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
在生产中常常碰到有的钢件淬不上火。碳钢件有的在水中能淬上火,但在油中就淬不上。有时表面能淬上火而心部却淬不上。所谓淬不上火,就是说没有得到马氏体,即没有淬硬。为此,对某一种钢,就需要了解它在某种介质中能否淬上火,能淬多深。
钢的淬透性是指在标准条件下,钢在淬火冷却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获得马氏体的深度越大,钢的淬透性就越大。
淬火时零件截面上各处冷却速度是不同的,表面的冷却速度最大,越到中心冷却速度越小,如图4-16(a)所示。冷却速度大于该钢vk的表面层部分,淬火后得到马氏体组织,见图4-16(b)。所以,此零件未被淬透,图中的影线区域表示淬成马氏体组织的深度。
图4-16 零件淬硬层与冷却速度的关系
由于马氏体组织混入少量非马氏体组织(5%~10%)时,在显微镜下难以分辨,而且硬度的差别也难被测出。因此,实际上是采用由零件表面向里得到半马氏体组织(50%马氏体+50%非马氏体)时的深度作为有效淬硬层深度。因为不同成分钢半马氏体组织的硬度主要决定于钢的含碳量,以它作为淬硬层的界限,就容易用测量硬度的办法来确定有效淬硬深度。
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淬硬性是指淬火成马氏体后得到的最高硬度,主要决定于含碳量,与合金元素含量没有多大关系;淬透性是指淬硬层的深度,除含碳量外,还受合金元素和其他因素(如晶粒度)的影响。淬透性好的钢,它的淬硬性不一定高。低碳合金钢的淬透性相当好,但它的淬硬性却不高;高碳钢的淬硬性高,但它的淬透性却差。
必须指出,不要把钢的淬透性和具体条件下焊体零件的淬透层深度混为一谈。在同样奥氏体化条件下,同一种钢的淬透性是相同的,但不能说同一种钢水淬与油淬时的有效淬透深度相同。同一种钢材制的零件,如果尺寸、形状等不同,可能有效淬透深度在油中的反而比在水中的大。因此,谈具体有效淬透层深度时,必须考虑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冷却介质等的影响。
2.淬透性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www.xing528.com)
一个零件如果淬透了,不论是淬火后还是淬火+回火后,整个截面各处性能是均匀一致的,如图4-17(a)所示,但是,如果未淬透,则截面各处的组织和性能不均匀,未淬透部分的力学性能,尤其是σs和σk值明显下降,如图4-17(b)所示。钢的淬透性越小,零件的淬硬层越浅,未淬透部分的比例越大,如图4-17(c)所示,这就使零件承受载荷的能力大大下降。
图4-17 淬透性对零件淬火+回火后力学性能的影响
3.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
凡增加过冷奥氏体稳定性的因素,均能增加钢的淬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化学成分的影响。化学成分对钢的淬透性影响最大。含碳量对碳素钢临界冷却速度的影响,如图4-18所示。由图可知,在亚共析成分范围内,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临界冷却速度降低;在过共析范围内,随着含碳量的增加,临界冷却速度反而增大。因此,一般来说,在亚共析钢中,淬透性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过共析钢中,当wC>1.2%时,淬透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
(2)奥氏体化条件的影响。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由于奥氏体晶粒粗大,成分均匀,各种碳化物溶解彻底,使过冷奥氏体越稳定,淬火临界冷却速度小,故钢的淬透性增大。但须指出,粗晶粒并不适宜,因为它引起强度和塑性下降,开裂倾向增大。
图4-18 含碳量对碳钢临界冷却速度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