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装订是印刷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图书装订是印刷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主要适用于杂志、图书、包装、海报等平面设计中。纸不但是一种轻盈易携带、造价低的书写材料,也是印刷装订呈现的不可或缺的承印材料。

图书装订是印刷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一)印刷装订类型的基本表现

古登堡将压葡萄汁机改制成螺旋式手扳木质印书机,将过去的‘刷印’方式改进为‘压印’方式,手扳木质印书机成为现代印刷的雏形。”而现代印刷的工艺沿袭了其特点,并且发展为具有自身特色的印刷装订,可分为四大常规类型——平版印刷装订、凹版印刷装订、凸版印刷装订以及网版印刷装订,都属于工艺类型的基本表现。这里所谓的“基本表现”就是指直接显现在承印材料上的印刷装订视觉表现。富有表现形式的色彩、厚度、空间及触感四个方面都有其代表的基本工艺类型,由此展开对相应案例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每个基本工艺在平面设计中突出何种视觉表现。

1.印刷装订的色彩视觉表现

基本表现中的色彩视觉表现为平版印刷装订,也称胶印工艺,体现得比较突出。1905年,美国人威廉·罗培尔发明了间接平版印刷,开始使用带有橡皮的滚筒印刷。胶印因其印刷原理而具备的特征是制版工艺简单,快速便捷,印刷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纸张承印物,印刷成品色彩丰富、层次多样。其主要适用于杂志、图书、包装、海报等平面设计中。

从胶印所呈现的视觉表现力来分析,手工平版胶印四色胶印机分为四个版——黑版、红版、黄版、蓝版。所画部分,黑色就印在黑版,红色部分就印在红版。毕加索(Pablo Piasso)的原画作品《朵拉·马尔》是平面的最基本工艺体现,纯平面的印刷,但是色彩的层次丰富多变,并且在调色上的空间很大。在黑、红、黄、蓝四色版的调和下,可以在色彩的表现上面凸显作者绘画作品的夸张意味,即使单纯应用胶版印刷,视觉表现力的提炼也颇有生动之感。

平版胶印的色彩表现力突出了毕加索画面的色块序列的抽象节奏感,这是最基本的表现力。即使不附加各种其他的工艺,这种基本的表现依然能够体现色彩的魅力,从而进一步体现色彩的浓郁、层次以及为画面带来的视觉充裕的表现力,为观者带来视觉幕后作者作画的情感韵律,具有很强的色彩视觉感染力。

2.印刷装订的立体视觉表现

凹版印刷简称为凹印,其印刷成品体现印迹浑厚,色彩饱满,信息富有层次。凹版印刷的印版信息部分低于印版的表面,因此凹版印刷的用墨量大,图文具有凸感,并且层次丰富,线条明确。从侧面观察,微有隆起的视觉感,手触也有凸感,油墨因过多而堆积的浑厚立体感给观者带来高亮的质感。

3.印刷装订的层次视觉表现

凸版印刷也就是铅印,由于其传统的工艺方式逐渐被其他印刷方式所代替,设备转化为烫金、烫银、凹凸压印及模切的印后设备。印刷时,滚筒使凸起部分均匀沾满油墨,承印材料经过印版时,经过加压,凸版印版上的油墨被转印于承印材料的表面,获得印迹清晰的印刷成品。

4.印刷装订的肌理视觉表现

网版印刷也称丝印,其特点是呈现信息比其他三种常规印刷方式的印迹更为浑厚。而且由于这种特性,其所表现的图文信息可根据设计者的要求或增或减,图案可以边缘肌理明显,也可以隐约表现。在承印材料方面,丝网印刷能在曲面、粗糙、柔软或者平滑的物体表面完成工艺,也可以在不同尺寸的承印物上面产生不同视觉的印刷装订,在油墨的选择上也很多样,因此产生的各种视觉效果形式颇多,具有比较广泛的印刷环境

例如,在纸张承印物上面的印物、木盒包装以及布袋的时尚装饰都有丝网印刷的用武之地,它的性质与形式就决定了其承印物的多样性以及宽阔工艺的发展空间。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安迪·沃霍(Andy Warhol)运用丝网印刷手法和多次重复影像的创作方式,创作了多数作品。如为他创作的《玛丽莲·梦露》,把具体的人物形象运用色彩构成的设计手法转化为时尚的商品文化,并且利用丝网印的广泛应用特性,规整于九宫格的骨骼构架中,感官视觉上,观者眨眼会略有视错觉的感受。而今,这个形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靠垫布匹上面,当然印刷手段依然是丝网印。

(二)承印材料的附加表现

用于印刷的承印材料有很多种,印刷装订在平面设计的表现力研究着重于对承印纸张的解析。在印刷装订基本表现的同时,承印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应用就变成了一种附加表现,从印物本质上附加增添工艺的功能及提升视觉表现力。承印纸张与印刷装订的合理匹配为平面设计提供了良好发挥的平台。因此,这个附加表现在从平面设计思维到印刷成品工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可以看出,造纸首先遵循的是“材质追随功能”的理念。纸不但是一种轻盈易携带、造价低的书写材料,也是印刷装订呈现的不可或缺的承印材料。

