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一个全波整流电流波,振幅为100mA,ω=314rad/s,试将其分解为傅里叶级数(精确到4次谐波)。并求其直流分量、基波和2次谐波。
解:查表7-1得
直流分量为,基波为0,2次谐波为
7.23 已知某电压波如图7-5所示,试将其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并求其直流分量、基波和2次谐波。
解:参阅例7-1。
7.24 已知三角电压波如表7-1所示,Um=10V,T=0.02s,试将其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并求直流分量、基波、3次谐波和5次谐波。
解:T=0.02s,ω=2π/T=2π/0.02=100πrad/s
查表7-1得
表7-1中所示三角波无直流分量,基波为8.11sin100πt;3次谐波为0.9sin300πt;5次谐波为0.324sin500πt。
7.25 已知矩形波电压如图7-6所示,Um=10V,试将其分解为傅里叶级数。并求其直流分量、基波、3次谐波和5次谐波。
图7-5 习题7.23波形图
解:查表7-1得:
直流分量为0,基波为,3次谐波为;5次谐波为。
图7-6 习题7.25波形图
7.26 试画出上题矩形波的频谱图。
解:从上题已知,该方波的傅里叶级数为
据此,画出其频谱图如图7-7所示。
7.27 已知电流:,试画出其频谱图。
解:画出i频谱图如图7-8所示。
图7-7 习题7.26频谱图
图7-8 习题7.27频谱图
7.28 试求图7-9所示非正弦周期电压的直流分量和平均值。
图7-9 习题7.28波形
解:参阅例7-2。
7.29 已知非正弦周期电压波如图7-10所示,试求其有效值和平均值。
解:有效值
平均值
(1)图7-9a为半波整流电压波。
图7-10 习题7.29波形
有效值:
平均值:
(2)图7-9b为全波整流电压波。
有效值:
平均值:
7.30 已知电路和输入电压波形如图7-11所示,R=50Ω,L=25mH,试求uL及其有效值UL(精确至5次谐波)。
解:图7-11所示矩形脉冲波,查表7-1得其傅里叶级数
从图7-11可知:T=4ms,τ=2ms,,代入上式得
(1)直流分量作用:
电感相当于短路,UL0=0
图7-11 习题7.30电路和波形
(2)1次谐波作用:
(3)3次谐波作用:
(4)5次谐波作用:
7.31 已知RC滤波电路和输入电压分别为如图7-12a、b所示,R=200Ω,C=50μF,uI=200+100sinωt(V),f=100Hz,试求输出电压uO,并定性画出uO波形。
解:输入电压uI由两种成分构成,直流成分UI0=200V和交流成分(一次谐波)uI1=100sinωtV,电容对直流相当于开路,因此,输出电压uO的直流成分UO0=200V。对1次谐波,电容容抗
定性画出uO波形图如图7-12c所示。
从图中看出,输入电压经RC滤波电路后,输出电压中的直流成分未变,而交流成分大大衰减了(幅值从100V→15.8V),同时还有一定相移(滞后80.9°)。
图7-12 习题7.31电路和波形
7.32 已知电路如图7-13所示,R=1kΩ,C=50μF,i=1.5+sin6280t(mA),试求端电压u。
解:(1)直流分量作用:电容相当于开路,I0全部流过电阻R。
U0=I0R=1.5×10-3×1×103V=1.5V
(2)交流分量作用。
|Z|=|R∥(-jXC)|≈XC
i中交流分量几乎全从电容支路通过。
U1m=I1m|Z|≈I1mXC1=1×3.18mV=3.18mV
图7-13 习题7.32电路
上述电路和计算表明,R与C并联,且满足R≫XC时,电流中的直流成分从R中流过,交流成分从C中流过。且由于XC很小,产生的交流电压很小,C被称作旁路电容,这种电路在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7.33 已知电路如图7-14所示,R=2kΩ,C=10μF,uI=2+sinωt(V),f=2kHz,试求输出电压uO。
解:输入电压uI含有两种成分: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
对直流成分,电容C相当于开路,UO0=0。
对交流成分,,因此
,即uO=sinωt
图7-14 习题7.33电路
上述电路和计算表明,R与C串联,且满足RXC时,电压中的直流成分被C隔断,交流成分从C中流过。且由于XC很小,uI在C上分压很小,绝大部分落在R上作为uO输出。C被称作耦合电容,起隔直通交的作用,这种电路在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7.34 已知电路如图7-15所示,R=100Ω,L=1H,uI=(20+100sinωt+70sin3ωt)V,f=50Hz,试求输出电压uO。
解:(1)直流分量,电感对直流相当于短路,因此,UO0=UI0=20V
(2)基波:XL1=ωL=2πfL=2π×50×1Ω=314Ω
图7-15 习题7.34电路
