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资源配置方案:总体布局和实施计划

水资源配置方案:总体布局和实施计划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基本要求依据水资源配置提出的推荐方案,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研究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实施方案与管理方式,总体布局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紧密结合。在制定总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节水、水资源保护和供水三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水资源保护实施方案。依据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目标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水资源配置方案:总体布局和实施计划

(一)基本要求

(1)依据水资源配置提出的推荐方案,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研究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实施方案与管理方式,总体布局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紧密结合。

(2)制定总体布局要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努力提高用水效率,合理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有效保护水资源,积极治理利用废污水、微咸水和海水等其他水源;统筹考虑开源、节流、治污的工程措施。在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效益的基础上,兴建综合利用的骨干水利枢纽,增强和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调控能力。

(3)水资源总体布局要与国土整治、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相协调,与有关规划相互衔接。

(4)实施方案要统筹考虑投资规模、资金来源与发展机制等,做到协调可行。

(二)总体布局

(1)总体布局应在水资源配置推荐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流域、区域的水问题与特点,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从需要与可能两方面,深入分析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供求关系的影响,提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和利用方式。在水资源紧缺地区,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对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意见,合理确定工业、城市及农业灌溉的发展规模、结构与布局。以推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基础,因地制宜地构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调配体系与配置格局。通过水资源调配体系的供水和用水节点与分区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丰枯互济,量质互补,增强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调控能力,逐步建成体系完善、调配灵活、运行高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水资源安全供给保障体系。

(2)总体布局要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举,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对供水、用水、节水、治污、保护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在不同区域、不同用水部门水量与水质的统一、合理调配,协调好开发与保护、近期与远期、区域与流域,城市与农村等关系。

(3)总体布局必须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节水优先,保护为本;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改善的原则,针对不同流域和区域的特点,突出对供水、用水、节水、治污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所构成的水资源调配体系的统筹安排,重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与保护等领域的非工程措施的制定。

(4)总体布局要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非工程措施作为统一的实施整体,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方案

(1)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与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考虑需要与可能,制定区域和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总体实施方案,包括分期目标、主要任务、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非工程措施制定,投资规模等。在制定实施方案时,要做到总体目标、任务与措施相协调,建设规模与发展机制和生产力相协调。在制定总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节水、水资源保护和供水三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

(2)节水实施方案。依据节约用水和水资源配置确定的节水方向和节水目标,明确节水重点,提出适宜的分区节水模式与措施,提出节水的发展步骤、规模、进度、投资及发展机制。

(3)水资源保护实施方案。依据确定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目标,实现排污总量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制定地表水水质保护实施方案。依据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目标制定地下水保护实施方案。依据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目标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4)供水实施方案。根据水资源配置确定的供水目标、任务和要求以及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水质的用水要求和利用其他水源的可行性,制定蓄、引、提、调以及其他水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方案。

(四)非工程措施

(1)非工程措施是从抑制水资源不合理需求、增加有效供水、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的与工程措施配合协调,有关水资源管理及水事行为规范与调节的技术、经济、行政、法律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这些措施贯穿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全过程。(www.xing528.com)

(2)提出非工程措施,要分析研究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逐步推进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等外部条件的变化,研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可能带来的新的要求和变化。

(3)要通过强化法制、改革体制、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等方面加强对各种水事行为的规范与调节,通过完善水法规体系及相关制度规范水事行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水事行为。要研究政府、市场以及用水户三者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合理配置中的权力、责任和义务,逐步形成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4)根据水资源配置方案及总体布局,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研究流域及区域水资源的水量及纳污容量的分配制度与机制等。

(5)制定合理抑制水资源需求的机制与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需求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提高用水效率。

(6)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与制度建设,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步修复生态环境;建立与实施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生态环境用水保障机制。

(7)研究制定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政策性措施与经济手段,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8)制定建立水资源实时调度系统的方案,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实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跨流域调水与当地水源联合调度和多种水源合理开发,科学调度。

(9)加强对水资源监测系统建设,制定实行水资源数量与质量、供水与用水、排污与环境相结合的统一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供、用、排水计量设施,建立现代化水资源监测系统。

(10)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对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行动实施有效政策。

(11)增强全社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依靠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实施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的现代化科技水平。

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详见图3-1。

图3-1 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示意图

【注释】

[1]在GB/T14848—93中没有列出分类指标的项目,可参照其他国家级或行业级水质标准确定分类和控制标准,并要求列出参照标准的名称。

[2]有的人认为β≥0.5才能算多年调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