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棉针织物的碱缩前处理工艺优化

棉针织物的碱缩前处理工艺优化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加工随品种和用途的不同而异。为了增加汗布类织物的弹性和组织密度,提高织物尺寸稳定性,需要进行碱缩处理。碱缩工艺主要针对汗布,这是由于汗布织物是由纱线编织成的平面环状线圈结构,组织结构较疏松,容易变形,因此通常要经过碱缩处理,使其结构变得紧密且富有弹性。碱缩时间是指从针织物浸渍碱液至洗碱之前为止的全部时间。

棉针织物的碱缩前处理工艺优化

棉针织物的主要有汗布、棉毛布、毛圈布等。其前处理加工与棉机织物的前处理加工有所不同。因针织用纱在织造前不经上浆,因此不需进行退浆。一般品种只需进行煮练和漂白加工,且为了尽量多地保留油蜡,其练漂条件比较温和。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加工随品种和用途的不同而异。如深色品种,对前处理要求较低,只需煮练或轻度漂白;中、浅色品种一般需要煮练和漂白,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煮漂一步法。为了增加汗布类织物的弹性和组织密度,提高织物尺寸稳定性,需要进行碱缩处理。高档棉针织物还需进行烧毛和丝光,以进一步改善织物的外观风格和产品性能。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漂白汗布。

坯布→(烧毛)→碱缩→煮练→(次氯酸钠漂白)→双氧水漂白→(生物抛光)→增白→整理

(2)染色(印花)汗布。

坯布→(烧毛)→碱缩→煮练→双氧水漂白(或次氯酸钠漂白)→(丝光)

(3)染色(印花)棉毛布。

坯布→(烧毛)→煮练→双氧水漂白(或次氯酸钠漂白)→(丝光)

次氯酸钠漂白一般不再使用,主要因为卤素残余,不符合环保要求。

(一)烧毛及生物抛光

1.烧毛

棉纤维纺纱时,虽经过加捻,但仍会有散纤维露于纱线表面,织造后在织物表面形成长短不一的绒毛,影响织物表面的光洁度及后续的染整加工。但传统上对针织物的外观要求没有机织物高,所以一般情况下,针织物不进行烧毛。对于高档针织面料而言,需要织物表面更加光洁、色泽纯正,手感更加滑爽,通常会进行烧毛。

与机织物烧毛工艺相似,影响针织物烧毛的工艺因素主要有车速、火口温度、火口数和火口烧毛方式。通常根据织物的原料组成、织物的厚薄及成品要求等确定其烧毛工艺。烧毛设备可采用圆筒平幅烧毛机、圆筒筒状烧毛机和剖幅平幅烧毛机。棉针织物烧毛工艺举例如下:

烧毛火口数 2火口,1正1反

烧毛方式 对烧

火口温度 1000~1100℃

火口高度 距离织物表面6mm

烧毛车速 80m/min

2.生物抛光

可以利用纤维素酶进行生物抛光(光洁)处理以去除织物表面绒毛。

生物抛光是一种用纤维素酶改善纤维素纤维制品表面的整理工艺,以达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并增加织物光洁度和柔软度的效果。生物抛光是去除从纱线表面伸出来的细微纤维,以防止起毛起球,色泽也更光亮,表面绒毛减少使得布面更光洁。酶的作用是弱化微纤基端,但没有把它们和纱分离开,要靠机械作用力完成这一步。生物抛光是给予织物持久性的整理效果,这里使用的酶制剂是天然蛋白质,可完全生物降解,使用量也相对较低。因此,酶制剂对排污的负担是很轻微的,这使得生物光洁整理较相应的化学品整理更具吸引力

生物抛光可以在前处理阶段进行,煮漂与生物抛光一步法或二步法,也可以在印染结束前进行纤维素酶生物抛光。

与相应的传统加工方法比,生物抛光有如下优点:

(1)织物表面更光洁无绒毛;

(2)织物表面显得更加均匀;

(3)减少起毛起球的趋向;

(4)增加悬垂性并具滑爽手感;

(5)与通常的柔软剂组合可获得独特的柔软性;

(6)处理的织物更具有环保意义。

生物抛光工艺举例:

纤维素酶 0.5%~1.5%(owf)

