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一些交通运输的事情由公车司马令管理,他们根据官署里挂着的洛阳到各郡的里程表来计算距离。可是由于里程大多是估计出来的,没有经过实地测量,往往因此产生许多问题。
有一次,汝南郡(现在河南省上蔡县东南)贡献一批礼品给皇帝,雇马车送到洛阳来,在计算运费时,押车的官员和马车夫吵起来了。官员要按公车司令官署公布的里程表计算运费,马车夫却认为这个里程数字太低,不符合实际情况。张衡也听到一些官员对里程不合实际情况的议论。他想,应该把通往各郡的里程实地测量一下才好,不能老是用估计数字。当时测量里程的工具叫作“弓”,这弓的样子和射箭的弓差不多,也装一根弦,但弦是木制的,没有弹性,不能射箭。弓的两只脚张开,相距刚巧5 尺。测量的时候,把弓的一只脚放在起点,另一只脚向前。此后两脚交替向前,每量一弓是5 尺,量360 弓是180 丈,也就是500 米。这办法显然太麻烦,测量短距离勉强可用,测量长距离就不行了。应该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有一天,他手下有位官员提议说:“用车轮量路是个好办法。如果车轮圆周是6 尺,那么它在路上转300 个圈子就是一里。”张衡高兴地说:“好主意!可是怎样计算车轮转动的圈数呢?”这个问题又在他的脑海里运转了。终于,他又想到齿轮了。他想:如果在车轮的轴上装一只小齿轮,圆周一尺,铸10 个齿;这个小齿轮的齿套着一个平放的大齿轮的齿。大齿轮圆周一丈,铸100 个齿。这样,车轮每转一圈,小齿轮跟着转一圈,大齿轮只转十分之一圈。大齿轮转一圈,就说明车轮转了10 圈。想到了这个办法,接下来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大齿轮的轮轴上装一个圆周一尺的小齿轮,套着一个圆周6 尺的中齿轮,那么中齿轮转一圈,岂不是大齿轮转6 圈,而车轮就转了60 圈吗?再照这办法,6 尺齿轮的轮轴上装一个一尺齿轮,让它套着一个圆周5 尺的中齿轮。于是,5 尺中齿轮转一圈,一丈大齿轮就转了30 圈,而车轮就转了300 圈!如果车轮的圆周是6 尺,300 圈正好是一里。
他继续设计,又在车顶上装置一面鼓,另外装上两个相对的小木人,每个小木人手里拿一根小鼓槌。圆周5 尺齿轮每转一周,就拉动一个小机关,使两个小木人同时打一下鼓。坐在车上的人,每听到一次鼓声,就在一块板上划一画,表示走了一里。走了一段距离以后,只要计算划数,就知道是多少里了。张衡给这种车取名为“记里鼓车”。
就是这样,1 800年前的西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记里鼓车。据记载,记里鼓车分上下两层,上层设一钟,下层设一鼓。记里鼓车上有小木人,头戴峨冠,身穿锦袍高坐车上,如图1.11 所示。每当车行一里时,小木人就会自动击鼓一下,由击鼓的次数就可以了解已行走了多少路程。
图1.11 记里鼓车
记里鼓车的基本原理和指南车相同,也是利用齿轮机构的差动关系。《宋史·舆服志》记载比较详细,大体说记里鼓车外形是独辕双轮,车厢内有立轮、大小平轮、铜旋风轮等,轮周各出齿若干,“凡用大小轮八,合285齿,递相钩锁,犬牙相制,周而复始。”记里鼓车行一里路,车上木人击鼓,行十里路,车上木人击镯。(www.xing528.com)
记里鼓车的记程功能是由齿轮系完成的,如图1.12 所示。车中有一套减速齿轮系,始终与车轮同时转动,其最末一只齿轮轴在车行一里时正好回转一周,车子上层的木人受凸轮牵动,由绳索拉起木人右臂击鼓一次,以示里程。
图1.12 记里鼓车结构示意图
1—左足轮;2—右足轮;3—立轮;4—下平轮;5—旋风轮;6—中平轮
记里鼓车的结构:车轮的圆周长1 丈8 尺。车轮转一圈,则车行1 丈8尺。古时以6 尺为一步,则车轮转一圈车行3 步。立轮附于左车轮,并与下平轮相吻合。立轮齿数为18,而下平轮齿数为54,所以前者转一圈,后者才转1/3 圈。铜旋风轮与下平轮装在同一贯心竖轴之上,并与中平轮相吻合。铜旋风轮的齿数为3,而中平轮的齿数为100;所以前者转一圈,后者才转3/100 圈,小轮与中平轮装在同一贯心竖轴之上,并与上平轮相吻合。小轮齿数为10,而上平轮齿数为100,所以前者转一圈,后者才转1/10 圈。
车行一里(即为300 步)车轮和立轮都转100 圈,下平轮和铜旋风轮才3/100 圈,而上平轮才转1/10 圈。也就是说,行车一里,铜旋风轮与下平轮所装的贯心竖轴(1)才转一圈;行车十里,小轮与中平轮所装的贯心竖轴(2)才转一圈。而在这两个竖轴上,还各附装一个拨子。因此,行车一里,竖轴B 上的拨子便拨动上层木偶击鼓一次;行车十里,竖轴A 上的另一拨子便拨动下层木偶击鼓一次,如图1.13 所示。
图1.13 记里鼓车齿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