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逆运动学求解问题的优化方案

逆运动学求解问题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5目标点在工作空间外图3-16同一个目标点对应多个解当逆运动学问题存在多组解时,一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排除多余解。图3-17较短行程存在障碍物3.求解方法一般把逆运动学的求解方法分为封闭解法和数值解法。最后,根据式和式能求出θ1,θ2和θ3的和φ:从而可求出:至此,完成了平面三连杆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求解。

逆运动学求解问题的优化方案

1.解的存在性

目标位置如果处于工作空间之外,则机器人运动学问题可能无解,如图3-15所示。如果目标位置处于工作空间内,那么至少存在一组解。需要注意的是,工作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与每段连杆长度、每个关节旋转角的旋转范围等均有关系。

2.解的多重性

求解机器人逆运动学问题时,可能存在多个解。如图3-16所示,对于一个带有末端执行器的三连杆平面机器人,存在两组解。

图3-15 目标点在工作空间外

图3-16 同一个目标点对应多个解

当逆运动学问题存在多组解时,一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排除多余解。

(1)根据关节运动空间来选择合适的解。

如求得机器人某关节角的两个解为

若当前该机器人关节角度为110°,则移动到40°所需时间较少,因此可选择θi1=40°。

(2)根据避障要求(或者其他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解。

最短行程发生干涉,只能选择更长行程,如图3-17所示。

图3-17 较短行程存在障碍物

3.求解方法

一般把逆运动学的求解方法分为封闭解法和数值解法。这里为了便于理解,本章讲解封闭解法。封闭解法指的是解析形式的解法,具体包括代数解法和几何解法。

1)代数解法

运用变换矩阵的逆左乘,然后找出右端为常数的元素,并令这些元素与左端元素相等,这样就能得出一个可以求解的三角函数方程。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解出所有未知数,所以这种方法也叫分离变量法。下面以3.2.3节中例3.4的平面三连杆机器人(见图3-10,建立的坐标系见图3-11)为例介绍代数解法。

根据例3.4,求出平面三连杆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方程为

令式(3-32)和式(3-33)对应元素相等,可得到四个非线性方程:

根据式(3-34)至式(3-37)这四个方程,可求出θ1,θ2和θ3

将式(3-36)与式(3-37)同时平方后对应相加,可得

可进一步求得

若式(3-38)右边的值不在范围[-1,1]内,则该目标点不在机器人工作空间内,逆运动学无解。假定目标点在工作空间内,则

根据式(3-38)和式(3-39),应用双变量反正切函数计算,可得θ2

式(3-40)有正、负两组解,对应了该例中逆运动学的两组不同的解。(www.xing528.com)

根据上面求得的θ2、式(3-36)和式(3-37),可求出θ1

假定

则式(3-36)和式(3-37)可写成

为求解这种形式的方程,可进行如下变量代换,令

则式(3-42)可写成

利用双变量反正切函数,可得

从而有

需要注意的是,θ2取值为正或负,决定了k2的正、负,因此而影响θ1的取值。若x=y=0,则式(3-47)的值不确定,θ1可取任何值。

最后,根据式(3-34)和式(3-35)能求出θ1,θ2和θ3的和φ:

从而可求出:

至此,完成了平面三连杆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求解。

2)几何解法

对于自由度较少的机器人,或者连杆扭角较特殊时(为0°或者90°),用几何解法求解运动学逆解是比较容易的。下面以平面两连杆为例来说明。

如图3-18所示,机器人末端处于P(x,y)点,OA、PA,以及连线OP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图3-18中关于连线OP,与OA、PA位置对称的一组点画线表示两连杆机器人的另一种可能的位形,该组位形同样可以达到点P的位置。

图3-18 几何法求解平面两连杆机器人运动学逆解

对于图3-18中实线表示的三角形(下部的机器人位形),根据余弦定理可以得到

求得连杆L1和L2之间的夹角α后,我们即可通过平面几何关系求出θ1和θ2

如图3-18所示,当α′=π-α时,机器人有另外一组对称的解:

现在回到图3-11中的平面三连杆机器人,此处得到的两个解θ1,θ2也是图3-11中的前两段连杆的旋转角,而平面内的角度是可以直接相加的,因此三根连杆的角度之和即为最后一根连杆的方位角φ:

则可以解出θ3

至此我们即用几何解法得到了这个机器人逆运动学的全部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