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带传动的设计准则
由V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可知,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及疲劳损坏(撕裂、脱层或拉断),故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在不打滑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二、V带和V带轮的结构
1.V带的结构
V带分普通V带、窄V带、宽V带等,其中普通V带应用最广(同学们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窄V带、宽V带的知识)。
普通V带已经标准化,按截面尺寸分为Y、Z、A、B、C、D、E七种型号,见表2-1。
V带一般为无接头的环形,其结构如图2-9所示,由包布层、伸张层、强力层和压缩层组成,其中,包布层多由胶帆布制成,伸张层和压缩层主要由橡胶组成,强力层主要承受拉力。强力层有帘布结构和线绳结构两种。帘布结构的V带制造方便,抗拉强度高,价格低廉,生产中应用较多;线绳结构的V带柔韧性好,抗弯强度高,适用于带轮直径小,但转速较高的场合。V带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不变的一条周线称为节线,由全部节线构成的面称为节面,带的节面宽度称为节宽bp。在带轮上,与V带的节宽相对应的V带轮直径称为基准直径dd。V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称为基准长度Ld,其长度系列见表2-2。
图2-9 V带的结构
(a)帘布结构;(b)线绳结构
表2-2 V带基准长度及带长修正系数
续表
V带标记:类型—基准长度国标标准编号。
例如:A-1400GB/T11544—2012,表示A型普通V带,基准长度为1400mm。
带的标记通常压印在带的外表面上,以便使用时识别。
2.V带轮的结构
V带轮由轮缘、轮辐、轮毂三部分组成。轮缘是带轮的工作部分,制有梯形轮槽;轮毂是带轮与轴的连接部分;轮缘与轮毂则用轮辐(腹板)连接成一整体。V带轮按腹板结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实心带轮、腹板带轮、孔板带轮和轮辐带轮,如图2-10所示。
带轮基准直径小于150mm时常采用实心式[图2-10(a)];带轮基准直径为150~450mm时常采用腹板式和孔板式[图2-10(b)、(c)];带轮基准直径大于450mm时常采用轮辐式[图2-10(d)]。
图2-10 带轮的形式
(a)实心带轮;(b)腹板带轮;(c)孔板带轮;(d)轮辐带轮
V带轮轮槽结构形状及其截面尺寸见表2-3,其中带轮槽角随基准直径dd变化,以适应带在弯曲时楔角的变化。为了保证带的两侧工作面和带轮轮槽面充分接触,带轮轮槽角φ均小于V带楔角(40°),并按带轮基准直径dd不同,分为32°、34°、36°、38°。带轮材料常采用灰铸铁、钢、铝合金或工程塑料,其中灰铸铁应用最广。当带轮的圆周速度在25m/s以下时,用HT150或HT200;当转速较高时,可采用铸钢或钢板冲压焊接结构;传递小功率时可用铸铝或塑料,以减轻带轮质量。
表2-3 V带轮轮缘截面尺寸
续表
三、V带传动的设计步骤
在设计V带传动时,一般来说,原始数据和已知条件有:原动机的类型、带传动的用途和工作条件、所需传递的功率、小带轮和大带轮的转速或传动比、对传动的位置以及外廓尺寸的要求等。
V带传动设计计算的内容包括传动带和带轮两部分。
传动带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是:选择传动带的型号;确定传动带的基准长度和根数;计算传动的中心距和压轴力等。
1.计算设计功率Pc,选取V带型号
设计功率Pc由下式计算
式中 P——传递的功率;
KA——工况系数,见表2-4。
表2-4 工况系数KA
续表
带的型号根据设计功率Pc和主带轮转速n从图2-11中选取。
图2-11 普通V带选型图
2.确定主、从动带轮基准直径dd1、dd2
小带轮的基准直径小,在一定的传动比下,大带轮的基准直径相应也小,则带传动的外廓尺寸小,结构紧凑,质量轻。为使带传动尺寸紧凑,应使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d1小些,但dd1越小,带在带轮上的弯曲应力越大,带的疲劳寿命就越低。小带轮直径根据表2-5确定。
表2-5列出了V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和带轮的基准直径系列,选择小带轮直径时,应使dd1≥dmin,以减小带内的最小应力。大带轮的基准直径dd2按下式计算
计算后按表2-5进行圆整。传动比若要求比较精确,则应考虑弹性滑动的影响,按下式计算
表2-5 普通V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及直径系列 (mm)
3.验算带速v
带速v可由下式计算
由公式P=Fv知,传递功率一定时,带速越低,圆周力越大,带容易打滑,同时使带的尺寸和根数增加。因此,带传动应布置在高速级。带速高时,带每秒绕转次数增多,同时离心力加大,使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降低而影响带的工作能力。一般应使带速为5~25m/s。
4.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Ld0
(1)初选中心距a0。
当传动的中心距较小时,结构较为紧凑,但传动带的基准长度较短,包角也会减小,而且在带速一定的情况下,会使得传动带绕过带轮的次数增多,从而降低传动带的寿命;而当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而且带速较高时容易引起带的抖动,影响传动带的正常工作。
中心距通常按下式初定
(2)计算带的基准长度Ld0。(www.xing528.com)
根据Ld0和带的型号,由表2-2选取带的基准长度Ld。
(3)确定实际中心距a。
实际中心距a可由下式近似确定
考虑到安装、调整和补偿拉应力的需要,中心距应可调,调节范围为
5.验算小带轮包角
一般应使α1≥120°。若不满足此条件,可采取适当增大中心距、减小两带轮直径或在带轮外侧加张紧轮等措施。
6.确定V带根数Z(V带传动最多使用带根数见表2-8)
式中 P0——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kW),见表2-6;
ΔP——单根V带基本额定功率的增量,是考虑i≠1时,带在大带轮上的弯曲应力小于小带轮上的弯曲应力,使传动功率有所增加的量,见表2-6;
Kα——包角修正系数,见表2-7;
KL——带长修正系数,见表2-2。
7.确定带的初拉力F
带传动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保持适当的初拉力。初拉力F0不足时,会使传动能力降低,出现打滑。而初拉力越大,带对轮面的正压力和摩擦力也越大,越不易打滑,即传递载荷的能力越大;但初拉力过大时会增大带的拉应力,从而降低带的疲劳强度,故初拉力的大小应适当。
单根V带的初拉力可按下式计算
由于新带易松弛,对于不能调整中心距的普通V带传动,安装新带时的初拉力应为计算值的1.5倍。
8.计算带轮轴上的压力Q
为了设计安装带轮的轴和轴承,必须确定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又称为压轴力,可近似按初拉力的合力进行计算,如图2-12所示。
图2-12 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表2-6 单根带的额定功率及功率增量
表2-7 包角修正系数Kα
表2-8 V带传动最多使用带根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