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贯流式泵站水工建筑物管理优化方案

贯流式泵站水工建筑物管理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泵站水工建筑物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泵房、进出水流道、上下游挡水闸门及启闭机、拦污栅、进出水池、上下游引河等,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检查、观测,及时掌握建筑物的运行状况,提出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保证工程安全完整,延长工程寿命,充分发挥效益。泵站水工建筑物应按设计标准运用,当不得不超标准运用时应经过技术论证并采取可靠的安全应急措施,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再执行。

贯流式泵站水工建筑物管理优化方案

泵站水工建筑物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泵房、进出水流道、上下游挡水闸门及启闭机拦污栅、进出水池、上下游引河等,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检查、观测,及时掌握建筑物的运行状况,提出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保证工程安全完整,延长工程寿命,充分发挥效益。

1.水工建筑物管理的基本要求

(1)泵站工程管理要有明确的法定管理范围。一般大型泵站上下游300~500m,左右岸100~300m;中、小型泵站上下游100~300m,左右岸50~100m。应在其管理范围内,根据工程和自身的特点,按照绿化规划进行环境美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协同有关部门提出工程保护范围内的绿化规划及扶持实施的办法。

(2)泵站水工建筑物应针对泵站运行及管理特点,制定泵站防汛、防震预案。泵站水工建筑物应按设计标准运用,当不得不超标准运用时应经过技术论证并采取可靠的安全应急措施,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再执行。

严禁在建筑物周边兴建危及泵站安全的其他工程或进行其他施工作业。在水工建筑物附近,不应进行爆破作业,如有特殊需要必须进行爆破时,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泵站管理范围内的岸坡、边坡及附近,如需进行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坍塌或滑坡等事故。未经计算及审核批准,严禁在建筑结构物上开孔、转移或增加荷重、拆除加固用的支柱或进行其他改造工作。

(3)泵站水工建筑物管理应保证进出水池和渠道无严重的冲刷和淤积,闸门起吊和关闭灵活方便,建筑物完整,工程无严重的裂缝、沉降等缺陷。根据各泵站的特点合理确定工程观测的项目,对工程观测资料应进行整理分析。除做好正常维护外,应根据运用情况进行必要的岁修和大修。

岁修指在应用、检查和观测中发现的问题,每年应安排必要的整修,局部改善和配套。大修指工程有较大损坏,技术复杂、工程量大,需要修复或局部改建。

(4)严寒地区的泵站建筑物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冻和防冰措施。每年结冰前应准备好冬季防冻、防凌所需的器材。必要时,沿建筑物四周将冰块敲破,形成0.5~1.0m的不冻槽,以防止冰块静压力破坏建筑物。雨雪后应及时清除交通要道及工作桥、便桥等工作场所的积水和积雪。

2.工程检查与观测

(1)泵站工程检查与观测的主要任务:检查与观测工程技术状况的变化,为泵站工程的应用、管理、技术改造提供依据。整理和分析观测资料,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程安全。通过现场观测,验证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定期做好泵站的水文测验和工程检查。

工程观测的主要项目应包括垂直位移、测压管水位、引河河床变形、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伸缩缝、水位、流量等。根据工程需要,必要时可增列其他专业性观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绕渗、混凝土碳化深度、水流形态、水质、泥沙、冰凌及厂房温度、噪声等。提水期间,应注意观测进出水池的水流形态,即水流是否平稳、有无旋涡和横向水流等。(www.xing528.com)

工程检查的主要内容有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应检查其磨损、风化、冻蚀、剥落、渗漏、气蚀、裂缝、碳化、钢筋锈蚀以及其他损坏等现象,伸缩缝止水损坏、漏水及填充物变化等情况。圬工建筑物应检查其石料有无风化、砌石护坡有无砌块松动、塌陷、隆起、滑坡、被风浪与水流冲翻以及人为破坏等现象,浆砌块石有无裂缝、脱缝、倾斜、鼓肚、滑动,排水设施是否畅通有效等到。土方工程应检查其有无雨淋沟、裂缝、塌陷、滑坡、异常渗漏、兽洞、蚁穴等现象,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有效等。闸门、启闭设备和金属结构等设施应检查其变形、锈蚀、开裂等到情况,要求闸门止水完好,启闭机运转灵活,润滑良好。

(2)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泵站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的结构布局、地基土质、已有的观测设施、观测手段和工程控制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提出观测项目的初步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观测工作应保持其系统性和连续性,按照规定的项目、测次和时间进行现场观测,做到“四随”(随观测、随记录、随计算、随校核)、“四无”(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无违时)和“四固定”(人员固定、设备固定、测次固定、时间固定)等。确保观测成果真实、准确和符合精度要求,观测资料应按规定签署姓名。

有水文测报任务的管理单位应根据水文测站任务书的要求,依照现行水文规范开展水文观测、报汛和水文资料整编工作。未承担水文测报任务的管理单位,根据工程管理和防汛抗旱的要求,开展水文工作。应定期观测进、出水池及引河泥沙淤积情况,当影响水流流态、增大水流阻力时,应及时进行清淤。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计算,并对观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进行复测,查明原因,采取必要措施,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每年初应对上一年度观测资料进行整编,并将整编成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对审查合格的资料整编成果应装订成册,归入技术档案。

泵站管理单位应加强对观测设施和各种观测仪器、设备的检查和保养,防止人为损坏,并应结合各单位具体情况,积极研究改进测量技术和监测手段,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观测精度和资料整编水平。

(3)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每年汛前、汛后应对泵站建筑物的水上部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5年对泵站建筑物的水下部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有特殊情况时,如超标准运用,发生较大地震或运行条件有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观测与检查,检查结果应上报泵站主管技术部门。正常运行时应定期对泵站建筑物主要结构部位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在超设计标准运行时应增加巡查次数,要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泵站的进、出水流道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过流壁面应光滑平整,投入运行后应定期清除附着在壁面的水生物和沉积物。若泵站的进、出水流道和水下建筑物产生裂缝和渗漏,应及时进行处理。为防止过大的冲击荷载直接作用于泵房建筑物。运行时应观测旋转机械水力引起的结构振动,严禁在共振状态下运行。

泵站建筑物和引水河道应保持完好,根据运用情况做好正常的检查和维护。建筑物屋顶应防止漏水,天沟及落水斗、落水管应保证排水畅通,外露的金属结构应定期油漆,一般每5年油漆一次,遭受腐蚀性气体侵蚀和漆层容易剥落的地方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油漆的次数。

泵站进、出水池及引河应保持完好,防洪排涝期间应加强对进、出水池及引河的巡视检查。如发现管涌、流沙或水流对堤岸和护砌物的冲刷,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应定期检查进、出水池底板,观测进、出水池及引河两侧挡土墙和护坡的稳定,如发现危及安全的变化,要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堤防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