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后陇西腊肉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陇西腊肉业的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陇西腊肉业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陇西腊肉业的兴衰是与国家对个体私营政策变化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放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时候,陇西腊肉业随之发展壮大;当国家政策限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时候,陇西腊肉业随之衰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政策不断优化,陇西腊肉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纵观陇西腊肉业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陇西腊肉业的兴衰是与国家对个体私营政策变化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放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时候,陇西腊肉业随之发展壮大;当国家政策限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时候,陇西腊肉业随之衰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政策不断优化,陇西腊肉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1、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政策逐渐宽松,陇西腊肉个体私营户萌生并日益壮大。

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总的经济政策有了突破性转变,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的科学论断,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允许发展阶段。在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的鼓舞下,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放宽之后,陇西当地政府和广大的老百姓似久旱逢甘霖,急切盼望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于是广开门路,想尽一切办法寻求发展经济的路子。巩昌镇东街村春家巷社村民赵连城回忆,“1980年,时任巩昌镇经委主任魏宏德找到我爷爷赵廷选,商谈恢复腌腊肉的事。因为我家在民国时期腌腊肉,由我爷爷带着十多个伙计在兰州经销腊肉,对销售和加工的技艺很精通,是当时陇西城中屈指可数的。魏主任提出由城关镇提供贷款,创办城关镇腊肉腌制厂,具体由赵廷选办 ,自负盈亏,每年给镇经委缴纳管理费。其实就是扶持我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挂上城关镇腊肉腌制厂的牌子。城关镇增加了一个民营企业,这一举动在当时是很有创意的,协议达成后,爷爷在自家院子办起了城关镇腊肉腌制厂。1980年冬季腌腊肉1万多斤,当时鲜肉价格0.8/斤~1.0元/斤,爷爷组织人员收购生猪,自宰自腌。腌好后送兰州销售,当时陇西腊肉在兰州很受欢迎,40天就卖完了。一年下来,交清了镇上的管理费,自家的收入也很好。经营两年之后,镇上领导给我家拿来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红头文件,给我们吃上了定心丸。

“为扩大规模,1984年,在城关镇的扶持下,腊肉腌制作厂搬迁到城关南门口以东,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镇上挂牌,厂内管理制度建立,办成了较为规范的企业。

“建厂之后,我们信心很足。为了把腊肉质量搞好,从1984年起,我家连续几年有专人去岷县闾井、蒲麻等地收购生猪。当时政策还不像现在这么宽松,还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同意,1985年去岷县时,托朋友找到了时任岷县县委书记常泽国,在他的帮助下,一次收购了50多头生猪,我们特别高兴。这里的生猪嘴尖腿细,是老鼠形的,也就是以前说的腌腊肉最好的蕨麻猪。

“ 198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的中发(1987)5号文件重申:发展乡镇企业“要鼓励四轮驱动,即乡办、村办、户办和联户办一起上。”这就更加鼓舞了我们的信心。

“1987年10月,陇峰酒家李永清牵头组织我县有关人员准备了土特产品,参加兰州举办的全省名优小吃评比会,我带着厂里生产的陇西腊肉火腿去参加,获得了荣誉证书。”

巩昌镇团结村退休干部张林昌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发展个体经济的政策有所放宽,地方政府也在提倡发展个体经济。因为我们张家人在民国时期就经营腊肉,20世纪70年代,我父亲张鸿和张尚礼的父亲张克明两个人年年都被靖远和庆阳的同志请去腌制腊肉。有技术,会管理,再加上我们家口大,人力足,所以,改革开放后首先就想到了做腊肉生意。但当时的经济比较困难,怎么办呢?于是找了另外5个有共同愿望的人,在1980年合作腌腊肉。合作有两个优势,一是可以共同筹集资金,入股分成;二可以共担风险,因为当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有些政策还不明确,担心万一有变,大家能共承担,风险小一些。没想到,腊肉做好后拿到兰州销售,卖得快,收益好,最后皆大欢喜。1981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的规定》,认为‘从事个体经营的公民是自食其力的独立经营者’,这时有少部分胆大的人在半信半疑中搞起了个人经营,腊肉也不例外。为提高效益,1982年开始几人分股,我家开始独立经营,成了当时的腊肉经营个体户。1983年中央提出了对私营经济实行“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实质上就是对私营经济的保护。这一时期,腌肉从业者虽然在心底里感觉不踏实,不放心,有些惧怕,但对自己的个体经营无人过问,工商、税务等管理部门只是收点费,收点税而已,从来没有人说是非法经营,结果就是在不放心中继续干,暗合了国家的‘三不政策’。”

