动作组合。

昆曲旦角的步法及表演技巧解析

戏曲界称走台步为百练之祖,是练习身段的首要和基本的内容。考察一个演员的身上功夫,通常要先看他的步法是否稳重准确(图2-36)。除了基本的台步之外,不同的角色身份,甚至行头场景的变化,都会对步法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穿蟒时,在出场立定后的头两步,需要将腿略抬起使其弯曲,然后再走出去;穿箭衣时,需要脚尖尽力向左右偏些走出去;穿褶子时,不需要那么偏,腿也要抬得比较低些;穷生的台步又有特殊要求,腿部更要弯一些,走时脚面放平,脚步向前直走,略带移步的样子,好像走不动而拖着走的形象,所以也叫“拖步”;小生还有一种特殊的小蹿步。有时因为剧情需要,要走退步,行话称“撤步”。其要领是脚尖先落地,然后脚掌再随着落地。若脚掌先落,则会发生摇晃不稳的现象。旦角的步法主要包括蝶步、简步、娘行、顿脚、颠脚等,每个脚步之间的距离以“寸”为计量单位。如表演时最常见的蝶步,其动作要求为双脚并拢并且足后跟要离开地面慢慢向前,每步约三寸;而简步,则要求足趾尖要离开地面,后脚跟着地并以每步约两寸的距离向前行进;即便是相比较而言最为轻松的娘行,每步也不能超过五寸。

图2-36 昆曲的步法(www.xing528.com)

昆曲角色的表演程式并不是单个的肢体动作,而是由手姿、眼神、身段、步法共同连接而成的表演,就如同舞蹈一样,每一种程式都有其固定对应的动作组合。如旦角表演“指手科”的基本动作为:左脚向前行进一小步,左手向后贴在背部,右手则是观音手慢慢上举,同时右脚进前阉左脚,右手食指指尖慢慢与鼻尖对齐,用于指示一切事物。又如旦角表演“相公摩科”的动作为:右手兰花手偏右前侧上举,手心向后,卷手改螃蟹手,手心向外;左手是螃蟹手向前放至胸前的位置,然后左手慢慢改为指手并向左斜下方指:右脚前踏一步,左脚跟前作阉脚,右脚后跟向上提,左脚离地,左手偏左后,食指向下按,左手向上提,双手都为螃蟹手,一高一低向上举。“四功五法”的综合、灵活运用,使昆曲表演成为载歌载舞的美妙艺术,也成就了昆曲舞台丰富多彩的人物动态形象,这也成为能够代表昆曲艺术风格的视觉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