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市发布了“城市道路交通信息智能化系统及平台软件”,该平台整合了交通运输系统信息资源,实现了部门间信息共享,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该平台软件属于国内首个工程化实施的大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集成智能化应用系统,如图1.82 所示,该系统旨在解决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所存在的系统独立、信息资源分散、难以共享的问题。项目依托“上海市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工程”,综合应用多学科多专业技术(如交通工程、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化、电子工程等),针对海量、异构、分布的交通信息中采集、融合、处理和应用的技术难点,通过高科技手段缓解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工程化实施的、大规模的(特大型城市)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集成和智能化应用系统。
图1.82 城市道路交通信息智能化系统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可以归纳为:(1)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为交通疏导、控制、管理、规划和组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2)有效缓解了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3)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软件及关键产品设备,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形成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点。(www.xing528.com)
智能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明显:(1)2003年至2005年直接经济效益: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5 亿,新增利税累计达到1 500 多万,取代国外同类产品进口累计近1 000 万;(2)系统2004年底开通后,通过改善交通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相当于增加了3.5 千米长的高架道路,节约了10 亿~12.5亿元的建设资金。
从技术研究的角度,交通信息融合技术与多模式交通信息服务技术是充分发挥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效益的核心部分,如图1.83 所示。具体而言,多源异构海量交通数据的融合是将来自不同部门的不同格式的交通数据进行融合,实现交通数据的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从而生成统一的规范化的交通信息,是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多模式交通信息服务技术是在目前已经实现的基于电子地图的车载导航的基础上,整合了交通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将来不仅可以为出行者提供静态的地图指路服务,而且可以将实时动态变化的道路交通状态信息(阻塞、拥挤或畅通)通过多种方式(车载导航设备、手机、互联网等)发布到出行者的接收终端上。将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有利的出行时间与路线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无奈且焦虑的堵车体验。
图1.83 智能化交通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