温度 45~55℃

时间 40~60min

pH值 4.5~5.5

浴比 1:15

设备 常温溢流喷射染色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设备,处理结果也有很大差别。机械冲击力大,则可缩短处理时间;机械冲击力小,则达到效果所需的时间长。因此,一定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既能达到抛光效果,又能最大程度节约成本的工艺。

(二)碱缩

1.碱缩原理

所谓碱缩,是指棉针织物在松弛状态下,用冷、浓烧碱溶液进行处理后,使之任意收缩的过程。

在浓烧碱溶液作用下,纤维发生膨化,使经、纬纱直径增大很多,经、纬纱之间弯曲程度增大,即产生异向溶胀现象,导致织物长度缩短,幅宽变窄,织缩增加,使棉针织物弹性和密度增加。此外,碱缩能提高棉纤维的吸附性能、化学反应性能以及对染料的吸收性能;同时使棉针织物的缩水率下降,尺寸稳定性和强度都有所增加。但碱缩是在松弛状态下进行的,因而不产生光泽。

碱缩工艺主要针对汗布,这是由于汗布织物是由纱线编织成的平面环状线圈结构,组织结构较疏松,容易变形,因此通常要经过碱缩处理,使其结构变得紧密且富有弹性。

2.影响碱缩的因素

影响碱缩的工艺因素有碱液浓度、碱液温度、碱缩时间等。

(1)碱液浓度。随着碱液浓度的提高,纤维的膨化作用加大,达到某一值时,纤维才会产生显著的膨化作用。实践表明,当碱液浓度达到240~250g/L时,织物的收缩率达到最大限度。但碱缩时收缩不能太大,否则影响产品的透气性,缝纫性也不好。但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将碱液浓度通常控制在140~200g/L。具体处理浓度视针织物的组织密度及加工要求而定。

(2)碱液温度。碱与纤维素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因此,提高温度对碱缩不利。但是,碱液温度过低,高浓度碱液的黏度会增大,而影响碱液的渗透。在生产中,为了平衡碱液的渗透性和处理效果(溶胀)两个因素,不能采用过低温度,故碱液温度应控制在15~20℃。生产中采用具有夹层的碱液槽,在夹层中通入冷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3)碱缩时间。碱缩时间是指从针织物浸渍碱液至洗碱之前为止的全部时间。它包括碱液的浸渍渗透时间、碱与纤维的反应时间、织物收缩时间和去碱时间。因此,碱液中可加耐碱渗透剂以缩短浸渍渗透时间,浸轧碱液后,还要进行堆置,以延长碱缩时间,提高碱缩效果,一般堆置时间为5~20min。

棉针织物碱缩工艺举例如下:

NaOH 160~200g/L

温度 室温

时间 10~20min

张力 无

碱缩的工艺流程:

缝头→扩幅→浸轧浓碱液→堆置(或在浓碱液中浸渍)→去碱→热水洗→冷水洗

3.碱缩过程和设备

棉针织物的碱缩有干缩和湿缩两种工序。干缩是直接对坯布进行碱缩,然后进行练漂。干缩工序简短,可连续化生产,但坯布的润湿性较差,易产生碱缩不匀。湿缩是坯布煮练后进行碱缩。湿缩吸碱均匀,但碱液浓度不易控制。湿缩织物的弹性、光泽和匀染性也比干缩好。目前国内以采用干缩为主。

碱缩过程包括浸轧碱液、堆置收缩和洗去碱液三个步骤。堆置方法有干堆和湿堆两种。干堆是织物浸轧碱液后在J形箱中堆置,这种方法设备较简单,占地面积小。湿堆是织物浸轧碱液后浸堆在一定浓度的碱液中,此方法碱缩效果好,但设备占地面积较大。

棉织物碱缩在碱缩机上进行。碱缩机结构形式多样,但是常见的通常由三个轧槽和两个容布箱组成,其构造如图7-1所示。

图7-1 碱缩机结构示意图

1—紧式浸轧碱槽2—松式浸轧碱槽3—碱液浸渍堆布箱4—堆布箱

碱缩时的具体过程如下:坯布先经撑板扩撑成紧式状态,并通过第一碱槽,然后经轧辊浸轧进入第二碱槽,以松式浸渍短暂时间后经轧辊浸轧进入第一存布箱,在箱内存放一定时间后进入第三碱槽,又经浸渍短暂时间后再经轧辊浸轧进入第二存布箱,存放一定时间,最后经80~85℃热水洗后用冷流水洗净。

