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实用性和机能性出发——探究服装起源

从实用性和机能性出发——探究服装起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服装起源,各个学说都是相关学者的一种思维研判的结果。不少专家提出了种种关于服装起源动机的假说。(二)服装的起源是广义的实用性和机能性所致贝尔纳说过:“先有片断的皮制的披和裙,随后才有缝制的衣裳……再加皮护足,原始人的足迹范围和活动季节就大大扩展。”

从实用性和机能性出发——探究服装起源

关于服装起源,各个学说都是相关学者的一种思维研判的结果。尽管考古学人类学的研究都各有着丰富的成果,加之现存的洞穴艺术与各种器皿、各种造型物的遗迹作为佐证,但要明白的是:人类的历史太长久了,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人类发展史经历了各种演变,包括人为的和自然的等,很长一个时段并没有记录可以考证,我们的研究只是一种推测和判断,尽管现在的推测与判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的300万年间,其最初的270万年过得是裸态生活。那么人类究竟是出于什么动机,促使距今30万年前的人们采取了制造出一种物品穿戴在身上,或用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天然形象呢?

无论早期智人还是晚期智人,他们所使用的衣料大多都是兽皮毛和植物的叶。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们,使用其他动物的毛皮作为衣物的生活方式开创了人类衣生活的文明史;发展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又进入到纤维的衣生活时代。同时,由于人们学会并且掌握了磨制工具的技能,有了骨针等,具有穿线缝制衣物的技能也就有了长足的进步,衣的制作、穿着方式也开始脱离了原先的原始自然状态,人们对衣的要求也就开始有所提高,这样符合人体尺寸与形状的衣物便出现了。而服装在其实用美与形式美的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些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不少专家提出了种种关于服装起源动机的假说。这些假说都似乎找到了它的根据和合理成分,但这些假说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每一种解释所谈到的当时未开化人类的头脑,实际上都没有高出类人猿的水平,他们尚没有能力进行推断和预见行动的结果。正如E.B.赫洛克(E.B.Hunlock)所说:“这些稍稍比猴子的脑子发达一点的原始人,难道能意识到挂在身上的这些东西,将随他们的移动而飘动,从而把苍蝇昆虫赶走,同时又不会有不卫生和使人过分热的感受……当他穿上动物的毛皮时,他是否在心里想,这样做会使我温暖并防御雨季的袭击。当他把兽皮切成条,束在腰部时,他是否能知道,拍打着的东西比静止的东西更能驱赶虫类。他们更不能从道德法典的角度来区分体面和不体面的差异。我们怀疑,原始人类的妇女已复杂到能够想到,用无花果叶、漂亮的羽毛或动物的牙齿做成珠子遮住身体的某些部位,来激起异性的好感。”在讨论服装起源的动机时要发挥所有的想象,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来研究、来推理,尽可能地避免用纯现代人的心理去推测原始人的行为和思维。

(一)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长期的生存行为中,锻炼了自己的双手,又依靠经验逐渐地开发了自己的大脑,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打制了石器,而后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原始人过渡到了新石器时代。这时的人类已在劳动中渐渐地完善了自己的双手,长期的劳动让猿人摆脱了动物的被动性,同时具备了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和自觉性。从而,人们也就自然地开始尝试性地对与生活相关密切的、感受深刻的事物作探求、塑造和改良。对于探求和改良,人们开始是试探与好奇,逐渐地在生活的实践中得到了肯定,人类就这样进步和发展。正如张竞琼、蔡毅在《中外服装史对览》中描述的:“文化进步起源于人们对现状的批判性思考,即人们在自己的生命存在和活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已经觉察到某种改变的可能性,当人们把这些想法付诸行动,行动的结果证实了人们原先的‘想法’的正确性,或者这种改变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某些好处,于是就实现了一个‘进步’”。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在劳动的不断重复中由低级向高级过渡。

优化生活而改变现状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在改变生活的进步中,人类某方面的进步可能和某一件突发事件(现象)有关,或者说,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之中由于一件事的出现会让人得到某些行事的启发。例如,在原始人群时期,可能某一次雷电导致了树林火灾,而火灾之后人们在发火的地方偶然吃到了被大火烧熟的动物,他们就这样偶然地尝到了过去从未吃过的美味熟肉,他们会直接体验到用火烧过的动物肉比未烧过的生肉要好吃,于是人类就逐渐由吃生肉演变为吃熟肉;再如,在早期部落战争中总是把俘虏处死,但后来偶然间因为某种原因,用未来得及处死的俘虏来帮他们从事劳动等相关工作,因而觉得不杀掉俘虏而强制其为自己劳动更为有利,再后来胜利的一方将战俘变为奴隶,渐渐地也就出现了模仿效应,奴隶越来越多,因而在奴隶社会里,由战俘变为奴隶就成了常见的现象。

