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酝酿准备阶段
酝酿准备是明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与资料,使问题与信息在头脑及神经网络中留下印记的过程。大脑的信息存储和积累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存储信息量越大,激发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也越多。
在此阶段,创造者已明确了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力图使问题更概括化和系统化,形成自己的认识,弄清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疑难的关键所在,同时尝试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各种想法的可行性。
若问题简单,可能会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若问题复杂,可能要经历多次失败的探求;当阻力很大时,则中断思维,但潜意识仍在大脑深层活动,等待时机。
2.潜心加工阶段
在取得一定数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之后,创造主题就进入了尝试解决问题的创造过程:人脑的特殊神经网络结构使其思维能进行高级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活动。在围绕问题进行积极思索时,人脑对神经网络中的受体不断进行能量积累,为生产新的信息积极运作。潜意识的参与是这一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一般来说,创造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创造的思维积累。有时候,由于某一关键性问题久思不解,从而暂时地被搁置在一边,但这并不是创造活动的终止,事实上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在潜意识指导下仍在继续朝着最佳目标进行思维,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仍在进行。(www.xing528.com)
3.顿悟阶段
顿悟阶段是创造性思维的突破阶段,是创造主题在特定的情境下得到特定的启发被唤醒,人脑有意无意地浮现某些新形象、新思想、新创意,使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念之下得以解决的现象。顿悟其实并不神秘,它是人类高级思维的特性之一。该阶段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与长期酝酿所积蓄的思维能量有关,这种能量会冲破思维定势和障碍,使思维获得开放性、求异性、非显而易见性。凯库勒是德国有机化学家,据说他在研究有机化学结构时,闭着眼睛能想象出各种分子的立体结构。他已经测定清楚: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组成的,但这些原子又是以什么方式组织起来的呢?1865年圣诞节后的一天,凯库勒试着写出了几十种苯的分子式,都不对。他困倦了,躺在壁炉旁的靠椅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那是什么?”他眼前的6个氢原子和6个碳原子连在了一起,仿佛一条金色的蛇在舞蹈,不知因为什么缘故,蛇被激怒了,它竟然狠狠地一口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形,然后就不动了,仔细一看,又好像是一只熠熠生辉的钻石戒指。这时,凯库勒醒了,发现原来这不过是一个奇怪的梦,梦中看到的环形排列结构还依稀记得,凯库勒立即在纸上写下了梦中苯分子的环状结构。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物质苯的分子结构式就这样以梦的顿悟形式得到了解决。
4.验证阶段
创造性思维不仅注重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内容上也要求精确可靠,所以还需要实践的验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