坯布经碱缩后应及时进行煮练,防止织物因带少量剩碱搁置过久,而影响手感和容易造成针洞。

在碱缩中最常见的疵病是产生永久性细皱纹,其原因主要是在碱缩机上,坯布撑幅不足形成的。解决细皱纹的主要措施是调节好扩幅时撑板的门幅,使坯布在第一槽紧式浸轧碱时尽量平整;其次,可以适当减轻轧辊压力。此外,也可在第一碱槽中加渗透剂,使织物浸碱均匀。

(三)煮练

目前,棉针织物大都沿用传统的烧碱煮练法。按其加工方式可分为煮布锅煮练、染色机煮练、连续汽蒸煮练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应比一般棉布煮练的条件缓和些,目的是使布上保留较多的蜡状物质,以免影响织物手感和造成缝纫破洞。

(1)煮布锅煮练。煮布锅煮练是一种传统方法,煮练匀透,除杂效果好,但属于间歇式生产,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目前已很少使用。

(2)连续汽蒸煮练。连续汽蒸煮练是将织物浸轧碱液后,通过汽蒸一定时间来达到煮练目的的一种方法。连续汽蒸法的主要优点是能连续生产,因此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但连续汽蒸法的煮练效果不及煮布锅煮练。

棉针织物连续汽蒸煮练的工艺流程如下:

汽蒸是在汽蒸容布箱中进行的。常用的汽蒸容布箱是J形箱,针织物落入箱内,堆放一定高度完成汽蒸后,从另一端拉出。内加热式J形箱连续汽蒸煮练机结构如图7-2所示。

图7-2 J形箱连续汽蒸煮练机结构示意图

1—浸轧槽2—轧液装置3—J形汽蒸容布器4—堆布装置5—水洗槽6—轧液装置

连续汽蒸煮练法常用的工艺处方及工艺条件如下。

①浸湿用剂及处理条件。

润湿剂 1~5g/L

浸轧道数 三浸三轧以上

温度 80~95℃

②轧碱液处方及工艺条件。

烧碱 12~18g/L

硫酸钠 0~3g/L

磷酸三钠 0~1g/L

润湿精练剂 1~3g/L

轧碱温度 90℃以上

浸轧道数 三浸三轧

轧液率 200%

③汽蒸条件。温度95~100℃,时间90~180min。

④酸洗液。硫酸3~6g/L。

⑤中和液。纯碱0.5~1.5g/L。

初开车时在J形容布箱内可以放入适量碱液,以提高煮练效果。在煮练时为了提高煮练效果和均匀度,可以进行两次轧碱和汽蒸。

(四)漂白

棉针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仍有天然色素,织物不够洁白,会影响染色或印花织物的色泽鲜艳度,因此煮练后的棉针织物还需进行漂白加工。漂白的目的就是要去除色素,赋予织物必要的白度。漂白还能进一步去除棉纤维上残留的棉籽壳、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杂质,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吸水性。

漂白剂有还原漂白剂和氧化漂白剂两大类。还原漂白剂因漂白后,织物白度稳定性差,故不选用,一般采用氧化漂白法。棉针织物可采用的氧化漂白剂有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常用过氧化氢漂白。

过氧化氢用于棉针织物漂白的方法有煮布锅漂白法和连续汽蒸漂白法。

1.煮布锅漂白法

煮布锅漂白为间歇式漂白法。漂白液的组成:

过氧化氢(100%) 3~4g/L

36%硅酸钠(相对密度1.4) 6~8g/L

30%(36°Bé)烧碱 0~3g/L

润湿剂 0.5~3g/L

漂白的工艺条件:

漂液pH值 10.5~11

漂液温度 95~100℃

漂白浴比 1:(5~6)

漂白时间 150~180min

漂后将漂液放去,并立即用60~80℃热水洗涤,以防止硅酸钠残留在织物上,最后用冷水浸洗后出锅。

2.连续汽蒸漂白法

连续汽蒸漂白法是将织物在浸轧漂液后通过汽蒸来完成漂白过程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浸轧漂液→汽蒸→热水洗(60~80℃)→水洗(www.xing528.com)

漂白液的组成:

过氧化氢(100%) 2.5~4.5g/L

36%硅酸钠(相对密度1.4) 9~15g/L

30%(36°Bé)烧碱 0~3g/L

润湿剂 0.5~3g/L

漂白的工艺条件:

