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杰
英石早在宋代开始就名满天下,清代又与太湖、灵璧和黄蜡一起并称四大园林名石,更与太湖、黄蜡和昆石并称全国四大名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英石蕴藏的文化艺术内涵和艺术观赏价值,都在历代上流社会和文化艺术名人中备受推崇。明清以来,这种优秀的华夏石文化及传统的赏石文化理念,越来越受国人看重而得以广为传承。
佛山古镇在明清时期已崛起为手工业生产规模宏大的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以海内外贸易中心市场著称的国内东南西北四聚之一,成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口岸上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佛山位居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域,经济发达、人文荟萃。长期以来,广府文化的聚族而居、宗庙崇祀等独具一格的民间习俗,导致了古镇祠庙庄园、府第园林遍布镇内外,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私家园林日渐增多。与英德奇石关系密切的传统文人园林和盆景艺术,越来越成为当地富商巨贾,尤其是文化艺术界的时尚追求。
一、古镇特色的宅园文化及其提升
宅园是地域经济高度发达以致财富积聚的产物,建园耗资巨大,非有充裕财力的支持,宅园的建设不可能兴盛。明清时期,佛山一隅,手工业生产和海内外贸易繁荣兴旺,明末清初以来更成为岭南繁华巨镇,人口达四五十万之众。据陈徽言《南越游记》记载,此时佛山“夹岸楼阁参差,绵亘数十里,南中富饶之区,无逾此者”。而此时的城镇建设面貌,则因此而带有当地的特色,其中的两种现象就颇为突出,为他处所少见。一是镇内祠堂众多,而且遍布各姓家族的聚居地,成为其庄宅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家族庄园为数不少,而且各式各样的私家园林错落其间,争奇斗妍,以显示其财势地位。据文献记载及文物普查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城镇内较大的家族庄园,至少先后有五十座以上,不仅在城镇之内星罗棋布,周边近郊的开阔地带亦不少。
这种独具特色的宅园文化源于广府聚族而居、祠宅连片习俗,随着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充盈而提升至更高的层次。古镇的大量史实说明,这种宅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曾经历了由封闭式庭园到私家花园,乃至大型庄园、文人园林的发展历程,是富商巨贾、豪门故吏追求理想家居环境的普遍取向,逐渐成为古镇社会,尤其是上流社会的一种争相效尤的时尚。由此又使古镇风貌呈现出新的渐变,在古老城镇的街道里巷之中,开始出现绿树繁花、楼阁掩映的新景象,使这一岭南经济重镇在热闹繁华之外,平添了许多诱人的文化魅力。
古镇的宅园文化具独特的个性和鲜明地方特色,私家宅园不仅有家族的祠堂和规整的住宅群、具地方风格的园林建筑及其连接组合,并配置有多种变化的庭园空间,以及具当地水乡特征的水面处理、岭南佳果花木的运用等。而其中一些突出的文人园林,则是在传统古典造园艺术和奇石文化的传承中,明显带有文化艺术内涵丰厚、对英德奇石的深厚情结、广府文化的地方特色,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水乡田园风情。
晚清时古镇最具文人园林特征的宅园就是佛山梁园,而梁园正是“岭南庭园”中兼具私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特征的典型代表。清嘉庆、道光年间,由岭南著名书画家梁蔼如及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等叔侄四人所精心营造的私家园林,规模宏大,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四组园林群体组成,原占地两百余亩,被誉为粤中四大名园之首。四组园林群体各具特色,尤为突出的是其独具一格的造园艺术理念,是园主人在深厚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由于对传统石文化的偏爱,以致在造园组景过程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突出地体现了文人园林特殊个性和丰厚的文化艺术内涵。