图2-11 在劳动中服装成了一种自然的需要

从上面的偶发事件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服装也是起源于漫长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使人从多种角度运用类似于后来被称为服装的这种手段,而这种手段又在实际生活中满足了人们的种种需求,从而被沿袭下来(图2-11)。正如贝尔纳所说:“一部分是因为要随身携带东西,最早限于食物和用具,就养成了习惯,把东西或久或暂时地附着于人体的任何便利地方,或藏在发里,或围绕在领、腰和各处。随带的东西转而发生炫耀作用和装饰作用,而鸟羽、骨和皮也参与此列。后来在一次关键性的发现中,晓得用毛皮可以在夜凉或冬寒时保护体温,从此开始有了衣服。”马克思主义认为:“心灵上的强大意向是由经验发展起来,是人们在劳动中的实践及其逐渐积累的经验激发和丰富了服装的形式。”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可以说是首先有了物的存在的服装,然后才有了关于服装的认识。如果原始人类不是在劳动中不断完善自己,是无法创造出原始的服装艺术。服装实践建构服装意识,服装意识又是服装实践的反映形式。

(二)服装的起源是广义的实用性和机能性所致

贝尔纳说过:“先有片断的皮制的披和裙,随后才有缝制的衣裳……再加皮护足,原始人的足迹范围和活动季节就大大扩展。”这说明是服装使人类顺应了客观的环境,并使人类得以很好地生存,它改善了早期人类的生活质量,并由于服装的进步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恩格斯更是高瞻远瞩地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分两种。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必需的工具和生产……”韦尔斯用事实更直接地指出了这种生产的物质性和实用性倾向:“他们实际上除了天冷时用皮裹身外,其他时间是些裸体文身的野蛮现象。”这充分肯定了服装起源的狭义的实用性的一面,即服装是作为工艺造物活动中的一个门类,作为物质生产活动本身而出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它对物质功用的追求及其实用性质都构成了本位价值和本质特征。《中外服装史对览》中还写道:“以维护人类生命存在基本需要为原始目标的服装物,必然以实用的功能形式来显示并实现其价值。而且,原始服装仅是一块自然的随机形状的兽皮,即便是新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的成型衣物,也是将类似纺织品的东西织成以后,并不裁剪就直接制成服装——它基本上就是一块长长的合乎体形的布而已。这块布依靠人体而竖着,中间开一个洞,可让头穿过孔内。如此简约的形态其一切都是为了穿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的物质需求。”

普列汉诺夫说过:“那些原始民族用来作装饰的东西,最初认为是有用的,或者是作为一种表明这些装饰品的所有者拥有一些对于部落有益的品质的标记,而只是后来才显得是美丽的,使用价值是先于审美价值。”注意到,这里的使用价值不仅表现为防寒护体等物质性的实用性,同时也表现为护符、标识等精神性的实用性。

在人与大自然的共生中,人群中的强者表现出了特殊、勇敢、力量、征服性,这主要包括征服自然、击败威猛的动物以及为争夺生存环境而对人的征服等。强者折服了众人,人们开始崇拜生活中的勇敢者,把勇猛、力量强大看作为一种荣誉,勇者自身也因此而倍感自豪,总是在自己的身体上用某种饰物来装饰自己,比如,用凶猛的兽皮缠在腰间以示自己能征服以及不惧怕凶猛的野兽;头戴羽毛以及各种图案文身等,以示自己与众不同。这种装饰起初可能出于偶然,但是发展到后来就往往会包含了一定的寓意(心理因素)。由于强者的行为导致了人们不仅对勇者的敬佩与崇尚,同时对强悍者身上的饰物(包括各种装饰物件和文身等)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崇拜感,随后人们就会模仿强悍者身上的装饰与穿用。模仿使这些配饰逐渐泛化,这种群体模仿行为的出现,使之原有的意义慢慢地也就消失掉,从而具有功利目的的象征性装饰也就渐渐地开始转化为纯粹美的装饰。(www.xing528.com)