浸轧液pH值 10.5~11

浸轧温度 80~95℃

轧液率 130%~200%

汽蒸温度 95~100℃

汽蒸时间 90~120min

汽蒸后必须用热水洗涤,以防止硅酸钠残留在织物上,最后用冷水洗净。

这种工艺可以与连续汽蒸煮练法连接起来,使煮练、漂白连续化。这样做不仅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而且能简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3.碱氧一浴练漂法工艺(前处理短流程工艺)

碱氧一浴练漂法是将氢氧化钠与双氧水同浴对棉针织物进行处理,使煮练与漂白同时完成的一种练漂工艺。该工艺能大大缩短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节约能源,降低劳动强度等。碱氧一浴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针织印染领域。该工艺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工艺处方中碱的浓度较高,所以需选择耐碱性较强的氧漂稳定剂;二是因为碱氧一浴法的碱浓度要低于常规碱煮练,所以需选择高效精练剂以提高煮练效果。

棉针织物可以用溢流喷射染色机进行煮漂,然后直接染色。如全棉汗布[28tex(21英支),18tex(32英支),15tex(40英支)汗布]前处理工艺:

①工艺流程。

煮漂→水洗→酸洗→除氧→水洗

②工艺处方及条件。

煮漂:30%(36°Bé)烧碱 3~6g/L

30%双氧水 4~10g/L

去油剂 0.5~1g/L

精练剂 1~2g/L

氧漂稳定剂 1g/L

浴中柔软剂 2 g/L

温度 98~100℃

时间 40~60min

浴比 1:12

酸洗:冰醋酸 0.5g/L

温度 40℃

时间 10min

除氧:除氧生物酶 0.8g/L

温度 60℃

时间 10min

③加料顺序及工艺曲线。

氧漂后布面有过氧化氢残留,会将染液中染料的反应基团氧化分解,使染料与纤维不能充分反应和有效结合,从而产生色浅、色花等染色疵病。因此,前处理以后需要用除氧酶去除织物上残留的双氧水,以免影响后道染色。

4.针织物冷轧堆煮漂工艺(节能减排前处理工艺)

国外采用冷轧堆前处理工艺已占到总数30%左右。国内在棉机织物上批量冷轧堆前处理生产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针织物上存在褶皱和毛效、白度不均匀两大瓶颈,必须配套设备(保证不产生褶皱、毛效均匀、白度均匀)和配套助剂(保证毛效、白度,包括均匀性)来解决。

目前,经过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染整技术研究所与宁波华科纺织助剂有限公司合作研究,开发了设备、工艺与助剂,使节能减排的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得以实施,并得到大规模的使用。

(1)工艺流程。

翻布缝头→冷轧(助剂+双氧水)→堆置(室温,12h及以上)→短时间热处理(80~90℃热煮或汽蒸)→水洗→中和→脱氧→进染缸染色或冷轧堆染色

(2)冷轧配方。

27.5%双氧水 80~100g/L

冷轧堆精练剂HK-F 25~30g/L

轧液率 100%~110%,多浸一轧

浸轧温度 室温

(3)针织物冷堆前处理联合机。针织物冷堆前处理联合机(宁波华科纺织助剂有限公司生产)如图7-3所示。工艺流程:

冷轧机→布车堆置→热处理机→水洗机(水洗、中和、脱氧)

图7-3 针织物冷堆前处理联合机(冷轧+热洗+水洗)

①设备生产效率。

a.染色机利用率可以提高30%以上(因前处理在机缸外加工,所以提高了机缸的利用率)。

b.本白布的加工效率可以提高100%。

c.每台染色机装布量可以提高20%以上。

②技术指标。

白度:能满足一般产品白度要求。

毛效:能满足各类产品的需求。

色牢度:与传统工艺的染色指标无差异,色牢度符合要求。

生产练耗:可以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降低50%左右。

生产质量:无色花、批差、折皱记录,重现性好。

产品风格:天然蓬松、厚实、柔软、布面光洁、色泽柔和。

③突破传统针织物煮漂及冷堆法煮漂技术的几大瓶颈。

a.实现了针织物连续化前处理的工艺,可圆筒也可平幅生产;

b.克服了堆置时的压痕、折痕等问题;

c.克服因前处理产生的色花;

