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面充放电条件
运行于等离子体环境的空间系统,通过表面充电过程,使航天器与周围等离子体达到电平衡,即整个航天系统和独立的绝缘表面净电流为零。该平衡条件决定了航天器相对于周围等离子体的表面电压。航天器表面由导体和(或)绝缘材料组成。对导电表面而言,使整体达到电平衡;而对于绝缘材料,局部达到电平衡。表面充电电流如图3-7 所示。
当电子和正离子撞击在绝缘材料上时,会产生二次电子、反向散射电子。在太阳光照条件下,还会发射光电子。电流平衡公式如下[4]:
图3-7 表面充电电流[3]
式中:V 为相对于等离子体的表面电压,所有电流都是表面电压的函数;INET为航天器表面总电流;IE 为入射电子流;II 为入射离子流;ISE 为电子产生的二次发射电子流;ISI 为离子产生的二次发射电子流;IBSE 为电子产生的反向散射电子流;IPH 为太阳光照产生的光电子流;IAC 为主动控制发射电流。II、ISE、ISI、IBSE、IPH 为由离开表面的电子或入射离子产生的正电流;IE 为入射表面的电子产生的负电流,IAC 为主动控制发射电流,正负均可。
平衡条件下,净电流INET (V)为零。当平衡时,充电过程停止,航天器达到平衡充电水平,也称“漂浮电位”。当然,平衡是动态的,当入射离子能量和通量改变时,漂浮电位也随着变化。在空间环境中,电子和正离子密度几乎相等。但电子质量远小于离子,电子比离子运动速度快得多,电子流占主导作用,负电流远大于正电流。因此,一般情况下,航天器表面电位为负值,且负电位近似于电子温度。
2.深层充放电条件(www.xing528.com)
当航天器遭受长时间、持续、高通量的高能电子注入,能量大于100 keV时,在航天器介质材料内部就会沉积大量电荷,如果电荷的沉积速率大于泄放速率,材料内部场强就有可能达到材料的击穿电压阈值,随之深层放电就会发生。因此产生深层充放电效应的必要条件包括以下两个。
(1)轨道空间电子必须具备高通量、高能量、持续时间长三个要素,才会发生深层充电效应。目前可参考的定量标准有两个[2]。
①美国空军实验室(USAF)推荐预报和警报高能电子引发深层充电效应的判据如下。
卫星轨道上有能量E>2 MeV 的高能电子,并且电子通量Φ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②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1999 年公布的设计手册“NASAHDBK-4002:Avoiding Problems Cause By Spacecraft On-orbit Internal Charging Effects”推荐的可能发生高能电子深层充电的判据为:故障前连续10 h 之内,E>2 MeV 电子累计注量大于2×1010 e/cm2(电子电流>0.1 pA/cm2)。
(2)介质材料的电荷沉积条件,主要包括材料电阻率、材料电容等。深层充电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电荷在介质材料中的沉积所致,并非只要存在上述的高能电子环境,就一定会产生内带电效应。深层充电效应是否产生及危害大小,还与产生效应的对象,即介质材料对电荷的沉积特性具有重要关系。
材料电阻率:任何物质,都具有一定电导率。由于电导率的存在,沉积到介质材料中的电荷,将具有一定的泄放速率,因此对电荷的沉积过程起到决定性作用,电导率越大,电荷沉积越困难;电导率越小,电荷沉积越容易,更容易产生内带电效应。介质材料的电子入射电流与泄放电流相等时,介质材料的充电过程达到平衡,也就是达到充电的最终状态。通常,真空环境下,当介质材料的电阻率小于1012 Ω·cm 量级时,便可使沉积电荷得到及时泄放,材料中局部电场难以达到105~106 V/cm 的击穿阈值,就可以有效降低内带电程度并抑制放电的发生。
材料电容:直接决定放电能量,也就决定了危害性大小。应用于高绝缘介质上的悬浮导体,当面积较大时,通常具有较大的电容。减小卫星上未接地的悬浮导体的面积,也就降低了其电容,对抑制悬浮导体的放电能量(也就是放电的危害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