团结村九角湾李振国说:“民国时期,老前辈们在兰州卖腊肉积累的声誉非常好。我1985年在兰州卖腊肉时,有些老人说起陇西腊肉还十分赞赏;后来我又到金昌,因为这里只在上下班时段卖,轻松容易,我的理念是:重德行,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质量不好不能卖,未熟透的不能卖,缺斤少两不能卖。

“改革开放后,首先创业,搞腌肉经营的大多户都是在民国时期在兰州卖过腊肉的老板和伙计,他们有技艺,有胆量,为陇西腊肉业的重新起步做出很大贡献。

“在一些能人的带动下,在县城北关一带,河浦靛坪一带,云田北站,倾家门一带,文峰及三台金家门、火焰一带出现了腊肉腌制个体户,经营效果非常好,但当时的群众经济基础较差,无钱投资,腊肉的量较少。”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渐宽松和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地方党委政府苦苦寻求地方经济发展增长点的各种举措;由于广大人民群众急切盼望解决温饱,生活得到改善,生产得到发展,收入能够增加的精神动力;由于民国腊肉伙计重出江湖,大显身手;由于陇西腊肉具有深远的品牌效应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五者叠加,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陇西腊肉个体私营户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生物出现,并不断发展,户数日渐增加,实力不断增强,成了陇西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

2、当地政府紧抓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大力扶持腊肉产业

当时虽然出现了很多腊肉个体户,但发展中的困难较大。陇西县委县政府紧抓国家政策机遇,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

一是给予资金扶持

由中国农业银行陇西县支行列出扶持腊肉腌制专项贷款指标,城关营业所、文峰办事处、云田营业所承担放贷任务,派出专人入村到户放贷,为农民“雪中送炭”,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据当时实施发放腌肉贷款的农行陇西县支行城关营业所主任王志成说,从1984年开始,第一年的放贷指标是10万元,每户最低2000元,最多1万元,秋放夏收,连续10年指标逐年增加,至1994年,指标达到200多万元,惠及几百户农户,使陇西的腊肉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时,有些农户认识比较高,胆子也大,敢于贷款,勇于发展,为当地腊肉业的发展带了个好头,他们普遍贷款数额比较大,经营效果好,守信用,贷款能按时还清,与农行形成了借贷的良性循环关系。有许多典型,比如北关九角湾的张鸿、张俊、张灿等,庙台、庙儿巷的杜衡、杜堂等,陈家寺的张有禄等,东街春家巷的赵昌、赵承等,新街巷的王世雄,南门的陈龙、陈茂、赵连璧等,五一社的杨思敬、杨瑞昌等,三元街的张笃俭,下河浦的倾志义,香房巷的刘家,靛坪的万家,头天门巷的赵家,贾清真等,团结的郭家等,这些都是城关片区的,还有其他地方的许多优秀代表,如北站的倾明信、倾明祥、王东来等,三台的王忠红等,他们在陇西腊肉业的恢复和发展时期都是较为优秀的,对带动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同时,由于腊肉业的利润丰厚,卖一两年就可以发家致富,有许多人挣到钱就把原来的土木破旧房修成砖瓦房,社会上流传着“腌两年腊肉,修一座砖房”的说法。腌肉户有钱了,娶儿媳妇也容易多了,而且,普遍娶的媳妇是时尚的、漂亮的,让人羡慕不已。这样跟着腌肉户干的人越来越多了,使陇西腊肉业的队伍不断壮大。据巩昌镇团结村陈家寺社张志义回忆,他从1981年开始搞个体经营,因无资本,只卖生猪肉。因为他父亲、姑父在民国时期为他舅舅家腌腊肉,在兰州黄家园卖腊肉,他慢慢学会了腊肉腌制技艺。听到农行放款的消息后,在父亲的指导下,他于1986年开始腌腊肉,当年农行为他放贷5000元,当时猪肉价格为0.8/斤~1.0元/斤,他腌肉6000斤,腊肉价格3.2元/斤,他及时还清了贷款。从1987年之后,每年他贷1万元,他父亲贷1万元,腌2万元的肉,第二年端午节前就卖完了,纯利润能达2万元。1989年他与父亲各贷1万元,计2万元,腌肉2万斤,生肉价格4.5/斤~5元/斤,腊肉价格15元/斤,一直到1995年,他每年都贷款2万元,加上自筹,腌肉2万斤,这时肉价涨到10元/斤,腊肉价格25元/斤。他们在兰州西站设点卖腊肉,每天的纯利润就是当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半个月的工资。在农行的贷款扶持下,他家富裕起来了。

