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在染整加工中,织物表面绒毛可通过烧毛工序去除,但由于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织物要受到机械及织物间的摩擦作用,又将会导致织物表面起毛,可见利用烧毛方法来去除织物绒毛并不持久。近年来,随着酶处理技术的发展,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棉织物的生物酶抛光整理也颇受关注。实验证明,经生物酶处理的棉织物表面光洁且具有可持久性,这是因为纤维素酶的表面作用,使纤维表面原纤弱化,即使洗涤使纤维表面形成绒毛,也会很快脱离织物表面,使织物表面不会形成持久的绒毛,更不可能形成绒球。
一、实验目的
掌握棉织物生物酶抛光的工艺条件和操作方法。
二、方法原理
生物抛光是用纤维素酶去除织物表面的绒毛,使织物达到表面光洁,抗起毛起球,手感柔软、蓬松等独特性能的整理。抛光酶是一种能在纤维素的1,4-β-葡萄糖键上起特殊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其酶分子要比水分子大一千倍以上,因此不能渗透到纤维内部。水解只能在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或附近的1,4-β-葡萄糖键上进行,达到去除织物表面绒毛的目的,使织物不易产生起毛起球现象,而且使织物吸湿性、悬垂性、手感都有明显改善。经生物抛光整理后,使布面产生“桃皮”效果,但有部分颜色色光变化较大,在使用时要注意。
三、实验准备
(1)仪器设备。026G电子织物强力仪、恒温振荡水浴锅、电子天平(精度0.01g)、恒温烘箱、烧杯(200mL、500mL)、量筒(100mL)、温度计(100℃)、角匙、玻璃棒等。
(2)染化药剂。纤维素酶、渗透剂JFC、醋酸(C.P.)、醋酸钠(C.P.)等。
(3)实验材料。棉染色织物(学生自己动手染色的织物)。
四、实验方案
(1)工艺处方见表1-13。
表1-13 纤维素酶抛光工艺处方
(2)工艺流程及条件。
配制纤维素酶整理溶液→浸渍织物(升温至45℃,保温30min)→取出织物热水洗涤(80℃,10min)→冷水洗两次→烘干至恒重(105℃)→称重→测试织物性能
五、操作步骤(www.xing528.com)
(1)按处方要求计算各助剂用量。
(2)按浴比计算好水的量,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盛在250ml烧杯中,用醋酸和醋酸钠调节pH值,再加入纤维素酶和渗透剂,溶解待用。
(3)将织物投入酶液中,充分浸透后,升温至45℃,保温30min,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4)取出试样,放入80~85℃热水中充分洗涤10min,然后用冷水洗涤两次,烘干。
(5)测定织物失重率和断裂强力损失率。
六、注意事项
(1)酶液不宜放置太久,最好在使用前配置。
(2)应按规定要求控制好酶液温度和pH值,以防酶失活。
(3)实验中应避免织物边纱脱落而影响失重率测试。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1)将实验结果填于表1-14。
表1-14 酶抛光实验结果
(2)分析酶用量对抛光效果及颜色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