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牛仔面料绘制技巧详解

牛仔面料绘制技巧详解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牛仔面料的最终绘制完成效果,如图3-71所示。牛仔面料的绘制方法如下:1.单击菜单栏上的/命令,打开对话框,设置为未标题-1、为自定、为15厘米、为15厘米、为200像素/英寸、为RGB颜色、为白色,单击,确认操作,完成新文件的设置,如图3-72所示。图3-8717.使用同步骤15和步骤16的方法,继续绘制“图层1”的加深和减淡效果,以模仿牛仔面料的水洗效果,如图3-88所示。

牛仔面料绘制技巧详解

牛仔面料的最终绘制完成效果,如图3-71所示。

牛仔面料的绘制方法如下:

1.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对话框,设置【名称】为未标题-1、【文档类型】为自定、【宽度】为15厘米、【高度】为15厘米、【分辨率】为200像素/英寸、【颜色模式】为RGB颜色、【背景内容】为白色,单击【确定】,确认操作,完成新文件的设置,如图3-72所示。

图3-71

图3-72

2.单击工具箱中的【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命令,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前景色设置为黑色。按下键盘上的【Alt】+【Delete】键,用前景色(黑色)填充“背景”图层,效果如图3-73所示。

图3-73

3.单击菜单【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命令,打开【添加杂色】对话框,设置【数量】为50%,点选【分布】命令栏中的【平均分布】命令,在【单色】命令前方的方框内勾选,单击【确定】,确认背景图层添加杂色的滤镜效果,如图3-74所示。

4.单击菜单【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命令,打开【动感模糊】对话框,设置【角度】为0°、【距离】为2000像素,单击【确定】,确认背景图层动感模糊的滤镜效果,如图3-75所示。

5.按下鼠标左键选中【图层】面板中的“背景”图层,拖拉至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命令,放开鼠标左键,再制该图层,效果如图3-76所示。

图3-74

图3-75

6.确认上一步再制的“背景”图层处于选中的状态下,单击【图层】面板上的【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命令,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滤色”图层混合模式。按下键盘上的【Ctrl】+【T】键,将该图层处于自由变换状态,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鼠标左键放在该图层复选框外,按住鼠标左键,旋转该图层90°,放开鼠标左键和键盘上的【Ctrl】键,按下键盘上的【Enter】键,确认该图层对象的旋转,效果如图3-77所示。

图3-76

图3-77

7.按下键盘上的【Ctrl】+【E】键,将【图层】面板上的两个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背景”图层,效果如图3-78所示。

8.单击菜单【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命令,打开【添加杂色】对话框,设置【数量】为10%,点选【分布】命令栏中的【平均分布】命令,在【单色】命令前方的方框内勾选,单击【确定】,确认背景图层添加杂色的滤镜效果,如图3-79所示。

图3-78

图3-79

9.单击菜单【图像】/【调整】/【色阶】命令,打开【色阶】对话框,设置【调整阴影输入色阶】为52、【调整中间调输入色阶】为1.2、【调整高光输入色阶】为150,单击【确定】,确认图像对比度的调整,效果如图3-80所示。

图3-80

10.单击菜单栏上的【图像】/【调整】/【渐变映射】命令,打开【渐变映射】对话框,鼠标左键在【渐变映射所使用的范围】命令下方的渐变颜色条上单击,弹出【渐变编辑器】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内单击渐变颜色条左下方黑色向上箭头(下图中红色箭头是指示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效果如图3-81所示。

图3-81

11.鼠标左键在【渐变编辑器】对话框的【颜色】命令后方的颜色条上单击,打开【拾色器(色标颜色)】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内单击选择(或者输入色彩值)深蓝色(R:0、G:10、B:30),单击【拾色器(色标颜色)】对话框内的【确定】确认色彩的选择,继续单击【渐变编辑器】内的【确定】,确认该渐变效果的使用,继续单击【渐变映射】对话框内的【确定】,确认图层的色彩调整,如图3-82所示。

图3-82

12.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参照图3-83红色箭头所示,在相应的位置绘制一个矩形选区,按下键盘上的【Ctrl】+【C】键,复制选区内的图像,按下键盘上的【Ctrl】+【V】键,粘贴复制的内容形成新的图层——“图层1”,如图3-83所示。

