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投影基础:学会投影法绘制简单体

正投影基础:学会投影法绘制简单体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不仅能直观地反映出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同时,也为绘制直线、平面乃至简单体的轴测图打好基础。除完成习题外,还应以画徒手图的形式、采用自己拟题的方法,多多演练,务必做到切实掌握。同时,还要注意将线、面的投影与简单体的投影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正投影基础:学会投影法绘制简单体

2-1 章首寄语

本课特点

重点内容

学法指南

从本章开始,学习制图课的主要任务——如何画图、怎样看图,才真正切入正题。

先提个醒:本章内容是制图课的理论基础,在整个制图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们知道,任何新知识都需建立在已有的基础知识之上。然而,制图这门新课,其基础知识却主要来自本课自身,即从投影概念,点、直线、平面及简单体的投影,一阶一阶地砌垒而成。这个基础打好了,以后的学习将一帆风顺;否则,将寸步难行。这既是学习之优者的经验,也是学习吃力者的教训,而且为历届学生所证明。足见,这些基础理论在教学中具有的地位。因此,必须重视它,学好它,掌握它。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呢?下面,先介绍本课的特点及应采用的思维方式。

画图,是运用正投影法,将物体用几个平面图形表示出来的过程——由“空间”到“平面”的转化;看图,是运用投影的可逆性,根据平面图形想象物体形状的过程——由“平面”到“空间”的转化。这种转化,在画图、看图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脑海中似乎始终有物体的形象在闪现,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即本课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从投影作图开始,就着意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则很容易走上正道。相反,若是采用死记硬背的学法,则难免误入歧途。

那么,具体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呢?先举个例子——问:俯、左视图分别表示物体的哪些方位?答题时,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脑中应立即出现物体投射,投影面展开、摊平之情状,然后边想图,边回答:“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前、后”(答得有点卡壳也无妨)。但是,决不能背答(答得纯熟也不可取),如果背对了,但在图中对不上号,就更糟了。显然,以后学习、作题的思维方式,均应以前者为鉴。

(一)投影规律与方位关系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中的长、宽、高,其值分别在OXOYOZ轴的方向上度量。凡与OX轴平行的线段,再短也视为长(宽、高也同样)。“长对正”是指主、俯视图,“高平齐”是指主、左视图,“宽相等”是指俯、左视图。它与物体的方位关系相辅而行,即长度方向表示左右,宽度方向表示前后,高度方向表示上下。其中,“宽指前、后”容易弄混,不能将俯视图的上、下边,误认为是物体的上、下面(而是后、前面);不能将左视图的左、右边,误认为是物体的左、右面(也是后、前面)。理解上的偏差,主要是忽略了投影面H、W在分别向下、向右旋转90°时,空间视图也同样随着投影面一起旋转的缘故。

掌握投影规律、明确方位关系,是为了指导画图和看图。譬如,画图时,在长度方向上——主、俯视图及其中的每一部分,必须有投影对应关系。在宽度方向上——俯、左视图,在高度方向上——主、左视图,也必须有投影对应关系。看图时也同样要应用这些理论,但其角度似乎有些侧重,尤其表现在寻找上下、左右、前后关系上。很明显,若上下、左右、前后关系均不清、不明,怎么看图呢?所以,必须明确:主视图不反映前、后,俯视图不反映上、下,左视图不反映左右。反过来讲,若想象物体的左、右关系,必须看主、俯视图;想象物体的上、下关系,必须看主、左视图;想象物体的前、后关系,必须看俯、左视图。

上面的内容可归结为一句话:投影、方位关系很重要,它是开启画图、看图之锁的金钥匙。所以,必须通过作图反复地练,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真正掌握的效果。

(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点、直线、平面是组成物体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研究其投影,将起到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揭示画图实质、加深理解物体由空间到平面转化过程的作用,对画图和看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点的投影

“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本节内容的要害,它与“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一脉相承,具有训练辨向、转向的作用。

学习时,应把握住以下几点:

(1)两点的相对位置,是相对于投影面而言,系指空间两点至各个投影面的距离,以坐标表示,由三个异向坐标差决定。

(2)判别时,先看一面投影(任选),以确定出两个方向的位置:如W面,根据两点的Z坐标确定出上下,根据Y坐标确定出前后。再看另一面或两面(V、H面)投影,根据X坐标,以确定W面所不能反映的左右位置。这样,由二维到三维,才能确定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

