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工业控制系统来说软件的重要性无可置疑。根据国际知名的咨询集团麦肯锡的调查,从1980年到2010年,软件的成本已从总成本的10%上升至40%(见图1-6),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软件的复杂性、软件出错率和软件开发所需时间都呈指数增长(见图1-7)。
图1-6 软件成本的变化
图1-7 软件复杂性等性能的影响
如何降低工控软件的开发成本、提高工控软件的质量呢?大量事实证明,可行的途径就是彻底实行工控软件的标准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工业控制系统更可靠和更具有可维护的能力;使所编制的工控软件质量更高,编程的效率更高;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控软件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率,方便最终用户的应用。
工控软件的标准化有三个目标:软件开发可独立于硬件、软件开发环境具有一致性、软件的安装和维护界面具有一致性。(www.xing528.com)
编程语言是实现软件功能的基础,用什么样的编程语言来编制应用软件,并且为贯穿于整个软件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支持,这是开发软件的关键问题。这样的编程语言必须建立在现代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之上,用它来实现软件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必要功能,它首先必须具备以下特性:①结构化;②可分解;③可重复使用;④软件的执行过程必须可控;⑤必须是可以被认证和被确认的。
如图1-8所示,当今软件编程语言是由专用语言经过机器语言、汇编语言、过程语言、可视化语言发展到面向对象的语言,作为工控编程语言国际标准的IEC 61131-3的最新版本,也把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融合到现有的5种语言中去,以适应智能制造和工业4.0发展的需要。
图1-8 编程语言的发展
实现工控软件的标准化首先是编程语言标准化(采用IEC 61131-3);其次是编程的环境和工具实现标准化(采用IEC 61131-3的软件模型和模块化的编程架构,文本和图形数据交换的XML的IEC 61131-3格式规范);再次是实现对驱动/运动控制设备的存取标准化(采用PLCopen运动控制规范),不论是集中的运动控制还是分散的运动控制;还要实现机械设备工控软件的功能安全保证(采用PLCopen安全规范),以及实现底层控制器的横向通信集成和垂直通信集成的功能(采用IEC 61131-3的OPCUA模型和PLCopen开发的相关的服务端功能块规范和客户端功能块规范)。
总而言之,现代工业控制软件必须通过标准化、结构化,实现软件的正确性、可靠性、鲁棒性、完整性、持久性、安全性,易于使用。程序结构化使程序结构一目了然,让程序内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清晰,更有利聚焦于问题的解决,同时,程序自成文档,可读性强,还为软件的可复用性打下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