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城市化的发展浪潮

新时代城市化的发展浪潮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迅速城市化的结果,使得2000年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的数量比1990增长57%,使全球特大城市的数量和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新时代城市化的发展浪潮

(一)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1.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工业革命前时期。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城市发展受到限制。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灌溉发达、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收农产品的地带。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手工业中心。从1796年到1850年为初步兴起阶段,这个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

(2)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发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1851年到1950年为局部发展阶段,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出现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

(3)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因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发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目前已经进入了普遍迅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更快,大城市中小城市的辐射力迅速增强,成为城市化的主导;中小城市群和城市带迅速兴起,成为城市化的主流方向;城市化由规模和数量扩张阶段逐步向质量和环境改善阶段转变。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进程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球正在迅速城市化:2000年全球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0%以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

2.城市化的过程和形态

(1)城市化的过程曲线。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工业比重迅速上升,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左右,城市规模小、数量少、辐射力弱、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在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一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明显上升,二产占主导地位并开始结构升级,逐步形成梯次型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城市体系,城市规模和数量迅速上升,城市总体功能显著增强,城市间的分工和交换关系日趋明晰和密切;到了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50%以上,第二产业在30%左右,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格局。

(2)城市化的形态。发达国家至今经历了四个城市化人口形态阶段。

1)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区形成高密度集聚。

2)郊区城市化阶段:这个时期城市化的特征是,在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中心市区。

3)逆城市化阶段:在郊区城市化继续发展的同时,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出现人口净减少。

4)再城市化阶段:中心市区经济复兴,人口出现重新回升。

3.城市化的不同类型

1)以大城市和城市连绵区为主的城市化。大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主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

2)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有些西欧国家如德国、荷兰、奥地利、瑞士等国家,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而城市体系以中、小规模的为主,只有个别大城市。

4.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

根据研究,未来世界城市化、城市体系发展的趋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席卷整个世界。由于信息革命的到来,发达国家正在进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全球出现新一轮的劳动地域分工,给若干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城市化快速发展,其中尤以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发展最为显著。

联合国1990年对全球未来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1995~2000年平均年城市人口增长率发达地区为0.8%,欠发达地区为3.8%;2020~2050年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发达地区为0.5%,欠发达地区为2.2%。由此看出,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都将经历一个持续高速的发展。至2025年,全球城市化水平上升到65%(2000年约为51%),其中发展中国家上升至61%(2000年约为45%)。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迅速城市化的结果,使得2000年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的数量比1990增长57%,使全球特大城市的数量和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大都市连绵区仍然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开始关注信息革命带来的空间分散化趋势,但这只适合于城市微观区域,从宏观区域来看,集中化趋势似乎更明显,近几十年大都市连绵区在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印证了这一集中化趋势。城市这种“大集中,小分散”的地域发展格局也许还会持续下去,从而有可能导致“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

(3)首位城市主宰世界经济趋势明显。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重构使全球经济实体多层次化,出现了全球经济实体或跨国经济组织。这些经济实体的所在地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若干个全球信息节点城市发展成为世界城市或跨国城市,越来越控制和主宰着全球的经济命脉。在若干城市首位度极高的国家和地区,首位城市左右和逐渐主宰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趋势亦已见端倪。

(4)全球开始掀起建设生态城市的浪潮。20世纪70年代信息革命以来,普通民众的环境意识大大增强,从而使人们开始自觉杜绝资源利用上的浪费,自觉维护现有的基础设施,自觉充分利用未充分开发的各种资源,结果使许多破旧城市日益朝清洁型、生态型和适宜居住型方向转化。

(5)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在工业社会,城市的增长潜力基本上取决于该城市的规模;在信息社会,城市的发展潜力却取决于该城市与全球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和协同作用程度。因此,未来较小城市也可通过联系网络分享知识和技术,这种过程最终导致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

