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VC人造革清洁生产技术优化方案

PVC人造革清洁生产技术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造革污染的源头主要在于有机溶剂和增塑剂,人造革的清洁生产方向就是如何避免或消除这些溶剂。表10-1为人造革加工工序、污染源和清洁生产方向。很多PVC厂家在购买增塑剂时,多考虑价格因素,很少要求生产厂家提供环氧值指标,也未进行相关环氧值检测,为人造革产品质量留下隐患。目前国内开发的PVC革水性表处剂普遍存

PVC人造革清洁生产技术优化方案

人造革污染的源头主要在于有机溶剂和增塑剂,人造革的清洁生产方向就是如何避免或消除这些溶剂。表10-1为人造革加工工序、污染源和清洁生产方向。

表10-1人造革加工工序、污染源和清洁生产方向

从表10-1可以看出,要解决人造革清洁生产问题,必须首先开发环境友好的增塑剂、水性黏合剂、水性表处剂等关键支撑材料。

(1)环境友好半PU革生产工艺

图10-9为环境友好半PU革生产工艺流程图,其中面层树脂和背衬黏结树脂均为水性聚氨酯,所使用的增塑剂为环境友好的增塑剂。

图10-9 环境友好半PU革生产工艺流程图

a.水性面层工艺参数:上浆量30~40g/m,烘箱温度130~140℃,车速20m/min,烘箱长度15m。

b.水性黏结工艺参数:涂布量100g/m,烘箱温度140~150℃,车速18~20m/min,烘箱长度15m。

c.要求:黏结牢度高,手感柔软,耐水、耐溶剂。

d.贴合胶:在涂布法工艺中,需要贴合胶来黏结PVC膜和基布,需求量为100~120g/m。传统的贴合胶(黏合剂)以溶剂型的PU胶或聚氯乙烯胶为主,有机溶剂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开发水性贴合胶或无溶剂PU胶是减少废气排放的有效途径。作为水性黏合剂,应具备施胶方便、黏结力高、耐水、耐增塑剂迁移、耐寒、手感柔软等特点。

(2)增塑剂

人造革加工过程中需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其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增塑剂(占市场的88%),但DOP有致癌风险性,已被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禁止或限量使用,因此开发低渗出、低迁移或低毒性甚至无毒性的新型替代型增塑剂势在必行。近几年来,替代邻苯酸酯类增塑剂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的替代品有柠檬酸酯类增塑剂、植物油基增塑剂、聚合物类增塑剂以及多元醇苯甲酸酯类增塑剂等。

柠檬酸酯类增塑剂环境友好,但因相对分子质量大、支化度高(不易塑化)、闪点低,人造革制造中较少采用。聚合物类增塑剂以脂肪族二元酸酯为代表,具有较好的耐寒性,但增塑效率和耐迁移性一般。多元醇苯甲酸酯类增塑剂以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8611分子结构图如图10-10所示)为代表,其增塑性和耐迁移性好,但凝固点偏高(20℃)。植物油基环氧增塑剂以环氧大豆油和环氧脂肪酸甲(乙)酯为代表,环氧类增塑剂在起增塑作用的同时,环氧基还可迅速吸收因热和光降解出来的HCl,稳定PVC链上的活泼氯原子,延长PVC的老化,但环氧大豆油增塑剂渗透性差,不适合涂布法,可用于压延法替代部分DOP;环氧脂肪酸甲(乙)酯类增塑剂主要用于涂布法工艺中。

图10-10 8611分子结构图

闪点和环氧值是衡量环氧类增塑剂好坏的主要指标。一般来说,闪点高,塑化时增塑剂的挥发性小;环氧值高,增塑剂的耐迁移性好。环氧值、耐迁移性与经验替代度(替代DOP)的关系见表10-2。

