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互感电压u12的大小取决于D;u21的大小取决于C。(A.i1大小;B.i2大小;C.i1变化率;D.i2变化率)
8.14 下列因素中,互感系数M大小与其无关(多选)的是CEF。(A.线圈匝数;B.线圈内介质;C.线圈绕向;D.两线圈间相对位置;E.线圈中电流大小;F.线圈中电流流向)
8.15 已知电路如图8-25所示,有关互感电压的正确答案是:图8-25a电路为D;图8-25b电路为C;图8-25c电路为B;图8-25d电路为B。(A.L1有互感电压;B.L2有互感电压;C.L1、L2均有互感电压;D.L1、L2均无互感电压)
图8-25 习题8.15电路
8.16 图8-26a中,S开关断开瞬间,B线圈中有互感电压产生;图8-26b中,S开关闭合瞬间,C线圈中有互感电压产生。(A.L1;B.L2;C.L1、L2;D.均无)
8.17 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实际含义为A。(A.同电压极性;B.同电流方向;C.同线圈绕向;D.仅为参考标志点)
图8-26 习题8.16电路
8.18 互感耦合线圈如图8-27所示,三个线圈的实际绕向无法看清,已知L1与L2之间1、3端为同名端,L1与L3之间2、6端为同名端,则L2与L3之间的同名端为B。(A.3、5端;B.4、5端;C.4、6端;D.无法判别)
说明:L1与L2之间1、3端为同名端;L1与L3之间2、6端为同名端,即1、5端为同名端。即L2的3端、L3的5端均与L1的1端为同名端,表明L2与L3的线圈绕向是相同的。而L2、L3分布在环形磁芯两侧,线圈绕向相同时,若需产生相互增强的环形磁通,3、5端必为异名端,即4、5端为同名端。
图8-27 习题8.18电路
8.19 互感线圈串联时,同名端顺向串联等效电感LF与同名端反向串联等效电感LR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A.LF>LR;B.LF=LR;C.LF<LR;D.不定)
8.20 已知电路如图8-28所示,两电路除同名端接法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试比较两电路对应电流、与、的关系为B。(A.,;B.,;C.,;D.,)
图8-28 习题8.20电路
说明:图8-28a电路:;图8-28b电路:
图8-28a电路:;图8-28b电路:
式中,Z11=R1+jωL1,Z22=R2+ZL+jωL2。同名端和参考方向对反射阻抗无影响,对无影响。但同名端决定二次电压的正负极性,而二次电压的正负极性和的参考方向又决定的正负。
8.21 已知电路如图8-29所示,的角频率为ω,则空心变压器二次反射到一次的反射阻抗ZR为C;。电源提供的有功功率为B。(A.I21R1;B.I21R1+I22R2;C.;D.I22R2)
8.22 已知电路如图8-30所示,当线圈L2向L1接近时,电流表读数将B。(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定)(www.xing528.com)
说明:线圈L2向L1接近时,耦合系数K↑,互感系数,原边电流
8.23 已知理想变压器如图8-31所示,、与变比n关系的正确表达式为C。(A.,;B.,;C.,;D.,)
图8-29 习题8.21电路
图8-30 习题8.22电路
图8-31 习题8.23电路
8.24 对空心变压器与理想变压器区别的正确解释是B。(A.空心变压器是空心的,而理想变压器是实心的;B.空心变压器用互感系数M分析一、二次线圈电压电流关系,理想变压器用匝数比n分析一、二次线圈电压电流关系;C.空心变压器用同名端分析一、二次线圈电压关系,理想变压器不用同名端分析一、二次线圈电压关系;D.空心变压器与理想变压器没有区别)
8.25 某信号源,内阻为600Ω,负载阻抗为150Ω,欲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必须在电源和负载之间接一个阻抗变换变压器,该变压器变比应为A。(A.2∶1;B.1∶2;C.4∶1;D.1∶4)
8.26 某晶体管收音机输出变压器,一次线圈匝数N1=240匝,二次线圈匝数N2=60匝,二次线圈原配接4Ω扬声器。现欲改用16Ω扬声器,若一次线圈匝数不变,二次线圈匝数N2应改为C。(A.15;B.30;C.120;D.240)
说明:二次侧4Ω扬声器折合到一次侧,其阻抗
现改用16Ω扬声器,
8.27 图8-32电路中,电流表读数为零(多选)的电路是BD。
图8-32 习题8.27电路
说明:A为空心变压器,二次侧开路时,一次侧仍有电流。
B为理想变压器,二次侧开路时,一次侧也相当于开路。
C为互感耦合电路,S开关支路可按互感消去法等效一个电感(-M),并未真正短路,因此R2L2支路中仍有电流。
D处于并联谐振状态,谐振阻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