(3)看投影图时,最终的熟练程度应达到:即刻反映出两点投射的空间(即投影时的轴测图)情状,然后迅速地判定出两点的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进而能说出:它是通过什么坐标反映的,以及至该投影面距离的大小(包括为“0”的情况),等等。

(4)熟练地掌握空间两点的轴测图画法。这种轴测图,实际上就是投影面展开前两点投射的原始状态。它不仅能直观地反映出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同时,也为绘制直线、平面乃至简单体的轴测图打好基础。

班级 姓名 学号

2.直线、平面的投影

(1)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其熟练程度应达到:①能够迅速地画出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三面投影图,并总结出投影特性。②根据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图,应即刻反映出空间的投射状态,想象出线、面的空间位置,说出其线、面的名称。

(2)学习时,可将教室三个互相垂直的墙面当作投影面,用铅笔、三角板等物比示,在画、看的反复演练中,验证、归纳投影规律。除完成习题外,还应以画徒手图的形式、采用自己拟题(如画三面投影图、给出两面求作第三面投影等)的方法,多多演练,务必做到切实掌握。同时,还要注意将线、面的投影与简单体的投影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三)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掌握几何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学习图示,以及学习图解法的重要基础:一是研究各种几何元素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以进行几何分析,二是研究它们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以进行投影分析,从而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提高投影分析能力。

1.平行问题

学习时要抓住两点:一是掌握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三种平行关系的几何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熟悉各种平行关系的投影特征、作图要领以及根据投影图判断平行关系的方法。其中,直线与直线平行关系的作图是最基本的,而在面上作线则是必须纯熟掌握的。

2.相交问题

学习时要抓住两点:一是掌握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三种相交关系的图解作图方法,其重点是一般位置直线和平面相交求交点作图的三个步骤,不仅要掌握作图方法,还要建立清楚的空间概念;二是要掌握相交元素可见性的判断方法。其中,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作图方法是最基本的。

相交问题的作图方法(共有点求法)如下:

(1)利用直线和平面的积聚性投影。积聚性投影,相当于共有元素(交点)的一个投影是已知的,这就使问题的性质转化为在面上取点或在线上取点的问题,从而简化了相交问题的作图。直线投影的可见性一般可直接看出,当然也可以利用重影点进行判断。

(2)辅助平面法。利用辅助平面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积聚性的条件以简化作图,所以一般都选用投影面垂直面作为辅助平面。作图时,首先要明确求直线与平面交点的作图原理及作图的三个步骤,还要注意直线在各个投射方向的可见性情况是不同的。作图时必须分别加以判断。

(3)两个一般位置平面相交。求两平面的交线,也就是求作两个共有点的连线,所以两面相交也可以转化为线面相交的问题。

3.垂直问题

学习时一定要掌握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三种垂直关系的几何定理,其中,最基本的是直线与直线垂直。要熟悉直角定理的作图原理、空间概念和投影特征,并掌握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几何条件及其投影作图方法。此外,还应知道,直角定理也适用于二直线垂直交叉,而相交二直线之一平行于某个投影面,则钝角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钝角,锐角的投影仍为锐角。

在垂直关系中,还要熟练掌握“过点作线垂直于已知平面”和“过点作面垂直于已知直线”两个基本作图方法。

(四)换面法

当几何元素对于投影面处于一般位置时,是不能从投影上直接得出它们的真实形状、距离和角度的。换面法,就是研究如何改变空间几何元素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借助于改变后所得的新投影,来达到简便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

学习本章内容,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1)深刻地理解换面法的基本原理,弄清点的一次换面和二次换面的作图规律。

1)新投影面必须与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的位置,并垂直于一个旧投影面。

2)点的新投影与不变投影的连线必须垂直于新投影轴。

3)点的新投影至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该点的旧投影到旧投影轴的距离。当两次或多次换面时,V面、H面必须交替变换。

(2)掌握四个基本作图问题。

1)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变换一次。

2)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变换两次。

3)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垂直面——变换一次(需用平面内的平行线为辅助线)。

4)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变换两次。

(3)掌握用换面法求线段实长、平面实形、斜面间夹角及两斜管之间的距离等度量问题。作图时,要善于想象一、二次换面的投射状态,先分析命题结果,再以此确定有关的几何元素应对新投影面处于什么样的特殊位置,从而得出具体的作图方法和步骤。班级姓名学号

2-2 分析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并填空说明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投射方向与视图名称的关系

由____向____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____;

由____向____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____;

由____向____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____。

视图间的三等关系

主、俯视图____;

主、左视图____;

俯、左视图____。

视图与物体间的方位关系

俯、左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边,表示物体的____面;靠近主视图的一边,表示物体的____面。

班级 姓名 学号

2-3 分析下列三视图,辨认其相应的轴测图,并在空圈内填上相应三视图的编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2-4 将轴测图上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注上“主视”或“俯视”或“左视”,然后参照轴测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

2.