1.按生产方式分类表现

(1)手工纸的自然肌理视觉表现

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手工纸,仍然具有保留和发展的价值,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物质财富。在了解设计背景的前提下,结合具有工艺附加表现的手工纸,才能将设计理念尽可能全面地传达给读者。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尤斯图斯·弗朗茨(Justus Franz),某设计机构为其设计钢琴演奏音乐会的曲目单,采用了具有自然肌理感的手工纸印刷,添入了花卉的手工纸更有自然的亲近质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着鸟语花香的和平舒适之景象,活跃多变,而感性自由的触感,又为其主体背景增添了贴切自然的设计,淡雅的自然之味以及手触摸纸质随即发出的柔和的声音提升了烫印工艺在手工纸上面的视觉表现力,这样也塑造了其造型法则与整个画面美的秩序。清新脱俗,自然舒适的视觉给读者带来视觉、触觉、嗅觉及听觉上的四感体验。(www.xing528.com)

(2)机制纸的多元秩序视觉表现

相对于手工纸的自然肌理柔和来说,机制纸更具多元秩序。说其具多元秩序,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大量采用机制纸,机制纸的功能性更为广泛。从触感上来说,有平滑的,也有带肌理纹样的,但都在一定的秩序规律范围内,并且其网线适用性对于衡量多种印刷技法来说比较规范。机制纸单纯从视觉表现上来看,分为纯平面纸张和纹理纸张,因此整洁的平滑元素也有精致的肌理元素,本质的机制多元秩序化加以印刷效果就提升了设计本身的目的性,视觉表现力的明确清楚地传达了设计意图及表达信息。

2.机制纸本体视觉表现

(1)纯平面纸张视觉表现

机制纸从纯平面视觉效果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涂布纸和非涂布纸两大类。“纯平面纸张”,顾名思义就是,不带有视觉上可以透析其肌理或者纹理的纸张,因此其本身就具有视觉上的舒适、手感细腻之感。

涂布纸是一种成分为90%的进口木浆,在原纸上面涂上涂料,令它表面平滑,使纸张具有良好的物理光学性质及印刷性能。网线在175,适用于胶印、丝网印刷、UV、烫金烫银、凹凸、激光雕刻等工艺。由于原纸是未经过涂布加工的,因此原纸的选择一定要开本安定性良好,不会因为水分变化而有太大变化,对涂料的吸附性强。其纸质松厚,纸面润滑,表面有涂层,还原效果极佳,印刷图像饱满而又柔和、雅致,华丽而不张扬。

非涂布纸的基本成分是纤维或木浆,属于普通的原纸,未经过涂布加工的,一般多用于文化用纸,比如新闻纸、凸版纸、胶印书刊纸等。网线一般控制在130—170线/英寸,吸墨性高,同样适应于胶印、丝网印刷、UV、烫金烫银、凹凸、激光雕刻等工艺。质地松厚,手感顺滑,因此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古朴典雅、现代简约等各种不同的风格。道林纸也属于非涂布纸的一种,其印刷表现力十分可观,120g的道林纸用于册子印刷,图像信息清晰,色彩饱和度高,油墨均匀,从侧面观看,有些许凸起的半立体视觉感受。

(2)纹理纸张视觉表现

纹理纸张由视觉及触觉分类,可以分为毯纹纸和压纹纸。“毯纹纸”,顾名思义,类似于地毯纹路,是纹路平坦不是很强烈的纸张,而“压纹纸”则是可以压出任何纹样的纸张。

毯纹纸环保成分为再生林木木材,包含30%的再造物料,可回收利用,也是非涂布再生纸。适用于各种印刷装订,如烫电化铝、模切、压凹凸等。建议网线控制在150—175线/英寸,才会提高印刷的清晰程度。印刷速度最大不能高于8000张,印刷时墨量稍多,但是干燥速度快。其纸质松厚挺拔,质感丰富,外观华美,因此设计出的产品高贵、典雅而又时尚。

压纹纸大多为100%的长木浆制成。网线控制在135—175线/英寸,成像清晰,吸墨性高,适应于胶印、丝网印刷、烫金烫银、局部UV、模切、裱糊等包装工艺。因为是长纤木浆造纸,所以具有挺度好、耐折度高的特性。因此,经过特殊工艺制作的花纹,纹理柔和细腻,彰显自然、大方、高档、华丽或古朴之美,加之采集样板的全木色系列的配色设计,令纹理更显返璞归真之气,纸质本身极具视觉感染力。

3.机制纸按用途分类分析表现

(1)平面印刷中的应用表现

应用于原纸进行涂布的涂料有很多种,而不同种类的涂料对原纸的涂布及涂布之后,呈现的印刷成品视觉效果是不同的,并且它带给读者视觉、嗅觉、触觉的感官上不同的体验。例如,珠光纸上面有涂层,因此呈现很强的金属质感。

(2)彩色装帧中的应用表现

目前,市场上的机制纸都是环保纸,是以木浆及草浆为原料制造的纸。环保是当今世界最普及的话题,名片设计也跟上了环保的步伐,除了运用再生纸制作之外,还利用了废旧的软木材料,整体设计简洁大方。但在印刷装订方面来说,应根据设计者所要传达的需要,合理应用其特性。

再生纸属于环保纸,由于不添加任何荧光剂或增白剂等化学成分,以废纸作为造纸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之后再采用高科技方法,经过多种复杂工艺加工制成。因此,微微发黄彰显出纸张天然的美感。在韧度稍强的餐巾纸中,设计者也巧妙地利用再生纸加进去了创新的设计思维。比如,在环保餐巾纸上面结合丝网印刷,使文字图形在上面具有不同方式的呈现,或黑白或彩色各种风格的花纹可以随意地彰显在餐巾纸上面,给使用者带来新奇的视觉感受。[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