据原一心村长巷社个体户赵兴武讲述:他家在民国时期经营水烟坊、糖坊、水磨,字号“永发源”,有做生意的传统。他在1985年到兰州帮别人卖腊肉,1987年开始自己腌肉。当时从农行贷腊肉款3000元,肉价1.7/斤~2.0元/斤,腌肉1000斤,腊肉价格6/斤~7元/斤,在兰州永昌路、广武门、铁路局销售。2017年,猪肉价格12元/斤,他腌肉10000斤,熟腊肉35元/斤,效益较好。同时,畜牧部门重视与支持腊肉业发展,1989年畜牧局在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解决腌肉专项贷款,每户发放3000元~5000元的项目资金,扶持腊肉产业的发展。

1984年~1994年,由于农业银行“腌肉款”的发放,腊肉腌制个体经营户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陇西腊肉生产发展迅猛,可以说这10年是陇西腊肉的黄金发展期。

自从1984年实行发放“腌肉款”的扶持政策后,首先享受政策的腌肉户尝到了甜头,激情高涨,信心百倍,发展愿望相当强烈。据一些腊肉户介绍,当年腌2000元的肉,来年卖4000元,净利润2000元;当年腌10000元的肉,来年卖20000元,净利润1万元,不到两年就可变成万元户,当时的万元对农户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高额利润激发了腌肉户腌肉的激情,第一年贷2000元的第二年贷5000元;第一年贷了5000元的第二年贷8000元或10000元;第一年贷了10000元的第二年要求贷20000元,但农行贷款政策每户只能贷10000元,怎么办,这就又催生出了自己贷一份,由兄弟、父子或者亲戚再贷一份,入股分红的办法。据当时参加农行放贷新闻报道工作的陇西县广播电台记者蹇健力回忆,他外婆家是巩昌五一村的杨家,民国时期就从事陇西腊肉的生产经营,效益较好,在兰州黄家园有自家的店铺,专门经营陇西腊肉,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1984年,他舅舅贷款2000元,他贷了1000元入股,腌了3000元的腊肉,第二年他得到了2000元,1000元还了贷,获得分红1000元,收入相当可观。

兰州市城关区焦家湾市场棚屋销售陇西腊肉

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市场流动车销售陇西腊肉

云田倾家门腌肉户王东来说:1984年,倾家门社老厨师倾明信先生到云田乡政府当厨师,接触官员,消息灵通,最早得到放腌肉款的消息,并鼓励有条件的人贷款腌肉,当时他们就有好多农户少量腌肉,他也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到现在,他一直在家里腌,在兰州七里河职工市场设点销售,同时给多个大酒店送肉。到2017年,年销售量达到80000斤左右。

二是支持创办集体腌肉厂

1986年,县政府提出“广开门路选项目,放开手脚求发展”的号召,各乡镇经济委员会负责创办乡镇企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1987年,南安乡创办了“陇西县火腿厂”,地址设在西郊316国道旁,聘请南安富有经验的腌肉人员,生产“陇西火腿”,在兰州开辟了较大的市场。