(3)3次谐波:
因此,uO=UO0+uO1+uO3=[20+30.3sin(ωt-72.3°)+7.4sin(3ωt-83.9°)]V
7.35 已知电感L在有效值为100V、角频率为ω的正弦电压作用下,电流有效值为10A。现有一非正弦周期性电压,包含基波和2次谐波,电压有效值U和基波角频率仍分别为100V和ω,在该电压作用下,电流有效值为,试求该非正弦周期电压的基波和二次谐波的有效值U1、U2。
解:电感电抗:(www.xing528.com)
非正弦周期电压作用时,XL1=10Ω,XL2=2XL1=20Ω,
联立求解得U1=60V,U2=80V
7.36 已知RLC串联电路,R=10Ω,L=0.05H,C=22.5μF,基波频率f=50Hz,电路两端电压u=[40+180sinωt+60sin(3ωt+45°)+20sin(5ωt+18°)]V,试求电路中电流i和有效值I。
解:(1)直流分量,电容相当于开路,I0=0
(2)基波:ω=2πf=2π×50s-1=314rad/s
XL1=ωL=314×0.05Ω=15.7Ω
(3)3次谐波:
(4)5次谐波:
7.37 已知电路如图7-16所示,输入电压uI中仅包含基波和3次谐波成分,即uI=uI1+uI3,C2=0.25μF,基波角频率ω=100rad/s。若要求uO=uI1,即保留1次谐波,滤出3次谐波,试求L、C1值。
图7-16 习题7.37电路
解:uO=uI1,即由L、C1、C2组成的滤波器对基波发生串联谐振(阻抗→0),对3次谐波发生并联谐振(阻抗→∞)。
L、C1串联谐振时,
L、C1、C2并联谐振时,
代入ω=100rad/s,且联立求解得
7.38 试求习题7.36电路的功率。
解:P0=0
7.39 流过电阻5Ω的电流为i=(5+14.14cost+7.07cos2t)A,试计算电阻吸收的功率。
解:
7.40 已知RL串联电路,外加电压,R=20Ω,L=63.7mH,试求i、I和P。
解:XL1=ω1L=(314×63.7×10-3)Ω=20Ω
7.41 已知某二端网络流过的电流,端电压,试求:(1)电压、电流有效值U、I;
解:(1)
(2)
(3)视在功率:S=UI=52.9×5.48VA=290VA
功率因数:
7.42 已知RL串联电路,如图7-17所示,R=3Ω,ωL=2Ω,,试求uR、uL、u和电路吸收功率。
解:
另解:
图7-17 习题7.42电路
7.43 已知电路如图7-18所示,u=50+300sin(ωt+30°)V,ia=10+152sin(ωt-30°)A,ib=8.93sin(ωt-10°)A,试求:(1)i和I;(2)电路吸收的有功功率。
解:(1)直流成分:I0=Ia0+Ib0=(10+0)A=10A
交流成分:
图7-18 习题7.43电路
7.44 已知电路如图7-19所示,,R=6kΩ,ωL=2kΩ,,试求电压表、电流表和电能表读数。
解:(1)直流分量:电容对直流相当于开路,因此,I0=0,URL0=0
(2)基波:
(3)3次谐波:
图7-19 习题7.44电路
(4)电压表读数:
电流表读数:
功率表读数:P=P0+P1+P3=0+U1I1cosφ1+U3I3cosφ3
=[80×4.7×cos(0°-69.4°)+18×3×cos(0°-0°)]mW=186.3mW
7.45 已知电路如图7-20所示,f=50Hz,电压u的成分只有基波u1和三次谐波u3,且U3=0.4U1,、、读数分别为60V、15A、225W,试求R、L参数。
解:P=I2R,
图7-20 习题7.45电路
代入数据并联立求解得
7.46 已知RLC串联电路的端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u=[100sin314t+50sin(942t-30°)]V
i=[10sin314t+1.755sin(942t+φi3)]A
试求:(1)R、L、C值;(2)电流3次谐波初相位角φi3;(3)电路吸收功率P。
解:(1)因基波作用时,u与i同相,表明电路对基波发生串联谐振。
三次谐波作用时,
又因,,代入数据得,解得XL1=10Ω,
(2)
7.47 已知RL串联电路,R=3Ω,L=12.74mH,外施电压u=(30+60sin314t)V,试求:(1)电流i和I;(2)电路吸收功率。
解:(1)直流分量:电感相当于短路,
交流成分:XL1=ωL=(314×12.74×10-3)Ω=4Ω
因电路总的有功功率即为电阻R吸收功率,因此也可按下式求解:
P=I2R=13.12×3W=515W
7.48 已知RLC串联电路,R=10Ω,L=100mH,C=200μF,u=[20+20sinωt+10sin(3ωt+90°)]V,f=50Hz,试求:(1)电流i和I;(2)电路吸收功率P;(3)电路功率因数。
解:(1)①对直流成分,C相当于开路,因此,I0=0
②对基波:
③对3次谐波:
有功功率也可按下式计算P=I2R=0.7732×10W=5.97W
(3)电压有效值:
视在功率:S=UI=25.5×0.773VA=19.7VA
功率因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