3.

4.

5.

6.

班级 姓名 学号

2-5 根据三视图辨认其相应的立体图,并补全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2-6 第1、2、3题: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所缺的第三视图;第4题:根据俯视图,完成主、左视图(形状自定)

1.

2.

3.

4.

班级 姓名 学号

2-7 三视图作业

作业3 三视图

(一)内容

根据模型(或轴测图)画三视图。

(二)目的

1)初步掌握根据模型画三视图的方法。

2)掌握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3)进一步掌握制图工具和用品的使用方法。

(三)要求

1)用A3图纸,横放,每张纸画六个模型的三视图。

2)画出投影轴和全部投影连线。

3)绘图比例自定。

(四)作图步骤

1)先用细实线将图纸的有效作图面积均匀分成六格。布图时,三视图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六组三视图的总体布局也应协调、匀称。

2)主视图的选择,应能明显地表现模型的形状特征。一般常以模型的最大尺寸作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在决定主视图投射方向时,还应考虑到各个视图中的细虚线越少越好。

3)起底稿,首先画出投影轴,其次画外形轮廓线,再按顺序画其他轮廓线。

4)底稿完成后,经检查、修正,再按线型的规格描深。

(五)注意事项

1)三视图应按规定的位置配置,且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

2)度量模型尺寸所得的小数,画图时要化为整数。

3)应注意细虚线与其他线相交处的画法。

(六)图例

2-8 在轴测图中量取尺寸的方法及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

1.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时,怎样度量尺寸呢?

轴测图中的轴测轴XYZ与三视图中的投影轴XYZ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正等轴测图(右图)中度量尺寸时,凡与XYZ轴平行的线段,均可按1∶1取至三视图中,且应分别与投影轴XYZ轴相平行。但与XYZ轴不平行的线段,即轴测图中的斜线不可直接量取。作图时,只能依据该斜线两端点的坐标,先定点,再连线。

此外,画图时还应注意,轴测图中相互平行的线段,在三视图中也一定相互平行。

正等轴测图

三视图

2.根据正等轴测图,画三视图(比例2∶1)。

3.根据正等轴测图,画三视图(比例2∶1)。

班级 姓名 学号

2-9 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作业题(由教师选定6个作为正规作业题,其余各题可在后两页方格纸上徒手画草图)

2-10 依据(2-9)题,徒手绘制三视图(将所画题的序号填在网格右下角的圆内)

班级 姓名 学号

(续)

班级 姓名 学号

2-11 看视图想出物体形状,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

2.

3.

4.

5.

6.

班级 姓名 学号

2-12 点的投影

1.完成点A的轴测图(图1);根据图1求作A点的三面投影图(图2);再根据图2求作点A的轴测图(图3)(XY值均增大一倍,Z值不变),然后分析图3中各条线的意义(可在其等长线上画一相同记号配合分析),并写出A点的坐标——A( 、 、 )。

图1

图2

图3

2.分别画出各四棱锥锥顶的投影连线(细实线),补全投影的标号,再比较锥顶点的相对位置。

在点的____、____、____方。

3.已知点A、点B的一面投影,又知点AH面20mm,点BV面上,求作点A、点B的另两面投影。

班级 姓名 学号

2-13 点的投影

1.已知点BH面25mm、距V面15mm、距W面30mm,试作出点B的三面投影图。

2.已知点A在点B的左方20mm、下方20mm,前方10mm,求点A的三面投影,并说明两点的相对位置。

A在点B的____、____、____方。

3.已知点EW面上,点FH面上,在轴测图上标出ee′e″,及ff′f″。根据给出的二面投影,求ef″,并写出两点的坐标。

E( ) F( )