(二)中国的城市化

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我国城市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后的初期发展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国民经济进入恢复和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城镇工商业日趋活跃,城镇人口逐步增加,1957年与1949年相比,市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9949万人,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0.64%提高到15.39%。第二阶段是曲折发展阶段(从1958年到1964年),1958年开始大跃进,大办工业,导致市镇人口迅速增长,由1957年的9949万人增加到10721万人,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5.39%提高到16.25%。由于城市化进程超过了农业支撑能力,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有2000万城镇人口返回农村,使市镇人口由1960年的13073万人下降到1963年的11646万人,净减少了1391万人,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5%下降到16.84%。1964年市镇人口开始恢复性上升,当年市镇人口达到1295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8.37%。第三阶段是徘徊发展阶段(从1965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虽然也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运动,但由于城镇人口出生率较高,因而市镇人口绝对数仍逐年增长,由1965年的13045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17245万人,但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对数下降,市镇人口所占比重一直徘徊在17.13%至17.98%之间。第四阶段是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阶段(1979年至今),市镇人口由1979年的18495万人增加到1996年的35950万人,增加了17455万人,增长了94.38%,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9年的18.96%上升到1996年的29.37%,增长了10.41个百分点。但与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相比,我国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之间。

2.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和问题

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以下明显的特点。

从城市分布看,先是由内地向沿海发展,再由沿海带动内地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目前内地城市化正处于迅速推进时期。

从城市功能来看,依次是政治军事功能、经济中心功能、科技教育中心功能。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功能处于由经济中心向科技教育社会中心功能转变的初期阶段,体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用新技术、新材料、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代替高消耗、高污染、大运量的传统工业,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技术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居于产业主导地位,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从城市发展轨迹来看,城市化进程决定于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人口和劳动力政策,但是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具体表现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2000年的城市化率仅为36.09%。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不协调,呈现与世界城市化进程一般规律反常的现象。中国城市化在国际上还仍然停留在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按非农业人口计算,中国城市化水平约30%,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也仅35%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40%以上的平均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都达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速度,而在中国,建国50年来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为3%,仅比总人口增长率高1.2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中国工业年均8%的增长率。

3.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1)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三农”问题进一步突出。

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小农经济高度分散的生产方式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长期被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使我国农业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必然造成资源分散,加剧了农业小规模生产与日趋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大量的活劳动投入,必然延长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过程,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改造传统农业非常不利。

二是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制约全面形成,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趋于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比较收益进一步下降。事实表明:在我国农业进入需求制约为主的发展阶段后,依靠扩张农产品总量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农业收入的余地进一步缩小,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和持续减少农业人口,成为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现实途径。(www.xing528.com)

三是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慢,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摩擦加剧。今后仅仅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看来难以解决日益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有步骤地将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到城市,促使一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的土地,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农业经营单位只有达到一定单体规模时,才能发挥农业机械和现代化种植方式的作用,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幅度上升,这对扩大农产品市场容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村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等可起到重要作用。

(2)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大量放空,不但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而且投资品的“买方市场”特征也日益明显。能否扩大工业品的市场需求空间,是保持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从根本上束缚着我国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由此造就的城乡两大消费集团,导致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消费的巨大断层,制约了工业品市场的梯度拓展。这是造成当前大量工业品过剩的深层次原因。

一是从总量上看,农村人口的人均消费不到城市人口的1/3,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工业品市场的有效扩展,过早地促成了低水平买方市场的形成,造成许多企业因需求不足停产半停产,下岗失业人员增加,还影响到城市耐用消费品生产规模经济的形成,使得企业降低生产成本难度加大,自我更新能力不足,更制约了城市工业的升级换代和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扩散作用。

二是从消费结构上看,由于收入水平、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差别,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巨大的消费断层。在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方面,普及程度不及城镇的1/4,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至少要比城市落后10年以上。在城市供大于求的商品,在农村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问题是农村消费群体未能有效地接替城市消费结构,使得城镇市场上已趋饱和的消费品无法向缺乏有效需求的农村市场转移,造成了设备的大量闲置和产品的大量积压,加剧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过剩。

