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色彩科学方面,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建立了五色体系,该体系不仅在时间上早于西方千年以上,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五行
何谓“五行”?正如黄国松教授在《色彩设计学》中所描述的:“《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殷末重箕子与周武王时所曰,其“五行”意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做过周幽王太史的史伯所语,其意是土与金、木、水、火五种物质结合产生百物,史伯的五行说不仅是指五种具体的物质,而且是指产生万事万物本源性的五种元素。五行说被占星家所利用,提出了“五行相生”“五行相胜”的理论。“相生”意味着事物相互依赖和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胜”即“相克”,意味着事物互相对立和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五行学常常与阴阳学合流,称为“阴阳五行”所谓“阴阳”,《老子》载:“载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认为,天地万物由太极、阴阳之道所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乃是四时变化之象,“八卦”乃是“四象”所生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阴阳说认为自然的变化,人类的起源和生生不息之易都根源于阴阳二气的作用,阴阳合而生天地。战国末期阴阳学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中国最古老的哲学体系——阴阳五行说。
(二)五色
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五色相配属,“金、木、水、火、土”对应“白、青、黑、赤、黄”,并将色彩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图6-21)。
图6-21 五行与五色
阴阳五行说认为“五行”是产生万事万物本源性的五种元素,一切事物皆统一于金、木、水、火、土,当然色彩也不例外,“天有六气,发有五色”。“五色”是色彩的本源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五行结合生百物,五色结合生百色,五色论完全符合五行论的理论。
五色与五行相配属,其一是出于维护礼制,建立社会礼仪规范的需要。社会人士、宗教礼仪场合及活动均有非常严格的色彩规范,不得混淆颠倒,“尊尊贵贵,不得相逾”。(www.xing528.com)
五色为五行的象征,是天地四时万物本身色彩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抽象。
五色代表五方和四时,五方指东、南、西、北、中;四时指春、夏、秋、冬。
东方为木,主春、青色;南方为火,主夏、赤色;西方为金,主秋、白色;北方为水,主冬、黑色;中央为土、黄色。
战国末期邹衍将五行与五气、五方、五色、五帝等的配合与王朝的兴衰更替相联系,提出“五德始终”“天道循环”的理论,按照五行相胜的顺序,每个朝代均受到一种“德性”支配,每种“德性”又由五色象征:黄帝的虞代为土德,色尚黄;夏代为木德,色尚青;商代为金德,色尚白;周代为火德,色尚赤;秦代为水德,色尚黑。秦所以灭周是“水德胜火德”的结果。邹衍的五行相胜理论被秦始皇采用,秦始皇称帝后,取“水德”“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
自先秦时期,阴阳五行思想颇为流行,影响甚大,五行相生,五行相胜的理论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医学甚至算命、风水、占星等广泛的领域,并指导人们的社会生产等一系列活动,后经不断发展、推广,几千年的文明,一以贯之,铸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凡宇宙混沌,自然变化,社会变革,王朝兴衰,治国安邦,人事凶吉,都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解释。
与五行配属相关的事物归纳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