4.在正五棱台的主视图、左视图和轴测图上注出俯视图中指出的相应字母,并比较两点的相对位置。

B在点A的____、____、____方。

班级 姓名 学号

2-14 点的投影

1.在三视图中,标出ABC三点的三面投影。

2.已知正三棱锥的俯视图,又知锥顶SH面25mm,锥底位于H面上,试补画主、左视图。

3.填空。

(1)若点AXYZ坐标均小于点BXYZ坐标,则点B在点A的____、____、____方。

(2)已知点A(30、10、20),则点AV面为____,距H面为____,距W面为____。

(3)当点有一个坐标为0时,则该点一定在某一____上。如:点A的____坐标为0,则点A一定在____投影面上。

(4)当点有两个坐标为0时,则该点一定在某一____上。如:点AXZ坐标为0,则点A一定在____轴上。

4.已知AB两点对W面重影,试完成A点的轴测图和投影图,并回答问题。

W面的一对重影点,其____、____坐标相同,____坐标不同;

V面的一对重影点,其____、____坐标相同,____坐标不同;

H面的一对重影点,其____、____坐标相同,____坐标不同。

班级 姓名 学号

2-15 点的投影(www.xing528.com)

1.已知点A的轴测图和投影图,以及点B的坐标(35、14、6),试完成直线AB的轴测图和投影图。

2.已知四个点的坐标:S(25、15、30),A(45、10、0),B(30、30、0),C(5、0、0),画出它们的投影图;然后将它们的同面投影用直线段连接起来,看看它表示的是什么立体?

班级 姓名 学号

2-16 直线的投影

1.在轴测图中,用细实线画出物体上各可见点与其投影的连线,并将该体上的一条正平线及其三面投影用色笔加深。

数数物体上共有

____条正垂线;

____条铅垂线;

____条正平线;

____条侧垂线。

2.在轴测图上,用粗实线画出铅垂线AB的三面投影,并完成该物体的三视图。

查查物体上共有

6条____线;

4条____线;

6条____线;

2条____线。

3.补画正五棱锥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想想:哪条线反映该体侧棱的实长(在其线上画○)?

4.在正六棱柱的俯视图中,补画棱线ABCD的投影,并将其三面投影涂色。

想一想

(1)ABCD是什么线?

( )

(2)该线有什么投影特性?即:

V面投影成____,

HW面投影反映。

班级 姓名 学号

2-17 直线的投影

1.怎样根据直线的三面投影图,想象直线的空间位置?

想一想看一看

此一般位置直线很容易判断,重要的是,必须想象出直线的空间位置——它的方位、“走向”及与各投影面的距离等。其想象方法、过程与想象点的空间位置相同(见右图)。

2.求ab,判断AB的空间位置,并在图上标出它与V面及W面的倾角βγ

直线AB____是线。

3.求作正平线CD的三面投影,已知CD长25mm,与H面倾角为30°。

4.求侧垂线EF的三面投影,已知EF长为30mm,距V面18mm,距H面23mm,端点EW面为40mm。

班级 姓名 学号

2-18 直线的投影

1.分析下图中箭头所指各组粗实线是物体上什么位置直线的投影(填在括号内)。

2.根据下述投影特性想象直线的空间位置,并填空。

(1)若直线的W面投影是一个点,VH面投影均反映实长,且分别垂直于OZOYH轴,这是____线的投影特性。左图中____线的投影与此相符。

(2)若直线的W面投影是倾斜的,VH面投影分别平行于OZOYH轴,这是____线的投影特性。左图中____线的投影与此相符。

(3)若直线的H面投影是倾斜的,VW面投影分别平行于OX轴和OYW轴,这是____线的投影特性。左图中____线的投影与此相符。

3.徒手画出1题中尚未包含的三种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图(线段长度和位置自定,加注投影符号,并填空写出直线名称)。

(1)____线。

(2)____线。

(3)____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2-19 直线的投影

1.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AB的实长和对HV面的倾角αβ

2.已知线段CD的实长为40mm,用直角三角形法求CD的正面投影c′d′。

3.已知三点分别在三棱锥的SASBSC棱线上,求此三点的水平投影及侧面投影,然后将它们的同面投影用直线连接起来,并判别ⅠAⅡBⅢC直线的空间位置。

ⅠA是____线;

ⅡB是____线;