三是培植陇西腊肉销售市场

改革开放之前,因为城乡市场没有放开,同时因为没有腊肉个体经营,所以,陇西并没有规范的陇西腊肉的销售市场。

改革开放初期,当地政府围绕不断扩大完善,逐步放开搞活的思路,着手培植农贸交易市场。于1979年9月,在陇西县城关春家巷设立市场,并且为了活跃市场,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届全县物资交流大会。同时在西街什字、北关、南门等地都有了销售小摊点,一些地方小吃和小商品公开摆上街头,但腊肉的销售,起初主要在东郊和西郊市场,后来才进入了城区的这几个摊点销售。

1986年,县政府批准并划出土地,在城关建立农贸市场,多种农畜产品、日杂百货皆可入市,陇西腊肉固定摊位和流动销售车进入市场。

后来建成了南大街陇西风味小吃城,南安乡园艺蔬菜批发市场,南门口蔬菜市场,南门汽车站小吃市场,北大街门店,文峰开发区市场,文峰火车站市场,都有陇西腊肉的经营门市部和流动销售车。

县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开放搞活,为陇西腊肉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方便。

四是鼓励扶持民营腊肉加工生产企业发展

随着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和保护政策的不断完善,个体经济有了大的发展,陇西腊肉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县政府、金融行业和农牧部门的支持下,1994年,南安乡北关,个体户梁建华在原陇西县红蓝被服厂场地,建立了陇西县第一个以陇西腊肉加工为主的肉制品加工生产私营企业——陇西金华福利肉制品公司。随后,陇西三绝肉制品公司成立,甘肃陇原情肉制品公司在1985年开始从事大家畜屠宰的基础上,于2000年建成了熟肉制品加工车间,批量生产陇西腊肉及其他产品;陇西鑫龙肉制品公司建成了500吨冷库和腊肉制品的加工生产。各公司分别注册了“足赤”“三绝”“陇原情”“鑫龙”等自己的商标,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和拳头产品。(www.xing528.com)

五是对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发展与加强管理并重,陇西腊肉业的发展向规模化、规范化生产迈进

1998年,陇西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发展个体经济作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委做出《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成立陇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全方位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此后,陇西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管理工作加强。

2002年,陇西县政府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陇西腊肉的原产地标记认证,实施陇西腊肉的品牌保护。

2004年,陇西县科技、畜牧部门列了科研项目,拨出专项经费,确定专业人员,联手抓陇西腊肉的加工生产规范和质量管理,产量与质量并重,使陇西腊肉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陇西情”陇西腊肉真空包装

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简称非公36条,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扶持政策相当大。当地政府、业务部门,金融单位对陇西腊肉从发展上扶持,机制上完全放开搞活,陇西腊肉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甘肃陇原情肉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00年8月,是以生产具有当地特色风味的陇西腊肉、腊羊肉、五香驴肉、五香牛肉、驴腱子、金钱肉等为主的系列肉制品加工民营企业。

该公司于2009年投资1100万元,在陇西县乔家坪建成占地面积20667平方米(约合31亩)、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其中符合国家食品行业标准的肉制品生产车间3800多平方米),集养殖、冷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肉制品加工基地,拥有国内最先进水平的肉制品生产线两条,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吨,从业人员45人。公司的“陇原情”“陇西郡”两大品牌二十多种系列产品,顺利通过QS认证;“陇西腊肉”获得原产地标记认证;“陇原情”商标在2008年9月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

公司产品因质量过硬,深受用户信赖,形成了立足甘肃、辐射全国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先后被省、市、县、镇各级政府部门评为“先进企业”“明星企业”“重合同、守信誉企业”“AA信用企业”等。