图3-83

13.按下键盘上的【Ctrl】+【T】键,将上一步复制的“图层1”处于自由变换状态,参照图3-84所示,适当将该图层内容进行放大,使上下两个图层内容的纹理产生适当的错落感。按下键盘上的【Enter】键,确认图层内容的形状调整,效果如图3-84所示。

图3-84

14.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单击鼠标左键选择工具选项栏的【“画笔预设”选取器】图标,打开【“画笔预设”选取器】,设置【大小】为500像素、【硬度】为0%,如图3-85所示。

图3-85

15.选择工具箱中的【加深工具】,设置工具选项栏的【范围】为中间调、【曝光度】为100%,参照图3-86所示,选择底层的“背景”图层,按住鼠标左键不要松开,在相应的位置拖拉绘制该图层的加深效果,效果如图2-86所示。

图3-86

16.选择工具箱中的【减淡工具】,设置工具选项栏的【范围】为中间调、【曝光度】为100%,参照图3-87中大红色箭头所示,选择底层的“背景”图层,按下鼠标左键不要松开,在相应的位置拖拉绘制该图层的减淡效果,如图2-87所示。

图3-87

17.使用同步骤15和步骤16的方法,继续绘制“图层1”的加深和减淡效果,以模仿牛仔面料的水洗效果,如图3-88所示。

图3-88

18.选择工具箱中的【钢笔工具】,设置工具选项栏的【设置工具模式】为路径,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参照图3-89大红箭头所示,在画面相应的位置两次单击鼠标左键绘制一条垂直的路径,如图3-89所示。

图3-89

19.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单击工具选项栏上的【切换画笔面板】命令,打开【画笔预设】面板,单击选择该面板左上方的【选项卡】命令,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方头笔刷”命令,将该笔刷载入预览框内,效果如图3-90所示。

图3-90

20.绘制牛仔面料上的线迹。

(1)参照图3-91中的“A”点所示,双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内设置一个浅绿色,单击该对话框内的【确定】,将该颜色设置为前景色。单击【画笔预设】面板中的任意一种笔刷。

(2)参照图3-91中的“B”点所示,单击【画笔】面板选中【画笔笔尖形状】命令,设置笔刷的【大小】为50像素、【角度】为85°、【圆度】为12%、【间距】为110%。

(3)参照图3-91中的“C”点所示,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路径】命令,创建新的路径——“路径1”,鼠标左键在该路径名称上双击,修改名称为“线迹”。

(4)参照图3-91中的“D”和“E”点所示,单击【路径】面板下方的【用画笔描边路径】命令,用已经设置好的笔刷为该“工作路径”进行描边,效果如图3-91中大红箭头所指。

21.按住鼠标左键选中【图层】面板中的“线迹”图层不要松开,将其拖拉至【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命令上,放开鼠标左键,再制该图层。选择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参照图3-92所示,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将该图层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效果如图3-92所示。

图3-91

图3-92

22.按下键盘上的【Ctrl】+【E】键,将两个“线迹”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如图3-93所示。

(www.xing528.com)

图3-93

23.确认【图层】面板中的“线迹”图层在处于选中的状态下,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命令,在弹出的下拉菜单击“斜面和浮雕”命令,在弹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设置【样式】为内斜面、【方法】为雕刻清晰、【深度】为164%、【方向】为上、【大小】为6像素、【软化】为1像素、【角度】为110°,效果如图3-94所示。

图3-94

24.鼠标左键继续单击【图层样式】对话框的【投影】命令,设置【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为50%、【角度】为110°、【距离】为10像素、【扩展】为20%、【大小】为10像素,单击【确定】,确认该图层的图层效果,如图3-95所示。

图3-95

25.按下键盘上的【Shift】+【Ctrl】+【Alt】+【E】键,盖印所有可见图层(即将下面所有图层合并,但各自原图层仍保留),名称为“图层2”,双击该图层的名称,修改图层名称为“合成层”,如图3-96所示。

图3-96

26.按下鼠标左键选中【图层】面板中的“合成层”图层,拖拉至【图层】下方的【创建新图层】命令上,放开鼠标左键,再制该图层。单击选中下方的“合成层”,单击菜单【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打开【亮度/对比度】对话框,设置【亮度】为-150、【对比度】为90,单击【确定】,确认该图层明度及对比度的调整,如图3-97所示。

图3-97

27.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套索工具】,单击鼠标左键选择工具选项栏上的【添加到选区】命令。参照图3-98中大的红色箭头所示,按下鼠标左键在相应的位置绘制两个选区,如图3-98所示。