Ⅲc是____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2-20 直线的投影

1.已知直线AB的两面投影,求作直线上点K的投影,并使AKKB=3∶2。

2.过点C做直线与已知直线AB相交于K,并使KVH面的距离相等。

3.已知线段ABBC的实长相等,又知AB的两面投影及BC的正面投影,求BC的水平投影。

4.求点C到水平线AB的距离CK及其投影。

班级 姓名 学号

2-21 直线的投影

1.判断ABCD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 ) ( ) ( )

2.过点A作直线与直线BC相交,交点KV面为15mm。

3.过点A作直线与BCDE相交。

4.注出ABCD交叉两直线重影点的投影。

班级 姓名 学号

2-22 平面的投影

1.将图1、图3所示平面的轴测图画在图2中,然后将两平面的上、下对应点用粗实线连接起来,并擦去被遮挡的图线,最后将图2所示形体的三视图,画在图4中。

图1

图2

图3

图4

2.先完成物体投影的直观图,再完成三视图。

物体上共有:

____个正平面:

____个水平面

____个侧平面:

____个正垂面。

3.将想象出的平面形状徒手画在左格内,再作图加以验证。

该平面图形是____面。

班级 姓名 学号

2-23 平面的投影

1.分析下图中箭头所指平面的三面投影,它是属于所示物体上的什么面(填在括号内)。

2.先求平面的第三投影,再以该平面图形为一完整视图,按厚度为15mm,完成其物体的三视图。

(1)

3.根据平面两投影求第三投影(形状自定)。

4.根据平面多边形的两投影,求第三投影。

(2)

班级 姓名 学号

2-24 1、2题:从视图中的斜线/出发,在另两视图中找出对应投影(将其三投影和轴测图中的相应表面涂色),并说明其空间位置

1.

该平面是____面。

2.

该平面是____面。

3.被切正六棱柱的上端面为一正垂面,试完成该棱柱的W面投影。

4.开槽四棱柱的前端面为一侧垂面,试完成该棱柱的H面投影。

由上述作图可知,视图中的斜线一般是物体上斜面(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与斜线对应的另两面投影一定是与原形边数相等的多边形(类似形)。掌握该投影特性对读图有益,对读切割体的视图尤其重要。

班级 姓名 学号

2-25 平面的投影

1.根据两面投影想象出平面形状,并判别其空间位置;将想象出的W面投影徒手画在左格内;再求作其W面投影加以验证。

该平面图形是____面。

2.根据俯视图、左视图,参照立体图完成主视图,并回答问题。

ⅠⅡⅢ是____面。

ABC是____面。

四边形ABⅠⅡ是____面。

3.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参照立体图完成左视图,并回答问题。

平面形ABCDE是____面。

4.根据主视图、左视图完成俯视图;又知该体前表面上点N的一面投影n′,求另两面投影nn″。

班级 姓名 学号

2-26 平面的投影

1.判断点是否在平面上。

(在、不在)△ABC上。

(在、不在)△ABC上。

(在、不在)△ABC上。

2.在△ABC上取一点K,距离V面12mm,距离H面15mm。

3.完成带缺口的正四棱锥的H面、W面投影。

班级 姓名 学号

2-27 直线与平面平行

1.试过点K作一直线MN与平面△ABC平行。

2.试过点A作一正平线与平面△ABC平行。

3.试判别直线DE是否平行于平面△ABC

4.试过点K作平面与平面△ABC平行。

班级 姓名 学号

2-28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将可见部分改画成粗实线

1.

2.

3.

4.

班级 姓名 学号

2-29 求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并将可见部分改画成粗实线

1.

2.

3.

4.

班级 姓名 学号

2-30 求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并将可见部分改画成粗实线

1.

2.

班级 姓名 学号

2-31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

1.判断下列平面与平面是否互相垂直。

2.过点M作直线垂直于平面。

3.试过点A作平行于直线CJ且垂直于△DEF的平面。

班级 姓名 学号

2-32 换面法(一)

1.求线段AB的实长及对H面的倾角α和对V面的倾角β

2.已知eff′α=30°,求直线EF的正面投影。

班级 姓名 学号

2-33 换面法(二)

1.求四边形ABCD的实形。

2.求平面△ABC和△BCD的夹角θ

3.求平行二直线ABCD间的距离。

班级 姓名 学号

2-34 换面法(三)

1.求△ABC的实形。

2.已知等边三角形为正垂面,点CAB的前方,试补全△ABC的两面投影。

班级 姓名 学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