d.改变了传统机缸煮漂引起的匹差问题;

e.消除了堆置物上下、内外白度差和不均匀性;

f.简化了传统复杂烦琐的操作程序;

g.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h.摆脱了工艺和化学品对操作者的不安全因素;

i.打破了传统冷堆工艺对设备、助剂、温度、时间和方法的苛刻要求。

(四)丝光

棉针织物丝光除具有一般织物丝光的优点外,还有防止单面针织物产生卷边和使织物表面平滑,改进手感等优点。由于人们对针织面料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纯棉中高档针织物,一般都要进行丝光处理,甚至会采用“双烧双丝”工艺,即先纱线进行烧毛和丝光,做成织物后再进行烧毛和丝光。棉针织物丝光所采用的设备有圆筒状丝光机和开幅丝光机。

1.丝光工序安排

棉针织物丝光可分为坯布丝光、先漂后丝和先丝后漂等工艺。这三种丝光工艺的优缺点与棉布丝光相同。

2.丝光方式

棉针织物丝光可采用干布或湿布丝光的加工方式,一般多采用干布丝光。干布丝光就是用针织毛坯布直接进行丝光处理。由于毛坯布未经精练处理,织物吸湿性较差,所以丝光液中必须加入高效渗透剂。干布丝光工艺有以下特点:

(1)丝光处理后织物不需要煮练,工艺路线缩短,坯布可保持较大的抗拉强度和较小的变形。

(2)由于未煮练,丝光过程中会有大量杂质混入碱液中,既可以造成织物丝光不均匀,也会对丝光工艺和碱液循环系统产生干扰。

湿丝光是指棉织物经煮练后再进行丝光,由于预先去除了棉纤维中固有的杂质,织物丝光时渗透性好,吸碱均匀,碱液较干净,丝光作用充分,效果均匀,布幅也较稳定。但由于工艺路线较长,织物易产生较大的形变。

3.工艺条件

(1)碱液浓度。针织物的结构比机织物疏松,渗透性较好,碱液的浓度可比机织物稍微低些,浓度范围也可放宽些。机织物丝光碱液浓度一般控制在240~280g/L,半丝光碱液浓度一般控制在150~180g/L。棉针织物丝光碱液浓度可稍低一些,一般为220~280g/L,半丝光为140~180g/L。实际生产中为了获得均匀的丝光效果,提高丝光产品的质量,可在丝光液中加入耐碱性较强的丝光渗透剂,以促进碱液的快速渗透,提高丝光效果。

(2)碱液温度。丝光过程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对丝光有利。但温度过低,碱液黏度显著增大,渗透困难,且需要冷却大量烧碱,成本较高。因此,通常选择室温丝光。

(3)丝光时间。丝光时间包括碱液的浸渍渗透时间、碱与纤维的反应时间、织物稳定时间和去碱时间。碱液作用时间与碱浓度、温度都有关。根据实践经验,一般认为棉针织物与烧碱接触时间有30s已经足够。在湿布丝光时,浸碱时间需长一些,因为氢氧化钠置换纤维内的水分需要一定时间,一般为40s以上。此外,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碱液温度、多浸多轧、加耐碱渗透剂来缩短时间。

(4)轧液率。棉针织物离开浸碱槽时的轧液率对丝光效果影响很大。如轧液率低,可减少烧碱的消耗量,同时水洗容易;轧液率高,可获得较高光泽,这是由于棉纤维周围有较多碱液围绕时,可提供适当的润滑作用,有助于棉纤维变形。一般丝光时的轧液率为100%,对于薄织物,要求有较好光泽时,轧液率可大一些。

(5)丝光张力。棉针织物经浸轧稳定后就进行扩幅水洗,这个过程对织物丝光的光泽、尺寸稳定性和匀染性影响很大。一般施加的张力要能将坯布扩幅到原来的宽度,才能获得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较高光泽,如能比原宽度更宽一些则更好。纵向一般不需施加额外张力,如要求有很好的纵向光泽,可使织物扩幅水洗的速度稍快于浸碱速度,但一般不超过5%。

棉针织物离开扩幅水洗工序后应充分水洗,以确保离机时织物不再产生收缩。一般棉针织物上含碱浓度低于3g/L时,织物就不再收缩;如高于此浓度,织物将因收缩而降低光泽及尺寸稳定性。