要解决工业品相对过剩,开辟工业品市场,必须从调整城乡人口这个大结构入手,加速人口城市化,促进居民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转换为城市居民,将极大提高消费货币化程度并改善原有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结构,增加对包括耐用消费品在内的工业消费品的需求量,从而为城镇市场中已趋于饱和的消费品开辟出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进而使目前因需求不足而聚集起来的巨大工业生产能量得以释放,并为延缓某些产业部门的衰退期、促进新兴产业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速城市化进程还将引发大规模的交通网络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及居民住宅建设,从而极大地扩张对投资物品的需求,并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带动就业和消费的增加。

加速城市化进程不仅可以直接缓解工业增长的市场约束,而且可以通过促进我国乡镇工业向城镇的集聚,来提高我国工业增长的质量。发展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一大创造,它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低层次平面扩张”的非城市化工业发展模式,也产生了过量占用耕地、大面积环境污染技术管理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城市是现代工业的载体,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基础设施的共享、产品和服务的辐射,将有助于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中小城市集中,把乡镇工业纳入到城市经济体系之中,对强化乡镇企业竞争优势与能力,对提高我国工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业规模效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3)加速城市化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首要前提。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第三产业发育不足,比重偏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2.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3%,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45%左右。这些年来,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并没有像人们普遍预计的那样快。1990年到1997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9.4%,低于第二产业15.7%和国内生产总值11.2%的增长速度。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恰恰就在于城市化水平偏低,缺乏第三产业正常发展所需要的空间条件和相应的产业载体。没有城市,没有人口的集聚,就没有第三产业。从生产上看,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人力密集特征;从消费上看,第三产业的消费与生产具有高度的同一性,不能异地生产、异地消费。这两条决定了第三产业只有在人口密度大的城镇地区才易于发展,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比重过大,不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强烈抑制、吸收就业能力难以提高,而且反过来又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摩擦。

今后我国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农村居民的城市化问题。这样我国第三产业才能够找到加快发展的现实道路,提高其在产业增加值中的份额。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只有26.8%,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0%左右,发达国家在60%以上,美国则高达80%,基本与其城市化水平一致。若能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把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提高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则有望增加90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将大大缓解。

(4)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培育知识经济的基础环节。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大转变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逐渐丧失昔日的荣耀,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的经济形态已经显示出勃勃生机,并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是知识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流通、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

在农业经济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和劳动力构成了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工业经济中,生产要素在土地和劳动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主要表现为各种生产工具的资本。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装备,靠知识来更新,所谓的高新技术也不过是高新知识的凝结。知识经济只有在丰厚的知识土壤中才能孕育和生长起来,而知识最集中、最雄厚、最富饶的地方,首推被称为“知识殿堂”的大学和研究院所,而这些大学和研究院所往往集中于城市。因此,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是知识经济的摇篮。

在现代社会,人才向城市集中,信息向城市汇聚;大城市在知识的创新、加工、处理、传播与应用等方面更具优势;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基础设施首先将在城市普及。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需要加速城市化进程,建设更多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城市。继续维持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将无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4.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重要选择,也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课题。“九五”期间我国城市化水平又有提高,城市继续发展,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突出发挥了城市发展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九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些影响,但总体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推动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1999年,按市镇总人口比重这一指标计算,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30.9%,比1995年提高1.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这期间有约3700万农村人口转入城市(镇)。从总体上看,“九五”期间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如下特点。

(1)城市化仍处在较低水平。“九五”期间我国城市化水平继续稳步提高,但总体水平仍较低,从世界整体的角度观察,尚属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城市化水平在1999年已达到47%,我国要低16个百分点,严重滞后于世界整体城市化进程。“九五”期间城市化进展速度和“八五”期间大致相当,没有形成“加速”发展的局面。这一方面体现了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我国采取的比较稳妥的逐步推进方针,以避免对城市形成过度压力;另一方面,也说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非一日之功,特别是长期的城市化滞后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的显现及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都形成了对未来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较大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我国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关键所在。