3、典型引领,亲邻相带,腊肉个体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通过对陇西腊肉发展历史的研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陇西腊肉的发展是“兄弟式”“父子式”“家族式”“亲戚式”“邻里式”“师徒式”发展的。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政策允许个体经营存在和发展,地方政府扶持个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一些有胆、有识、有技艺、有基础、有条件的少数人先行一步,开始从事腊肉腌制。但腊肉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几个环节,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力,因为当时搞个体经营,设法不敢去雇佣较多的工人,大都是叫来自己的兄弟、族人、亲戚、邻里、徒弟、朋友帮忙,私下里给予一定报酬,其实就是一种帮忙式用工。帮工一两年,这些人也学会了经营方法,自己就设法搞个体腌肉的营生了,通过这样一带二、二带三的带动式发展,和一些起步早的典型经营户的引领带动,陇西腊肉个体经营户在短短几年内就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郭陇陇、白随全、白五一、李世祥、陈文泽、郭普庭、陈焕章、吴发贵、张文炳、张树义、张晓刚、刘福成、倾建林、倾少贤、张世海、李有财、倾志义、林随太、倾祥林、倾书祥、金建喜、刘新胜、金永恒等。这些户中各有传人,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都共同沿用了“千古一方”的陇西腊肉腌制技术。巩昌镇团结村九角弯社七十多岁的张普说:“我家祖籍是山西太原大槐树,移民陇西后就腌腊肉,很有名气,旧时称木头桥子下张家。我小的时候,爷爷和父亲张世禄收购生猪,自宰自腌, 牛车送往兰州黄家园,顾佣伙计销售。我从1982年开始腌肉,腌好晒干后,工商所、税务所的工作人员要到家里来过秤,办理营业证、外销证,纳税去兰州后还要办外销证,管理很严格。当时猪肉价格1/斤~1.2元/斤,腊肉在兰州卖1.8元/斤。利润好,销售也快。1986年我与景世录、王忠祥合伙腌制干腊肉3万斤,在兰州的永昌路北段黄河附近设点,不到100天就卖完了。一直到现在,我家在县城北关什字还开设了镇北腊肉店,由儿子张营军负责,经营情况非常好。我总结的经验是:首先猪肉要选好的,我家每年从洛门订购生猪,自宰自腌;调料要选上等的,提前去产地购买。自种丝瓜洗肉,用丝瓜络晒干后做刷子,既卫生,又有药理作用。再就是销售时间,只卖端午前,端午后肉已卖完,店门不开,直到新肉好了再开门上市。我对子孙的要求是:保持传统的方法和祖上的声誉,绝不能有质次的问题,做就要做得像个样儿。就这样,我家的腊肉生意越做越大了。”

丝瓜

据民国末期从事陇西腊肉经营、现已八十多岁的巩昌镇六一村南门社陈茂老人讲,他小时候就跟着长辈在兰州卖腊肉,这还有一个卖腊肉的小故事:1945年前后,他父亲在岷县购买蕨麻猪,雇佣保镖,赶猪步行到陇西,然后自宰自腌,那时生意较好。1949年,父亲陈清杰与金鼎铭(文峰金家门人)、张有来(城关人)去西安卖腊肉,正遇到王震将军与马步芳军在固关峡打仗。结果因战争影响,市民已无人购买腊肉。当爷爷得知这个消息后,惊慌不安,昼思夜想,生怕父亲出事。好在当时的部队急需食物,最后腊肉全卖给了部队,并且连人带车,随着部队回到了陇西。那时候,他家腌的肉质量很好,100斤鲜肉腌60斤干肉,2、3月天阳光不太烈,是晒肉的最好时节,经过50天~60天的翻晒,肉里的恶油全流出来了,水分也晒出来了,就晒透了。这样的肉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嚓嚓”的响声;如果没晒透,肉是软的,扔在地上会发出“呯呯”的沉闷的响声。如果太阳太烈,就会表层油溶,水分出不来,俗话叫“六月里晒肉皮焦瓤生”。

后来,陇西形成了好多腊肉村,如云田北站村、文峰火焰村、金家门村、巩昌团结村等等。

近年来陇西腊肉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产业链,有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人员就业、促进畜牧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重要的作用。

4、个企联手,内产外销,陇西腊肉八方扩散,走向全国

个体腊肉户风风火火经营很多年,在全国许多地方开辟了巨大的销售市场,在大中城市都有众多的腊肉销售点,如兰州的西站、西固、安宁。有关企业如甘肃陇原情肉制品公司、陇西金华福利肉制品公司等也将产品定点或不定点地销往全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青海、新疆、陕西、湖南等城市。陇西腊肉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在全国各地大多数大中城市都设立了固定销售点,陇西腊肉八方扩散,走进了市场,走进了酒店,走向了全国,知名度大大提升。

