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版面设计中的视觉要素优化技巧

图书版面设计中的视觉要素优化技巧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计师必须根据文字内容的主次关系,采用合理的视觉流程进行编排,吸引大众目光。图书内页的版面设计中对字距和行距的考虑会比较多。我们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适应人的生理需求,即方便阅读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形式美感的追求。

图书版面设计中的视觉要素优化技巧

版面设计平面设计的基础,当然也就是图书设计的基础,因此图书版面构成的三大视觉要素和平面设计的视觉要素一样为文字、图形、色彩。无论设计如何千变万化,版面设计始终离不开文字、图形、色彩这些视觉要素。正是这些元素的相互关系组合,才构成了多元审美条件下的设计作品。

(一)图书版面设计中的文字

文字作为图书版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既是具体信息内容的承载体,又具有其他元素共同的视觉形象语言。因此,对其进行个别或群组设计编排,是版面设计形式表达的重要手段,恰当的文字编排不仅能够传达信息内容,更能借由其组合变化传达出色的视觉意象。

文字编排的视觉关系主要由字体、字号、距离(字距、行距、栏宽)等组成。把握好文字编排自身的关系,如字体与字体的关系、文字字号大小的关系、文本中文字之间的距离关系、文字与其他视觉元素之间的关系(如字体与色彩、图形的关系)等,遵从基本的形式原理和视觉美感,做出个性与形式美感完美结合的作品。

字体是文字的“风格款式”,也就是文字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字体代表着不同的风格。在版面设计中,字体的选用是文字编排的基础,文字编排时设计师最先考虑的是字体的选择。字体一般分为印刷体和具装饰性的艺术字体。从传达信息的角度来看,文字可以分为标题、小标题、前文、正文等。设计师必须根据文字内容的主次关系,采用合理的视觉流程进行编排,吸引大众目光。

比如字体不同时,文字的黑度,即文字笔画的粗细程度会有所不同,笔画细小,黑度小,笔画粗壮,黑度大。当文字的黑度小时,字通常给人纤细轻盈的感觉;当文字黑度大时,字又会呈现出强有力的感觉。例如,两种笔画粗细不同,但字形相近的字体一起比较,笔画粗的字体要比笔画细的有分量感和存在感。相较而言,在其他条件相似或者相近的条件下,笔画粗的字体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常说不同的字体就像不同人的个性性格,它们无声地传递出文本的气质美感。字体不同时,文字的黑度选择合适的字体,在切合主题的同时,更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和设计风格的表现。所以,在版面设计中,字体的选择要能准确传达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形式和内容要统一。

在图书设计中,设计师对文字字体的选择也就是对图书整体气质表现基调的确定。如果在封面版面中,设计师标题选择了手写体,并且进行了墨晕染开来的处理方法,就会觉得设计师标题字体选择之妙,字体的选择和封面整个灰色浓淡晕染的处理共同营造了一个阴郁的氛围。所以,我们拿到这本书时,仅仅看封面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图书要表达的内容基调。

字号是表示文字大小的专用术语,通常用点数制、号数制和级数制来表示,用来计算版面的文字容量及所占面积。在图书设计中,恰到好处的字号选择是信息流畅传达的基础。字号的大小会影响版面的视觉效果,整个版面的字号过大,版面会显得拥挤,整个版面的字号过小又会给阅读带来困难。

相同的文字在同一版面中由于字号的大小不同,会呈现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效果。将同一文字的不同字号进行对比,字可以小到像一个点,也可以大到超出边界。所以在图书设计时,设计者要根据内容需要和阅读需要来合理利用字号变化引起的视觉关系,设计出出色的图书版面。

