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湿和渗透
将水滴在固体表面,会出现图2-12所示的几种情况。定义气-液界面与固-液界面之间的夹角为接触角(θ)。θ>90°称为不润湿 [图2-12(c)和图2-12(d)];θ<90°称为部分润湿 [图2-12(a)和图2-12(b)],θ=0°时称为完全润湿(铺展)[图2-12(a)]。
当水中有表面活性剂时,水的表面张力会显著降低,θ变小,固体和液体之间接触面积扩大,增大了润湿作用。如把水滴在石蜡上,石蜡几乎不被润湿,若在水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就很容易润湿石蜡表面,水滴就可以在石蜡表面铺展,由不润湿变为润湿,这类表面活性剂称作润湿剂。
将织物或微孔膜浸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水就会比较容易渗入到织物或微孔膜内部,这种作用称为渗透作用,此时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渗透剂。渗透作用的原因与润湿相类似,也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而易于铺展。
图2-12 润湿和接触角
作为润湿剂和渗透剂的表面活性剂应具有很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由于固体表面通常带负电荷,易与带相反电荷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吸附,形成亲水基朝向固体、亲油基朝向水的单分子膜,而不易被水润湿,所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很少用作润湿剂,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适合做润湿剂。(www.xing528.com)
(2)消泡
能起消泡作用的消泡剂都是一些表面张力极低、易铺展的表面活性剂。将消泡剂加入到泡沫体系中后,消泡剂在泡沫液膜表面铺展,使液膜表面局部表面张力迅速降低而流向产生泡沫的溶液,同时又受到周围未接触到消泡剂的高表面张力大的液膜强力牵引,最终导致泡沫破灭,达到消泡的作用。
(3)降黏度
在聚氯乙烯糊中加入某些表面活性剂,可降低PVC糊的黏度,这种表面活性剂称为降黏剂。其作用原理是:加入降黏剂后,降黏剂的极性部分朝向PVC树脂,而非极性部分伸入DOP相中,从而在颗粒表面包覆一层分子膜,减弱了DOP的渗透和溶剂化作用,使得体系中游离的DOP量增加,表现为黏度降低。同时,颗粒表面的分子膜还降低了颗粒间相互滑动时的摩擦因数,体系的流动速度增加。
研究表明,阳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分子链长,在PVC颗粒表面形成的分子膜厚度大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降黏效果更明显,故降黏剂一般用非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