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性聚氨酯和油性聚氨酯的区别与比较

水性聚氨酯和油性聚氨酯的区别与比较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构与组成的差异水性聚氨酯与油性聚氨酯在组成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扩链剂上;油性树脂多采用小分子二元醇和二元胺作扩链剂,而水性聚氨酯必须采用亲水性扩链剂。水性聚氨酯干燥后形成亲水性致密膜,水汽分子的传递遵从吸附—传递—解析机理,故其透气、透湿性优于油性聚氨酯。即使同是油性或水性聚氨酯,芳香族聚氨酯表面张力高于脂肪族聚氨酯;聚酯型聚氨酯的表面张力高于聚醚型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和油性聚氨酯的区别与比较

(1)合成方法的差异

水性聚氨酯与油性聚氨酯合成原理相似,均为逐步聚合反应,但合成方法不同:油性树脂通常采用溶液聚合法(俗称 “一锅法”),包括预聚→扩链(调黏度,可多次)→封端3步完成;而水性树脂一般采用先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再转相(将油相预聚体分散水相中,得到水基聚氨酯),工艺包括预聚→扩链→中和→分散→再扩链。

在合成设备及规模上,水性树脂的聚合反应和分散独立进行,国内多采用间歇式生产,国外则多半间歇式或连续化生产;油性树脂采用一锅法,可连续大规模化生产,产量可达20~50t/批。

(2)结构与组成的差异

水性聚氨酯与油性聚氨酯在组成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扩链剂上(表3-12);油性树脂多采用小分子二元醇和二元胺作扩链剂,而水性聚氨酯必须采用亲水性扩链剂。

醇类扩链剂:乙二醇(EG)、1,4-丁二醇(BDO)、丙二醇、己二醇、苯二甲醇等。

胺类扩链剂:肼、乙二胺己二胺、4,4′-二苯甲烷二胺、二乙烯三胺等。

含亲水基团的扩链剂,如二羟甲基丙酸(DMPA)、二羟甲基丁酸、羟基磺酸盐或氨基磺酸盐、N-甲基二乙醇胺(MDEA)等,主要用来制备水基聚氨酯。

表3-12 水性聚氨酯与油性聚氨酯在组成上的主要差异

(3)性能差异

①透气、透湿性 油性聚氨酯干燥后形成疏水性致密膜(dense membrane),又称无孔膜(nonporous membrane),它是由聚合物分子紧密堆积而成,聚合物分子与分子之间的间隙一般在0.1~1.0 nm,而水蒸气分子平均直径为0.4 nm,水蒸气分子不易通过,故干法合成革透气、透湿性差。卫生性能较差。水性聚氨酯干燥后形成亲水性致密膜,水汽分子的传递遵从吸附—传递—解析机理,故其透气、透湿性优于油性聚氨酯。

②手感 一般来说,水性树脂制备的合成革的触感优于油性体系,这是因为,水性树脂捕获的水分子起到了湿润和增塑作用。

③光泽 油性树脂体系的光泽高于水性树脂体系,如湿气固化可生产高光水晶革和镜面革。水性树脂涂层光泽柔和、自然,适宜生产半高光和自然光合成革。

④成膜机理 对于溶剂型体系,大分子以弯曲、卷曲、无规线团的形式存在;而在水性体系中,大分子以乳胶粒的形式存在。溶剂型树脂成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1阶段:表面低沸点溶剂挥发→下层溶剂向上扩散→表面形成饱和蒸气压。(www.xing528.com)

第2阶段: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先是黏性凝胶,转变成干凝胶(溶剂的挥发要克服薄膜的阻力)。

第3阶段:高沸点溶剂蒸发→聚合物链致密排列成膜。

水基聚氨酯的成膜机理与油性体系完全不同,也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随着水分逐渐挥发,聚合物颗粒和颜料、填料颗粒逐渐靠拢,但仍可自由运动

中期:随着水分进一步挥发,聚合物颗粒和颜料、填料颗粒表面的吸附层破坏,成为不可逆的相互接触,达到紧密堆积,一般认为此时理论体积固含量为74%,即堆积常数是0.74 。该阶段水分挥发速率为初期的5%~10%,水分含量约2.7%。

后期:在缩水表面产生的力作用下,也有认为在毛细管力或表面张力等的作用下,如果温度高于最低成膜温度(MFT),乳液聚合物颗粒扩散、融合、聚结成膜,同时聚合物界面分子链相互扩散、渗透、缠绕,使涂膜性能进一步提高,形成具一定性能的连续膜。水基聚氨酯成膜示意图如图3-30所示。

不难看出,溶液型聚氨酯和水基聚氨酯在成膜机理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干燥过程中期,乳胶粒会扩散、融合、重新聚结形成致密膜。扩散、融合、重新聚结需要一个过程,干燥速度过快时,乳胶粒不能很好地融合、聚结,或表面无法形成连续涂膜,或严重影响涂膜的物性(如光泽、手感等)。

⑤干燥温度和速度 浆料的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溶剂的汽化潜热和饱和蒸气压。水的汽化潜热大(2260J/g),而溶剂的汽化潜热小(如甲苯367J/g);大气中存在水蒸气压,而大气中一般不会出现溶剂蒸气压。故干燥水性树脂时阻力更大。

对于溶剂型树脂,如主要溶剂DMF,其沸点高(152.8℃),但饱和蒸气压小,汽化潜热小,因此在干燥温度130~140℃下干燥速度可达35m/min以上;对水性树脂,因膜机理差异(乳胶粒成膜),汽化潜热高,饱和蒸气压大,因此,水性树脂的干燥速度不及油性树脂。

相反,水性树脂干燥过快时,会带来诸多缺陷,如聚合物表面结膜,下层水蒸气挥发受阻,最终导致干燥速度下降;干燥过快,还会产生涂膜鼓泡、裂纹和体积收缩;有时乳胶粒不能完全融合,影响涂膜的平滑度、力学性能(变差)、光泽(下降)和手感(变硬)等。

图3-30 水基聚氨酯成膜示意图

⑥表面张力 水的表面张力高(72.8mN/m),故水性聚氨酯表面张力高(一般在50~60 mN/m);而溶剂的表面张力较低(随溶剂的极性而不同),故溶剂型聚氨酯的表面张力也比较低,约40mN/m。即使同是油性或水性聚氨酯,芳香族聚氨酯表面张力高于脂肪族聚氨酯;聚酯型聚氨酯的表面张力高于聚醚型聚氨酯。

当聚氨酯的表面张力与基材表面张差较大时(界面张力存差),会出现涂层与基材之间、层与层之间润湿和铺展性差、黏结不牢的问题(初黏结力和干、湿态黏结力差)。特别是对表面张力比较低的基材,如TPO (热塑性聚烯烃)、TPU (热塑性聚氨酯)等人工革,如何降低界面张力,提高水性表处剂的铺展和黏结问题,是水性树脂使用的技术关键之一。另外,由于水性树脂的表面张力大,在上浆、配料时易产生气泡和流平性差等问题,需加消泡剂(特别是动态消泡)、流平剂以降低表面张力;而油性树脂因表面张力较低,一般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