字距与行距的把握是设计师对版面的心理感受,也是设计师设计品位的直接体现,更可以反映读者信息截取的清晰度。图书内页的版面设计中对字距和行距的考虑会比较多。

字距,顾名思义,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常规文字的编排是由文字的特点决定的。单个汉字大小排列均匀,通常情况下等距离排列。拉丁字母的排列就会考虑字母之间的距离和单词之间的距离,当然正常情况下,为了不影响阅读,词距大于单词本身字母间的距离。字距小于正常间距甚至重叠时,读者将不能准确阅读文本内容,但是重叠的部分会形成新的图形。当字距大于行距时,我们在既定的阅读习惯下,会将文本的顺序读错。但是,这并不表示在图书设计时设计师不可以借用此方法来表达非常规的文本,有时看似破坏文本内容的版面设计,反而能更好地传达图书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行距就是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不同行距呈现出不同视觉效果。当行距极小时,严重影响文字内容阅读,但是大量重叠的文字形成新的图形意象,会给人阅读文字之外的其他视觉乐趣。当行距逐渐增大,行之间的空隙增大,“行”的感觉会变明显。当行距增大到五六倍行距甚至更多倍的行距时,过多的空白会影响阅读的连续性,但是又由于空白面积的增大,成行的文字在版面上会呈现出线的状态,设计师此时就可以对此状态进行利用。(www.xing528.com)

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眼停顿阅读时最多可以进行6个字的阅读。合适的文本宽度既可以方便人们阅读,还可以满足版面设计的形式变化需要。当文字编排需要分栏时,栏的宽度和数量也是体现文本信息最大化传递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适应人的生理需求,即方便阅读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当然,设计师在编排文本时,还要考虑边框的距离和文本的留白。

(二)图书版面设计中的图形

人类早期时候,人们主要靠图形交流信息,图形是第一信息传播手段。随着历史的演变,一部分图形变成了文字,文字成了记录人类文明的主要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极大地改变着图形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公众成了大量信息的消费者,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充满视觉形象的社会里,图形无处不在,人类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图形的运用贯穿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

图形分为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具象图形是对具体物象的模仿,抽象图形通常不代表具体的物象。图书版面设计中出现的图形有具象图形也有抽象图形,设计者出于视觉语言表达的需要有时会对具象图形解构,改为用抽象化的视觉语言表达,我们在美国设计师大卫·卡森(David Carson)的作品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图形表现手法。

平面设计中文字版面中的图形放置的位置差异会改变视觉流程,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阅读的满意度。一部分图书借助图形来增加文字的说服力,提高人们的阅读乐趣;还有一部分图书是以图像为主,文字是图像的辅助形式或者注解,比如幼儿读物、个人书画作品集等。

设计师将图形以其合适的形态运用于图书版面之中,成为图书的重要部分,是图书作为重要传播物的重要手段。文字的图形化也是版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法。信息是具有双重意义的,为语义学意义与美学意义,文字的图形化是将文字的美学意义扩大。在文字的部分有单个文字放大到超出版面时,文字会以局部化的状态呈现,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字图形化的方法。例如,“永”字在版面呈现的文字部位不同,画面的视觉效果就不同,放大的局部笔画将版面分隔,使版面的黑白关系明确,版面的形式美感更加强烈。

(三)图书版面设计中的色彩

色彩是一种语言、一种信息,色彩具有的感情能让人产生联系,让人感到冷暖、前后、轻重、大小等。色彩还具有象征意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可能色彩的象征意义也会不同。例如,黄色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帝王的象征,是只有君王才可以使用的颜色,但是在其他国家并没有这种象征。所以,在设计中色彩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人对色彩的感觉是相当敏感的,当读者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颜色,其次是图像,最后才是文字。色彩给其他人的印象特别强烈,所以图书版面设计中最容易通过色彩去表达设计意念。

凡·高曾说:“没有不好看的色彩,只有搭配错误的色彩。”所以,设计师只有懂得色彩才能与色彩沟通,进而才能熟练搭配运用色彩。要充分展现色彩的魅力,首先必须认真分析色彩的各种因素,因生活经历、年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理反应的不同,人们对色彩的认知有所区别,人们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对色彩的象征性、感情性的表现,人们有着许多共同的感受。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组调设计中,设计师要把握好色彩的冷暖对比、明暗对比、面积对比、混合调和、明暗调和等,保持画面的均衡和色彩的条理性。[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