(2)城市数目继续增加,但增速减慢。“九五”期间我国城市数目继续增加,初期县级市增加较快,以后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县级市上升为地级市较多。统计资料显示,从1995年到1999年,我国城市数量由640个发展到667个,增长4.2%。和“八五”时期相比,其增速减慢。从行政区级看,截止到199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由213个发展到240个,增长12.7%;县级市没有增加。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城市增加10个,中部地区增加13个,西部地区增加4个。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增长15.6%,中等城市次之,由192个增加到216个,增长12.5%。小城市发展缓慢,见表2-1所示。

表2-1 1995~1999年城市变动情况 单位:个

(3)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起主要作用。199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区总人口达22106.9万人,占市镇总人口的56.8%,比1995年增加1.4个百分点。同期县镇非农业人口比重只增加0.7个百分点。从城市规模看,大城市(包括特大、超大城市)人口15532万人,占市镇总人口的39.9%,比1995年增加1.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九五”期间大城市仍然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大城市的规模效益及辐射作用明显优于小城市和县镇。

(4)城市化进程逐渐依靠第三产业拉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达到19.7%,以后就徘徊在17%~18%之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体制逐步向市场体制转轨,虽然只有短短的20年,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工业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了我国和世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差距。“九五”期间,由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势头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见表2-2所示。

表2-2 1995~1999年产业结构变化和城市化水平情况

表2-2 说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第二产业在一定时期内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外,农业劳动力仍占50%左右,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城市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5)城市群、城市带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迅速发展,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相继形成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沿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市带,成功推动了这些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九五”期间,我国城市群带继续发展,1999年三大城市群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5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5年增长56.1%,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4.9%。城市群规模不断扩大,对周边地区辐射力进一步增强。这些城市群和城市带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和高技术人才,对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起到明显的作用,见表2-3所示。

表2-3 三大城市群人口和GDP增长情况

注 总人口系地区总人口,包括市辖县;GDP比较按可比价计算。

5.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战略的目标

城市化加快是“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1)加快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城市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基本环境,是建立现代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基础。城市化则表现了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合,使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活在全部经济社会活动中占主要比重,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加快城市化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分析,“十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以城市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加快城市化是解决市场需求不足、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国际经济接轨等一系列迫切问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选择。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工业化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产业升级为主,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要求明显提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升级使农村工业水平提高,促进了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使农村工业内部的联系以及与城市工业的联系更加复杂,整体化程度提高。农村工业的这一发展趋势,使其越来越难以在农村的环境中发展,越来越要求从农村环境转入城市环境发展。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也是农村工业化推进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第二,产业升级和各类市场体系的发展,将推动第三产业更快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将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水平提高。第三,当前障碍工业化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发展缺少市场空间。而面对新的产业发展内容,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能在城市经济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形成,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只能在城市经济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实现。因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升级的活动必然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3)加快城市化是实现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农村经济一开始带有自然经济的特色,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与城市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历史上很多城市是从商品集散和交易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发展,往往会形成国际化的大都市。这表明市场体系是以城市为基础建立的,经济的国际化也是主要依托城市市场进行的。在“十五”以及更长的时期内,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加入WTO后的推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会不断加快,这也会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4)加快城市化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客观要求。城市经济发展一方面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因此从两个方面改善着人口的就业和消费面貌,而且还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更大的空间,为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还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务农收入的提高,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创造了条件。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法律体系、道德规范、文明程度完善和提高的必要基础。总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的客观要求。

(5)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城市化自身的客观要求。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共同规律表明,城市化发展明显地呈现出起步、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符合于逻辑斯蒂曲线或“S”形曲线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城市化率已超过30%,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加速城市化也是城市化本身的客观要求。

推进城市化的目的,一是实现现代化,二是培养新的增长点,三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这三个目的出发,根据国情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借鉴国外城市化的经验,认为只要方针政策正确,我国城市化完全有可能在未来30~40年内完成快速发展阶段的任务,使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按此速率计算,未来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年均提高将达到1.0~1.2个百分点,大约是1978~1998年年均增长速度的1倍左右。这样,“十五”末城市化率将达到36%左右;2010年将达45%左右。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进程和重要标志。城市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城市将是经济全球化的中心、网络化的结点、高技术化的孵化器,信息化的主要信息源与受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