棉针织物丝光工艺举例如下:

NaOH 220~260g/L

温度 室温

时间 40~60s

张力 通过机械力来控制

4.丝光设备

(1)针织物丝光设备必须具备的机械性能。棉及其混纺针织物丝光一般采用针织物丝光联合机。针织物的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容易变形,要获得最佳丝光效果,除宜选用长绒棉纤维,纱支要均匀,编织过程中应该避免张力过大或张力波动,织物组织结构均匀,采用较好的丝光助剂外,丝光设备必须具有以下的主要机械性能。

①适合针织物丝光的独特控制方式,特别是设备的运转和针织物的运行方式。

②能在针织物纵、横两个方向调节张力,以适应各种组织结构和加工状态下的含棉针织物的收缩特性,既能达到所要求的尺寸稳定性,又可获得规定的单位面积重量。

(2)针织物丝光机的分类。按针织物形态不同丝光机可分圆筒针织物丝光机和平幅针织物丝光机。

①圆筒针织物丝光机。圆筒针织物丝光机由浸渍/反应槽、稳定/还原蒸箱和水洗槽三个单元组成。

a.浸渍/反应槽。容布量为30m,因此在车速为25m/min时,浸渍溶胀时间可达1min以上。该单元还配有烧碱处理浴的循环和过滤管道,在出口处配有专门设计的轧辊,浸渍浴中配有冷凝管,以保持15℃的浸渍温度,此外还配有自动配液和供液系统,可控制烧碱和润湿剂的浓度。

b.稳定/还原蒸箱。在蒸箱内用一个可变直径的机械式环形伸幅器可将圆筒针织物在纬向扩开和伸展,伸幅器的结构合理,使织物通过时不会因摩擦而被擦伤,织物在宽度上可伸展到原来的15%~20%,以获得最佳的光泽、弹性和尺寸稳定性。

c.水洗槽。同样采用伸幅器,可使水易于渗透到筒状织物内部,从而提高了水洗效率,彻底去除残余的烧碱。

②平幅针织物丝光机。平幅针织物丝光机由平幅进布装置、浸碱反应单元、高效去碱水洗单元及低张力防卷边装置四个部分组成。

a.低张力平幅进布架。根据针织物的结构特点,平幅进布装置采用伸缩式光电平移对中机。为达到低张力的效果,导布辊均为主动传动方式,配置灵敏的速度传感器和旋转式张力架,确保各导布辊与主电动机同步运行。织物与辊筒之间有比较大的包角,同时配有主动螺纹扩幅辊。

b.浸碱反应单元。浸碱反应单元由直辊槽、五辊大筒轧碱机和针铗拉幅机三部分组成。针织坯布低张力进入直辊槽,均匀渗透碱液。五只特殊橡胶辊不锈钢大筒上相互挤压,使浓碱均匀渗透到织物内部并膨化,达到透芯丝光的效果。针铗拉幅机配有超喂进布、光电探边和平板剥边器等单元,上针超喂调整范围大(-10%~+30%),适合各种织物的不同超喂率,左右布边的张力可分别设定。通过淡碱喷淋逐步降低碱浓度的同时,均匀地拉伸织物,使针织物线圈的纵向密度与织物整个幅宽相平衡。

c.高效去碱水洗单元。去碱水洗单元由多个相同的高效转鼓淋洗箱和二辊轻轧车组成。淋洗箱由3只多孔转鼓组成,下方两转鼓浸于水下,上面的大转鼓有4组可调角度的水刀式喷淋,水泵流量达到100 t/h时,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进一步提高了水洗效果。转鼓直径大,光滑度高,上转鼓、液下转鼓和补偿辊之间自由布段短,各个转鼓由电动机单独驱动,确保织物张力最小。在进轧车前后均设有主动螺旋辊、扩幅板及旋转式张力架,使织物运行无折皱、无卷边。水洗箱的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均在操作台上显示,便于加热过程中观测和操作。废水通过热能回收装置与清水进行热能交换,节能减排,减少了环境污染。此外,每个淋洗箱配有动态过滤装置,以过滤杂质,始终保持水洗箱内清洁,保证水洗效果前后一致。

d.低张力防卷边装置。该机穿布流程合理,自由布段短,转鼓接触面大。进轧点前设有主动螺旋辊或可调式平板螺纹扩幅板及平板剥边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