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死驴张家与陇西腊肉探源

死驴张家与陇西腊肉探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死驴张家”系山西大槐树人,因以挑担卖肉为生故常年在外。这样,张氏举家迁徙来到陇西,定居北关,重操旧业。此难过后,知县孟钟瀛和军门傅先宗为嘉奖张氏的贡献,分别题写了“金钱张”和“腊肉王”的木匾,并发布榜文召回了逃难异乡的张姓族人。久而久之,张氏也就见怪不怪,认可了死驴张的叫法,真的挂起了“死驴张”的招牌。后来,在兰州、西安腊肉、火腿肉制品的销售中,唯有“死驴张”的销量供不应求,最为著名。

死驴张家与陇西腊肉探源

“死驴张家”系山西大槐树人,因以挑担卖肉为生故常年在外。张民酷暑行路之日,途经一片种植水萝卜的菜地,便拔了一个解渴,不料被菜主发现送于官府,按大清刑律,偷盗者判以充军之罪。这样,张氏举家迁徙来到陇西,定居北关,重操旧业。在和当地人相互切磋学习的过程中,张氏在原有的腌制基础上对陇西腊肉进行了改进,即调味品的增减,丝麻纸的包裹,高架转晒法等等。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发展,张氏腌制的腊肉在陇西出了名,成了与其他腌肉户相竞争的腌肉大户,并在兰州打开了销路。据说同治年间,北关张姓腌肉业已形成老院里、新院里、大房头、二房头、三房头、四房头等10多家家族式的经营模式,即民间流传的“寺门下”“木头桥子下”等等,由于族大人多,被称为“张家爷们上”。

腌驴肉

据说张姓腌肉的出名,还得益于陇西知县孟钟瀛题赠的一块“金钱张”木匾。清同治年间,回民为反抗清政府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纷纷揭竿而起。清政府一方面调军镇压,一方面挑拨回汉民族矛盾,引起回汉互相仇杀,以达到削弱起义回民力量的目的。同治五年(1866年)8月22日午夜,狄河回军2000余人路过陇西城南,侦得城中防守松懈,即越城突入,并从渭源一带调大队续至,展开了一连五天的互相仇杀,城关房屋大都化为灰烬。由于四城各门全被回军锁闭,城中居民一时无法逃出,大多在巷战中惨死。据守城中鼓楼(威远楼)脱险的仅一千余人。在这五六个昼夜中,张姓家族凭借屠夫的胆气,挥刀拼杀,冒死从家中搬运出面食、腊肉、金钱肉等,供千余人充饥。26日,清军曹克忠所属的傅先宗部从马营赶至陇西救援,杀败回军,困守城楼的幸存者才得以生还。在这次回汉仇杀中,张氏家族元气大伤,各房头老院里的青壮男丁均战死,妇孺逃走至岷县,威远楼上仅幸存了新院里老二1人。此难过后,知县孟钟瀛和军门傅先宗为嘉奖张氏的贡献,分别题写了“金钱张”和“腊肉王”的木匾,并发布榜文召回了逃难异乡的张姓族人。从此,张家腊肉名声大振,生意兴隆。这引起了同行的忌妒,有人便在张氏大门悬挂的“金钱张”木匾上贴上了“死驴”二字。从此,“死驴张”的笑谈广为传播,人们逐渐用“死驴张”代替了“金钱张”。久而久之,张氏也就见怪不怪,认可了死驴张的叫法,真的挂起了“死驴张”的招牌。后来,在兰州、西安腊肉、火腿肉制品销售中,唯有“死驴张”的销量供不应求,最为著名。(www.xing528.com)

腊肉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