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日报
50余岁的林超富是英德当地知名的文化人。多年来,他始终不遗余力地推介本土文化品牌,尤其是历史悠久的英石文化。不少政府官员、民间买家都愿意找他品鉴英石,其提出“势、型、景、物、质”的英石审美新标准,更是成为英德当地人赏石、藏石的重要参照。
赏石须观察十大特点,兼具者为真正精品
英德视窗:英石的开发、研究、赏玩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千年,而英德市政府近年也大力推动英石文化产业,但很多人仍然不知道什么样的英石才是一块好英石。
林超富:很多人不懂英石的门道,搞不清楚一块英石到底好不好;有些人隐约会觉得某块英石好,但又说不出来好在哪里。事实上,英石的审美在“瘦、透、漏、皱、怪”的基础上,如再具备“势、型、景、物、质”,则为精品中的精品。一件英石,起码身材要瘦削,要见风骨;其次看它表面是否有褶皱,是否有滴漏,是否有孔眼,甚至彼此相通,玲珑剔透。人讲外相,石也讲石相。如果“皱、瘦、漏、透”都符合了,再看形、势、景、物,即看这件英石体形如何,有没有势,能否成为一处风景,最后才看一看像个什么物(东西)。英石的品鉴追求天然,天然为美,除大件园林石需做一些磨刻外,小件几案石不可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英石是目前最天然、储量最大的“四大名石”
英德视窗:与其他奇石相比,英石的市场优势在哪里?
林超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玩石头就是人们的一大选择。我们说玩石头,其实不是玩,而是养石头,养了就有灵性了。常言道:山无石,不秀;水无石,不清;居无石,不雅。
我敢说,现在是藏石最好的时代,而英石应在石头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四大名石”中,目前英石是最具有增值潜力的,投资前景最好。真正的灵璧石和太湖石基本没资源了,市面上新出的大都经过后期加工。而英石仍有六百多亿吨以上的储藏量,可以开采的资源较多,能保证今后一段较长时期的需求。就我看来,目前市场上没有造假的英石。当然,英石是不可复制的资源,具有唯一性,我们也应该现在就开始,合理地保护好英石资源,不要到以后想采都没得采了。
园林石首次纳入英石精品评选
英德视窗: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英石文化节有何特色?(www.xing528.com)
林超富:连续五年,英石文化节都举办了英石精品评选及展览展销活动,但以往的英石精品评选都局限于小件几案石,而玩小件英石的80%以上都是散户、是个人藏友,对拉动整个英石产业发展的效果有限。因此,今年除几案石外,还将把大件园林石纳入评选范围,选出十多件园林石金奖。
目前,英德市的大站镇至沙口冬瓜铺及望埠墟至英山脚已形成“Y”字形的、长达40公里英(奇)石长廊,有近400家石档展销奇石,另有长期在市外从事园林建筑的公司及大小工程队达700多个,以英石为主的园林工程创造的年产值达25亿元。由此,园林景观石的市场潜力可见一斑。园林石的背后是园林企业,是园林艺术设计人才,把他们纳入进来,才是真正的“接地气”,才能真正拉动英德的英石产业快速发展。
“点”石为金需人才支撑
英德视窗:您认为英石产业发展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林超富:英石产业日益发展的同时,人才紧缺问题逐步凸显,已成为英石产业发展的瓶颈。比如以前开采英石,靠石农捡靠车拉,现在大部分英石都深埋土里,只在地面露出一小块,这就要靠有经验的采石工通过观察或敲打来判断这块石头有多大价值,否则花了半天时间,又机械又人工的挖出来,就是浪费;又比如发展园林石产业就需要一批园林设计人才。
另外,现在有不少石商也开拓网络市场,网上售卖小件英石,或是把生意延伸到家庭园林设计和施工上,向客户推荐适合堆叠花园鱼池和假山的英石,并提供装修方案。这就需要大量的电商人才。
在英德,所有的山、所有的洞都与石文化有关,从英石长廊到溶洞温泉到摩崖石刻都是石头的影子,因此,英石文化产业应与旅游相结合,这又需要一些会“点”石头的人才,向游客“讲英石故事”、“讲英石历史文化”、“讲某件英石的寓意”等等,真正做到“点”石为金。
与此同时,要加大技术的投入,研究和开发英石产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如开采、运石、立石、装吊、打磨、刻字等技术;建设英石文化博览园为主体,以英石长廊、英石一条街、英石盆景制作为链条的英石文化产业开发中心;给精品英石戴上“身份证”,对其进行拍照、量尺寸、命名,建立数据库,办理“一石一证”。
记者/焦 莹 特约通讯员/黄振生 何宴伟
(原载《南方日报》2015年12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