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模锻时,即使采取良好的冷却措施,模具温度一般也在300℃以上。室温下的冷态体积成形,由于金属变形发热导致模具升温,尤其在挤压成形时模具温度也常常升到100℃以上甚至200℃。总之,在模锻过程中模具的温度是波动的,而模具温度的波动会引起模膛容积的变化,其变化值可按式(3-25)计算:
式中 ΔV1——模膛容积的变化值,ΔV1=V1-V0;
V0——预定温度下的模膛容积(mm3);
V1——锻造时实测温度下的模膛容积(mm3);
ε1、ε2、ε3——三个互相垂直方向上模膛尺寸相对变化量。
如果模具温度分布均匀,当模具实测出的温度与预定温度相差为Δt时,则
式中 a——模具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对于淬硬钢,可取a≈0.000012,则有
由模具温度和锻件温度波动引起的锻件尺寸变化可按式(3-28)计算:
ΔA=A1a1 Δt1+A2a2 Δt2 (3-28)(www.xing528.com)
式中 ΔA——A方向锻件尺寸对公称尺寸的波动值(mm);
A1——在预定温度下A方向的锻件尺寸(mm);
Δt1——模锻结束时锻件温度对预定温度的波动值(℃);
A2——在预定温度下A方向的模具尺寸(mm);
Δt2——模锻结束时模具温度对预定温度的波动值(℃);
a1、a2——锻件材料和模具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见表3-2。
表3-2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10-6/℃)
应用式(3-28)时应该注意:提高终锻时的锻件温度将使锻件尺寸减小,而提高模具温度则使锻件尺寸增大。
此外,模具的弹性变形对锻件尺寸精度也有直接影响,润滑剂不均匀和润滑剂残渣会使锻件个别尺寸减小,锻件冷却时也可能变形,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曾经有过一种看法,即对于直径尺寸为4级精度的棒料,只有完全按坯料长度的公称尺寸下料,确保坯料体积波动值不大于1%,才能作为闭式模锻的坯料。试验表明,在大批量生产中,用剪切机械或通用机械压力机上用模具下料,长度的最小波动量为±0.5mm,这是不能满足体积波动值不大于1%的要求的,即使在锯床上也达不到这么高的精度。然而在热模锻中,如果各种波动因素都处于极限状态,而初始毛坯具有精确的体积,这时,模膛和变形金属间的体积波动达5.4%。这表明,在闭式模锻中,单纯追求精确的坯料体积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从下料、加热、模具的耐磨性等方面采取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尤其在模膛中适当的部位设置余料分流腔,即采用半闭式模锻,就可大大降低对上述各种因素的严格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