下面我们来看看陇西腊肉在兰州的销售情况:明清时期,兰州是陇西腊肉最大的外销市场。改革开放后,陇西腊肉个体经营户早期外出销售,首先进入的就是兰州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初,兰州广武门、铁路局、小西湖等市场就有陇西腊肉销售小摊点,后来发展到固定摊位销售、门店销售,酒店配送销售等多种销售方式。有一部分经营户还在兰州购置了房产,设立家庭小型冷库,全家人常年住在兰州,分工协作,煮的煮,卖的卖,生意十分红火,有的店铺日销售量可达100斤~200斤。

由于冷库的应用,陇西腊肉的销售由过去的季节性销售转变为常年销售,兰州经营户年销售量大多在20000斤以上,市场也在不断地拓展,在安宁、西固、七里河、小西湖、西关、南关、火车站、焦家湾、东岗等市场都有销售。可以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陇西腊肉销售点。据了解,目前在兰州经营情况较好的就有一百多户,从业人员数百人。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陇西腊肉个体经营户在兰州开设门店20多个,市场摊位80个~100个,腊肉年销售量在110万斤~120万斤左右,按2017年熟腊肉市场价格35元/斤计算,年销售收入可达4200万元左右。

渭水秋色陇西

兰州静安门市场店铺销售陇西腊肉

兰州七里河市场摊位销售陇西腊肉

5、陇西腊肉的产业效应明显

多年来,陇西县以中药材、马铃薯、畜牧、菌菜为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统计数据显示,畜牧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号称“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腌肉业在畜牧业中的占比也相当高,保守估算,平均一个腌肉大户每年腌2万斤腊肉,有200个腌肉户即可腌制腊肉400万斤,按生腊肉现价每斤25元计,销售收入可达1亿元,并且利润空间大,从业人数多。也许这正是陇西腊肉产业发展经久不衰,且越做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6、陇西腊肉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为腊肉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障腊肉的质量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陇西腊肉的加工生产技术从古至今,都是口口相授,代代相传,虽然做法大同小异,但效果有所不同。十家有十家的色泽,百家有百家的味道。为了切实保障陇西腊肉的品质和质量,陇西县政府畜牧主管部门于2004年制定了《陇西腊肉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陇西腊肉生产技术规程》等,并由行政部门督促落实。这些规范的制定,对陇西腊肉的质量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详见第七章第二条)。

7、陇西腊肉原产地理标记认证确立了陇西腊肉原始产地的历史地位,对地方特产的保护极为重要

为了防止陇西腊肉的品牌被盗用,生产地被转移,名誉被损害,2004年4月,甘肃省出入境检疫检验局在兰州为陇西县颁发了“陇西腊肉原产地标记注册证”(详见第七章第二节)。

8、陇西腊肉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陇西腊肉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陇西腊肉在其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产技艺,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名人轶事、美妙传说,具有了明显的文化特质。陇西腊肉是一张地方性的文化名片,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地域文化,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2008年,甘肃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下发,决定在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求做到“不漏一条线索,不漏一个村镇(街道),不漏一个种类,不漏一个艺人”,为贯彻国家和省上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文件精神,陇西县政府将陇西腊肉等10项民间民俗列入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局,全面负责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11年3月,陇西腊肉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以甘政发〔2011〕34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陇西腊肉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成果;2014年1月定西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授牌,设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腊肉制作技艺传习所”,同时,也选择了经营时间较长的郭陇陇、王东来、郭福泰、张营军等为陇西腊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意味着陇西腊肉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秋的色彩

总而言之,陇西腊肉在经历了明清时期的一段兴盛之后,又经历了几十年的衰退。改革开放后,陇西腊肉赶上了好的政策,其生产环境条件、制作规范、市场销售,品牌保护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腊肉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繁荣。但是在漫长的传承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腊肉户对传统的腌制技艺中的某些要素传承不到位,领悟掌握能力不一,比如,有些户腊肉晾晒时间不够,有些腌料过多,有些过度强调色泽等问题,致使陇西腊肉传统的原始的风味有所缺失,这是一个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在今后陇西腊肉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在传承古法,尊崇古法,敬畏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辉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