在原始人看来,装饰本身就具备直接、具体和实用的目的。这样就突破了传统上认为服装的实用性仅仅表现为防寒、护体等物物关系的狭隘观念,而将服装的实用性扩充为包含心理、社会和精神因素在内的综合体。这不仅丰富和完善服装实用性的内涵和表现力,同时也使服装始创于广义的实用性、机能性的观点更趋合理。张竞琼、蔡毅在《中外服装史对览》中认为:在原始人类时期,人们在穿着衣物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关系上是比较混浊。就像人类起源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亦人亦猿的过渡环节一样,也存在着一个既非实用品又非艺术品,或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的过渡环节。套用黑格尔有关“艺术前的艺术”的看法,可以看作是处于一种“前服装”状态,这时的“实用”与“审美”的概念不能完全用现代服装意识的定义去衡量。但是,在服装文化尚处于“前服装”的启蒙状态的时期,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物质性与精神性之间的包容性与渗透性显得特别突出、犬牙交错。用即美,美即用,也是认为服装起源于广义的实用性的重要理由(图2-12)。

图2-12 原始人的生活状态

(三)对原始两性差异说的思考

中国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服装起源的原始动机在于异性吸引。他在一篇著作中说:“衣之始,盖用以为饰,故必先蔽其前,此非耻其裸露而蔽之,实加饰以相挑逗诱”。

在中国传统民族意识中两性差异和遮羞蔽体被认为服装的重要起始功能。中国古代哲人说过:“食色性也”。马克思也指出:“性欲和饥饿是固定的动力,存在于一切环境 之中”。

《现代服装设计文化学》中写道:“由于两性生理不同而产生羞耻感可能造成的遮羞心理,加之对原始生殖崇拜引出保护性器官的必要,最终形成遮羞的衣物”。他还具体地描述到:在欧亚大陆北部,散布着大量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中有多处的妇女雕像,这些雕像多为裸体,仅在大腿根部围一条细带子,著名的有德国勒斯标格雕像。这些衣饰可以肯定不是为了保暖御寒,而是出于性心理差异、道德观念和性意识,这些与服装毫不相干的东西却被客观地用来决定以后服装的审美命运。生活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人类经过漫长的演变和伦理演进,逐渐显示出他们的审美价值,形成以美感为存在形态的性感、羞耻感、审美感的总和,即人体美。如残缺的维纳斯亦被称为世界最美的形象之一,它是直观的、可感受的审美形象。

如今现代女性穿上超短裙,袒胸露乳,裸背或透体,无一不是展示人体美丽的曲线,究其原因,应当是对性差异和性吸引说的艺术升华。

(四)服装的起源具有偶发性、无意识性和多元性

E. B.赫洛克说过:“衣服不是起源于某些仔细考虑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而是一种偶然的、不完全意识的产物。”

布兰奇·佩尼在推测这种下意识的行为时写道:“假如大自然中鲜艳的花朵,或者光滑艳丽的羽毛恰巧使古人极感兴趣。那么试想一下,他能不顺手采摘下来,放在一天的收获之中吗(当时腰上拴上一条皮带以便想一天的收获物牢系在上面)?无疑这是很自然的举动。”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发表了她对原始部落的观察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那里的男人们都是漫不经心地系着他们用树皮制成的G形带,妇女们则随心所欲地模仿着一些海滨人的穿戴方式,把草裙随便地吊在大腿根部的绳子上,并用条带束住自己的腰,他们的模仿好像仅仅是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射性活动,并不具有动机性质。

在这里思考的是服装的“起源”问题,即人类的“第一批”服装的产生问题,所以这里所认为的服装的起源是偶发的、无意识的,是针对这“第一批”的服装而言。正是自从第一批服装偶发以后,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到了服装所带来的种种便利性和表现性以后,人们开始把这种自然的赐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也就是说,在早期人类偶发了服装这种以衣物包裹自身而改变其天然形象的形式之后,人们在穿用过程中逐渐体验、积累和建构了关于服装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一经形成和丰富,便立即对衣物产生了巨大的能动作用,人们开始有意识的营造为适合各种目的、适应各种条件而存在的不同材料、不同样式的多种服装形式。

但是,也不能仅用单一的理由和现象作为服装首创的学术根据,应考虑到人类进化的复杂过程和各民族、各地区的多样的特殊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有人认为:人类第一件服装制品是尼安德特人的毛皮围裙,但是也有人认为:对于波列尼西亚人来说,他们最先前的衣物是草裙。其实任何服装起源的假说都不是唯一的、绝对的,而是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生存方式的多种缘由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所以对于早期人类来说,服装的意义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