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访英德英石叠山传承与现状」

「探访英德英石叠山传承与现状」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石叠山匠师们多数由于项目临时组建成一个班组,以亲属同乡为主,班组成员之间缺乏固定的师承关系。英德英石叠山匠师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多以亲缘传艺及师傅口传身授,在实践中耳濡目染积累经验为主。

「探访英德英石叠山传承与现状」

◎ 李晓雪 钟绮林 邹嘉铧

1.引言

中国历代造园都以山水为骨架,以山林意境为追求。叠山、理水一直是造园的主要手法,它与中国园林相伴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园林叠山的历史几乎和造园的历史一样长[1]

在最早有关英石的记载文献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录当时广东英德出现了“专以取石为生”的“采人”,即现在的“石农”。到了清代之后,英石开发逐渐产业化,英德设有数间经营英石商店,甚至还出口到西欧的国家用于园林营造或缀景。清道光年间,盛产英石的望埠镇建制,称为英石乡。清代陈洖子《花镜》中对英石盆景制作环节与技巧做了详细论述,说明当时英石叠石盆景已相当普遍并具有较高水平[2]。但一直以来,关于英石叠山匠师的历史资料极为缺乏,英德英石匠师传承谱系近几年由地方学者进行梳理,根据《英石志》记载英石叠山盆景传承最早可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间何永堂,其间记录53位英石叠山盆景工匠[3]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与田野调查法对英德叠山工匠传承历史进行简要梳理,归纳总结当下英德叠山工匠内部发展、技艺传承的模式等,进一步分析英德地区叠山工匠与叠山技艺的关系以及对园林造景艺术的影响。

2.英石叠山匠师的传承现状

2.1 英石叠山匠师来源与组织形式

根据调研访谈以及资料收集的数据显示,英德英石叠山匠师以及石农主要来源都是英德望埠镇。民间有一种说法,广东叠山找英德,英德叠山找望埠。望埠镇的叠山匠师遍布全国,足迹遍及珠江三角洲、上海、四川、浙江、新疆等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英石叠山匠师们多数由于项目临时组建成一个班组,以亲属同乡为主,班组成员之间缺乏固定的师承关系。由于地缘关系以及区域文化特色,英德市从事叠山工作的人口基数大,叠山工匠们在针对不同工程组建团队的时候人员选择范围较广。叠山匠师根据技艺水平与经验形成班组内部分工的级别,经验丰富的师傅们通过带着班组进行实战操作,训练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匠师,新一辈的匠师出来之后又形成了新的班组,产业组织就这样不断扩大。

2.2 英石叠山匠师与技艺传承

英石叠山匠师技艺传承中,亲缘传艺占据较大的比重,往往一家人或一个村民小组中就会形成一个施工班组,技艺的传授方式依然是口传身授。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匠师对叠山技艺的研习与理解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生产队工作机制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匠师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仍主要以石头挖掘、运输与简单的叠石操作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市政园林建设越发受到重视,有更多机会开始与专业的建筑、园林设计师合作,参与到大型园林建设工程与园林博览会建设之中,这些活动提高了当时英德英石匠师对叠山技艺的认知与理解,也在对外交流与工程项目之中逐渐从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整体性上全面考虑叠山技艺的实施,使得英德英石匠师的个人技艺“艺”的能力不断提升。

图1  家用鱼缸英石置景(来源网络)

在“走出去”和应对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当代的匠师们也发现了英石叠山技艺未来传承和发展的更多可能性,除了英石在传统山石盆景与园林工程中使用之外,也开始思考英石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比如将英石小块构件石带入寻常生活之中创作工艺品,在家用鱼缸的水下盆景中使用英石置景(江浙一带称为“青龙石”) (图1),搭配绘画材料的壁挂盆景(图2)等,匠师在不断思考创作中提升技艺,也让英石叠山技艺跟随时代潮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图2 英西中学壁挂盆景搭配绘画材料全新创作(李晓雪 摄)

3. 英石叠山匠师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困境

3.1 英石叠山匠师的职业现状

英石叠山匠师的职业发展现状主要存在职业角色分化、价值认同转变和传承方式发展的特点。至今,英石产业早已形成了相石、采石、运石、销售、园林工程完整的产业链。传统工匠职业角色由传统多元一体的集合状态逐步走向专职、专业、专向分化状态[4],英石叠山的产业链运作也愈加成熟。(www.xing528.com)

现代叠山匠师从事叠山多以经济收入及个人发展为出发点,对传承的价值感与责任感除了家族关系之外,往往与匠师个体对自我职业角色认同与职业价值追求的自主性有很大关系,这也是造成匠师流动性、自主性大的原因之一。仅将叠山技艺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不能从实践中反思与提升技艺,有传承人认为匠师如果仍持有这种观念,“做得再好,这个(匠作)体系基本还是处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英德英石叠山匠师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多以亲缘传艺及师傅口传身授,在实践中耳濡目染积累经验为主。近几年,随着国内传统文化复兴,传统造园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园林叠山工程也增多,部分叠山匠师的子女在受过正规教育毕业之后回归英德,跟着父辈从事石头产业,出现了所谓的“石二代”,为传统石头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传统技艺的家传过程中以新的视野开展产业转型,为传统行业带来的变化仍需持续地关注与记录。

3.2 英石叠山匠师的发展困境

英石叠山匠师的发展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叠山匠师的组织形式影响技艺价值,匠师仅将叠山作为经济收入的来源,自身定位仅为叠山环节中的操作者,没有意识到英石叠山作为技艺的传承价值。第二,叠山匠师的社会认可程度不高,在社会地位与价值认同方面仍缺乏应有的认同与尊重。第三,叠山匠师的文化素养不高,目前英德的叠山匠师,大多数在青少年时代是石农背石头出身,接受的文化教育有限,加之部分匠师仅作为叠山施工某部分环节的操作者,并不具备传统叠山匠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得部分匠师叠山艺术性也随之有所降低。第四,匠师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家族传承以及师徒传承仍是现在英石叠山技艺传承最常见的传承方式,至今匠师培养依然多以传统方式为主,对于英石叠山匠师现有能力水平与发展的培养十分缺乏相应权威部门的资质认定。

4.未来英石叠山匠师的保育方向

要应对英石叠山匠师的发展困境,首先应从机制上入手,通过政府、行业与学界的共同努力,应对匠师的组织现状与能力水平探讨可行的评定方式来认可叠山匠师的技艺水平。从行业生态发展角度,对于英石技艺发展的新兴方向与发展趋势应给予及时的关注与扶持,鼓励匠师创作与发展,并平衡与传统产业模式的关系,从而实现传统与新兴的合作共赢,从行业生态保护层面为工匠提供良性的发展环境。

从匠师个人发展与培养角度,地方政府、行业、社会各界及研究教育机构应以英石叠山技艺的保育传承为出发点,为匠师的自我提升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加之由政府、行业与学界共建良好的培养体制,英石叠山技艺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承。

[特别鸣谢以下匠师(排名不分先后):邓浩巨 邓建党 邓建才 邓达意 邓帅虎 邓能辉 邓志翔 丘声爱 丘声考 丘声耀 丘声仕]

参考文献

[1]王枭勇.浙江传统园林掇山置石研究[D].浙江:浙江农林大学,2015.

[2] 赖展将,林超富,范贵典.英石志[M]. 英德:政协英德市文史资料委员会,2007:82.

[3] 赖展将,林超富,范贵典.英石志[M]. 英德:政协英德市文史资料委员会,2007:169-171.

[4]李晓雪. 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注释

部分原文发表于《广东园林》2017年第5期Vol.40总第18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