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演进历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演进历程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世界上生产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可编程序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20世纪末期,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目前,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汽车、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演进历程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限于当时的元器件条件及计算机发展水平,早期的PLC主要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可以完成简单的逻辑控制及定时、计数功能。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序控制器,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为了方便熟悉继电器、接触器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和继电器电路图类似的梯形图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并将参加运算及处理的计算机存储元件都以继电器命名。此时的PLC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序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序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这个时期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展的特点是大规模、高速度、高性能及产品系列化。这个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世界上生产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可编程序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末期,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从控制规模上来说,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从控制能力上来说,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用于压力、温度、转速、位移等各式各样的控制场合;从产品的配套能力来说,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汽车轻工业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www.xing528.com)

21世纪,PLC会有更大的发展。从技术上看,计算机技术的新成果会更多地应用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和制造上,会有运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智能更强的品种出现;从产品规模上看,会进一步向超小型及超大型方向发展;从产品的配套性上看,产品的品种会更丰富、规格更齐全,完美的人机界面、完备的通信设备会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业控制场合的需求;从市场上看,各国各自生产多品种产品的情况会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而打破,会出现少数几个品牌垄断国际市场的局面,会出现国际通用的编程语言;从网络的发展情况来看,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其他工业控制计算机组网构成大型的控制系统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中已有大量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网络和国际通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业及工业以外的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