图3-98

28.单击选中【图层】面板中上方的“合成层”,使该图层处于选中的状态下,按下键盘上的【Delete】键,将选区内的内容删除,如图3-99所示。按下键盘上的【Ctrl】+【D】键,取消选区。

图3-99

29.单击菜单栏上的【文件】/【新建】,打开【新建】对话框,设置【名称】为未标题-3、【文档类型】为自定、【宽度】为20像素、【高度】为20像素、【分辨率】为200像素/英寸、【颜色模式】为RGB颜色、【背景内容】为白色,单击【确定】,确认设置操作,如图3-100所示。

30.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单击鼠标左键选择工具选项栏的【“画笔预设”选取器】图标,打开【“画笔预设”选取器】,设置【大小】为3像素、【硬度】为0%。单击工具箱中的【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命令,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前景色设置为黑色。鼠标左键在画面上单击绘制笔触,如图3-101所示。

图3-100

图3-101

31.参照图3-102所示,继续在页面上绘制几个笔触。

32.单击菜单【编辑】/【定义画笔预设】命令,打开【画笔名称】对话框,设置笔刷的【名称】为“样品画笔1”,关闭该文件,效果如图3-103所示。

图3-102

图3-103

图3-104

33.单击选择牛仔面料文件“未标题-1”,参照图3-104所示,单击两次【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命令,创建两个新图层,在这两个新图层的名称上分别双击,分别修改其名称为“上层线”和“下层线”,并参照如图3-104所示,设置两个图层的位置。

34.鼠标左键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对话框,参照图3-105所示,单击对话框中的淡蓝色(R:225、G:230、B:230),单击【确定】,将该颜色设置为前景色,如图3-105所示。

35.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单击鼠标左键选择工具选项栏的【“画笔预设”选取器】图标,打开【“画笔预设”选取器】,设置【大小】为30像素,并在笔刷预览框内单击选中步骤32设置的笔刷,如图3-106所示。

36.参照图3-107所示,单击选中【图层】面板中的“下层线”图层,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在相应的位置按下鼠标左键拖拉绘制线条,效果如图3-107所示。

37.确认“下层线”图层处于选中的状态下,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命令,在弹出的下拉菜单单击“斜面和浮雕”命令,在弹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设置【样式】为内斜面、【方法】为雕刻清晰、【深度】为52%、【方向】为上、【大小】为9像素、【软化】为2像素、【角度】为90°、单击【确定】,确认该图层的图层效果,如图3-108所示。

图3-105

图3-106

图3-107

图3-108

38.鼠标左键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对话框,参照图3-109所示,单击对话框中的淡蓝色(R:158、G:183、B:213),单击【确定】,将该颜色设置为前景色;单击选中【图层】面板中的“上层线”图层,确认该图层处于选中的状态,如图3-109所示。

图3-109

39.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参照图3-110所示,在相应的位置拖拉绘制线迹图形,效果如图3-110所示。

图3-110

40.鼠标左键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对话框,参照图3-111所示,单击对话框中的淡蓝色(R:89、G:113、B:143),单击【确定】,将该颜色设置为前景色,如图3-111所示。

图3-111

41.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参照图3-112所示,在相应的位置拖拉绘制线迹图形,效果如图3-112所示。

图3-112

42.鼠标左键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图标,打开【拾色器】对话框,参照图3-113所示,单击对话框中的淡蓝色(R:238、G:243、B:248),单击【确定】,将该颜色设置为前景色,如图3-113所示。

图3-113

43.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参照图3-114所示,在相应的位置拖拉绘制线迹图形,效果如图3-114所示。

图3-114

44.确认“上层线”图层处于选中的状态下,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命令,在弹出的下拉菜单击“斜面和浮雕”命令,在弹出的【图层样式】对话框设置【样式】为内斜面、【方法】为雕刻清晰、【深度】为100%、【方向】为上、【大小】为6像素、【软化】为2像素、【角度】为90°,如图3-115所示。

图3-115

45.鼠标左键继续单击【图层样式】对话框的【投影】命令,设置【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为50%、【角度】为90°、【距离】为10像素、【扩展】为20%、【大小】为10像素。单击【确定】,确认该图层的图层效果,完成牛仔面料的绘制。效果如图3-116和图3-117所示。

图3-116

图3-1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