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石全
望埠镇英石艺术发展历史悠久,长盛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中英石艺术如何发展形成今天的局势,有其独特的条件。我1992年调入望埠镇政府工作,因为对英石艺术情有独钟,利用工作之余,下乡工作的机会对英石艺术的历史状况进行了解。尤其是英德市奇石协会1996年在望埠成立之后,我当选为英德市奇石协会秘书长,利用工作之便,我对望埠英石艺术的状况多次深入农村,寻找英石历史发展的足迹,对望埠英石艺术的状况作调查了解,就了解的一些历史状况向大家介绍。
望埠开发英石历史悠久。早在五代十国时期,望埠先辈就有开采英石的活动,那时开采英石主要是裸露表面的阳石。到了宋代,由于英石的开采受到皇家的重视,英山的英石被列入贡品,当时英石乡(当时含同心、崦山、崩岗、望河)在英山的半山腰建有一座凉亭,让过往行人中途休息。按最早居住在同心的邓氏家族介绍,他们邓氏家族中,有世代在凉亭卖水的,卖水之余就在凉亭附近捡些小石块,然后挑回家担到河头的老街坪卖给收石的人。这是望埠第一个专门收购英石的商店。据县志记载,苏东坡被贬英州时,有一次从浈阳东行30里,根据多方了解,初步判断是行到迳下(现同心沙坪石山脚)的一泉眼边,有两块一绿一白的石头,爱不释手,他自称“稀世之宝”,从而证实这两块石头来自英山。宋代是望埠先人开采英石的一个高潮。据赤硃乡莲塘邓氏家族介绍,当时该村的大门、下角、棵树头、水楼下等自然村有近10个人每天靠砍柴卖木为生,他们在砍柴时候顺便看到有形态较好的英石就捡回来,捡到有两箩筐时就挑到河头老街坪卖给专门收购的人。当时,英石乡的塘墩、塘尾、同心都有人专门从事英石开采活动,每年秋收之后,有大量的人到山上捡石卖。到明末清初之时,望埠从事英石开采的更为多人,捡英石已成为当地农民谋生的一种手段。据赤硃乡莲塘棵树头村民介绍,明朝时期该村始祖成俊公因家穷每天到大镇贩米回望埠卖,以此赚取差价来谋生,有一次在英山的路旁的一块石头旁捡到银圆,他立即将这块石头一齐挑回家,从此发迹,该村便把这块石头放在村边的路旁,把它作为佛祖来拜。现在这块地方叫佛祖哥,历代把这尊石头作为佛祖,让人们朝拜。在成俊公的带领下,莲塘从事英石艺术活动的人员不断增加,仅大门、棵树头、下角就有30多人长年捡英石卖。到了明末清初由于从事英石艺术的逐年增多,在望埠已有三个专门收购的商铺,济生堂原来是中药店,从店中空出一间房专门收购英石,松德堂则是专门收购英石的,还有百段石的铺子(原来招呼过往英山的店铺),亦空出一间专门的收购英石,开采英石从宋朝的几十人,发展到近百人。英石对外销售也十分活跃,为适应对外销售的需要,在河头专门设英石销售的码头,原来在老街坪,后转移到联合码头上边专设一个码头。每墟都有一船英石销往外地。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接待港港澳台同胞知名人士,闲谈中,据香港英德同乡会会长温严平,副会长何学贤介绍,他俩在香港看到有专门卖英石的商店,好奇之下便与店老板攀谈起来。店老板介绍这个地方卖英石有很长时间,可能有几百年了。在英德,不仅望埠有专卖店,在英德打石街、梁氏大楼旁边也有一间专门卖英石的商店。据世代从事捡英石售卖的邓社钦介绍,其祖辈说清代初期在广州的上下九路、十八甫有六七家专门卖英石的店铺,邓社钦父亲也在十八甫开了一间专门买英石的石店。邓社钦20世纪七十年代过世后,他的儿子邓伟卿继续经营石店。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望埠镇大量英石销往国内外,小件英石比较难找才停业并转让给别人,自己则专门从事园林英石活动。棵树头邓南然、邓金爵也在广州开有自己的石店。这些石店都是以小件为主,也做一些小盆景,有时还在盆景旁种一些真花真草装饰点缀盆景。(www.xing528.com)
据九十多岁老人邓承介绍,他从小就从事捡拾英石售卖,跟着父亲从蛇斗山捡到英石,挑到济生堂。他父亲说这间济生堂自明朝开始就收购英石,多数按斤收购,特别好的就另外放开单独计价,每斤多一两毛钱。收石的老板也鼓励你捡好的靓的英石。有时一担英石就直接挑到河头英石码头,直接上船。就这样,邓承一直捡英石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英石运往上海、广州,也有一些运到广州之后用船再运销往南洋。他介绍,仅莲塘大门、下角、棵树头等村,每年秋冬季节就有几十人上山捡英石,中间休息时各人还拿出自己的英石来,互相评头品足,欣赏捡到的好的石头。
早在宋代,望埠就出现长年从事捡英石的专业户,逐渐发展到专业村,成为养家糊口谋生的职业。这是望埠民间英石艺术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