表10-2 环氧值、耐迁移性与经验替代度的关系

注:替代度:替代增塑剂在所有增塑剂中的百分含量。

市场上替代型增塑剂环氧值差异很大,价格悬殊也较大,如同为环氧脂肪酸甲酯,环氧值4.0%左右,价格在10000元/t左右(2014年),而环氧值2.0%左右,售价在8000元/t以下。很多PVC厂家在购买增塑剂时,多考虑价格因素,很少要求生产厂家提供环氧值指标,也未进行相关环氧值检测,为人造革产品质量留下隐患。2010年,很多厂家遭到因增塑剂迁移出现质量事故的投诉,主要表现为人造革产品发到客户2个月左右,出现背衬胶黏结不牢(似不干胶)、革表面浮油或革表面出现白霜(氯化石蜡遇冷凝固)现象。增塑剂迁移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一般PVC革刚生产出来,看不到上述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塑剂开始从正、反两面开始析出,造成上述质量事故的发生。环氧值、耐迁移性和时间的关系如图10-11所示。

图10-11 增塑剂的环氧值、析出率(耐迁移性)和时间的关系

从图10-11可以看出,环氧值越高,耐迁移性越好,替代型聚醚类增塑剂310耐迁移性最差。(www.xing528.com)

PVC中增塑剂迁移和抽出严重时会使制品发生较大变化,引起制品软化、发黏,甚至表面破裂,析出物往往会造成制品污染,还会影响制品的二次加工。比如,PVC防水卷材中增塑剂分子发生迁移,失去增塑剂后的PVC会发生收缩、变硬等现象,从而可能导致防水功能失效。软质PVC制品用一般溶剂型黏合剂黏结时,制品内部的增塑剂往往会迁移到黏结层,引起黏结强度的急剧下降,造成黏结不牢或脱胶等问题。软质PVC制品进行涂装或漆装时,也同样面临被抽出的增塑剂导致涂层或漆层脱落问题。

实践证明,与PVC相容性好、相对分子质量大且具有支链或苯环结构的增塑剂较难迁移和抽出。范浩军等开发的环氧油脂肪酸苄酯由于引入苯环结构,其迁移性大幅提高。环氧油脂肪酸苄酯的主要反应如下:

植物油的醇解:

R为菜籽油脂肪酸。

脂肪酸苄酯的环氧化:

由于苄醇的引入,该增塑剂闪点216℃,环氧值3.5%以上,具有较好的耐迁移性和增塑效率。环氧菜籽油脂肪酸苄酯和DOP在二甲苯的迁移性如图10-12所示。

如图10-12所示,随着时间的增加,环氧菜籽油脂肪酸苄酯和DOP在二甲苯中的抽出量也随之增加,在16 h后基本达到平衡状态。环氧菜籽油脂肪酸苄酯和DOP在二甲苯中的溶出率相当,环氧菜籽油脂肪酸苄酯18h后在二甲苯中的溶出率为总质量的30%,DOP为总质量的29.5%,说明环氧菜籽油脂肪酸苄酯在PVC树脂中有较好的耐迁移性。

(3)人造革水性表处剂

常见的PVC革表处剂为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溶剂不易回收利用,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的是,成革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高,无法满足欧盟生态合成革要求。

图10-12 环氧菜籽油脂肪酸苄酯和DOP在二甲苯的溶出率

PVC本身为极性大分子,但经过增塑剂增塑后的PVC表面能变化较大,表面张力随着增塑剂用量的不同而不同,而以水为介质体系的表面张力往往高于4.5×10-6N/m,所以水性树脂在PVC表面的润湿、铺展是实现水性表处的第一步。作为表处剂,要求涂层有良好的耐水、耐刮、耐溶剂等性能的同时,还应有良好的黏结牢度。

目前国内开发的PVC革水性表处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①涂膜的透明性和光泽度不足。

②剩余浆料易变质(变稠、分层)。

③在增塑剂加入量不大的PVC制品中流动性尚可,但在增塑剂量大、表面有一定油析出时,难以流平,有 “花面”现象。

④与增塑PVC的黏着力不足。

⑤消光表处后产品对折或顶起后有 “拉白”或 “折白”现象等。

四川大学合成革研究中心与浙江德美博士达公司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已成功开发出了适合人造革、半PU革表处的水性高光、消光、绒感、蜡感、刮刀等系列表处剂,对增塑剂用量不同的PVC表面均有良好的润湿和铺展能力,涂层与PVC层黏结牢固,增光不发黏,消光不泛白,可望在近期内全面替代溶剂型表处剂完成人造革的表处,为总源头消除表处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提供支撑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