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等三位园主人均受我国传统赏石文化影响甚深,个个癖石如痴,对传统的四大名石尤其是广东英石、黄蜡石等情有独钟,视奇峰异石的设置与组合为造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例如梁九华“群星草堂”的“石庭”的组景意念,就受到了苏东坡极为推崇的“壶中九华”奇石的启发,在庭园中通过园路围绕石庭中的各款太湖、灵璧奇石,以及精选英德奇石所展示的峰峦叠嶂、岩壑磴道等九华山奇观的写意再现,以中央的壶亭来点题,与苏东坡所咏“壶中九华”的意境隐隐相合。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十二石斋群体的创始人梁九图,既以诗书画皆能著称,而秉性则又如“米颠”般癖石如痴,将其所珍爱的十二块形态各异的黄蜡石,配以星岩石盆,首创佛山别具一格的石山盆景,支承于相应的石台几,并采用规矩布列于石庭的庭园布局形式,自谓:“峰峦陂塘、溪涧瀑布、竣坂峭壁、岩壑磴道诸体,悉备览于庭,则湖山胜概,毕在目前”,在岭南庭园中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进而在营建“汾江草庐”群体过程中更另辟蹊径,以大型开阔空间的构思理念,开创了岭南水网池沼地带大面积造园,尤其是大量使用英德景石的先例。以传统山水画中峰峦岩壑的构图和意境,或取名山大川之精华,以独到的艺术眼光,精选太湖、灵璧、英德等大小成形独石,大者置于庭园或房前屋后以至湖水之中,与建筑物及湖池组成幽雅别致的园林景观。其英德景石的运用手段独具匠心:首先是重点区域的造景,在中心景区或重点景区的视线交汇点,设置大型英德景石独石为景观主体,以作为该景区的聚焦点。例如“湖心石”、西门大型障景石屏、正门障景石屏等。其次是在造园组景过程中,尤其注重英德景石的群体组合运用。例如石舫一带以“石滩”构思的“水石庭”、湖畔不规则的乱石驳岸、高低水面之间的大型英石坝,以致湖畔东侧的叠石“瀑布石岩”所营造的“山庭”等。再者是刻意在房前屋后的关键部位,设置英德独立或组合景石,作为对主体景观的对景。其中既有写意式的峰峦山涧,又备岩壑磴道诸体,其创意即如其所说的:“湖山胜概毕在目前,省登蹑之劳,极游遨之趣。”梁氏兄弟对传统赏石文化的推崇及其造园实践的文人情趣,从有“汾江先生”之称的梁九图诗句,“垂老兄弟同癖石,忘年叔侄互裁诗”中可见一斑。以致梁九图的两组园林之内,英石的各种奇峰异石多达数百块,遂有“积石比书多”的美誉。而对小型的英德景石、奇石,则另有创意,将其置于星岩石盆及几座中独立成景。将大自然奇峰异石的微缩景观引入盆景艺术中,独石成形,一石成景,其构思清新脱俗,深受岭南文化艺术界的推崇,因而梁园遂得以石而名。“十二石斋” 更以石山盆景誉满岭南。
如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说,佛山梁园不仅是“岭南庭园”中文人园林造园艺术的典型范例,而且又是大量运用英德景观英石造园的成功范例。
入清以来,随着佛山经济的高度发展,岭南工商业都会的繁荣兴旺,人文荟萃,文风日盛,在岭南名重一时的文人雅士,当地先后就有程可则、庞上梓、汪后来、吴荣光、骆秉章、张荫桓、招宝莲等,以及其后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居巢及其后辈黄少强等。而各地的书画名家、骚人墨客亦纷至沓来,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大家。他们当中有侨居者,如岭南著名书画家顺德籍的黎二樵、苏仁山,近代岭南派盆景三家之一的素仁和尚等;有定居者,如书画家梁蔼如、梁九图的得意门生咸丰探花、书法家李文田举家从顺德迁居佛山。而番禺张维屏、陈澧、陈璞,香山(今中山)黄培芳、鲍俊,新会罗天池等亦先后到过佛山。而且这些文人雅士多聚于梁园,以文会友,品石论景赋诗作画,除了品评和流连于如诗如画的景致外,对当地艺术盆景的勃兴,亦起到了颇大的推动作用。
二、岭南盆景艺术突破的灵感(www.xing528.com)
盆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一个特殊的门类,被人们赞美为“立体的绘画”“无言的诗歌”,咫尺之间,天工巧夺,展示出作者高超的技巧和艺术素养,以山林古木之情,峰峦沟壑之意,集中体现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更有令人赏心悦目、怡情养性之效,可说是一种局部园艺景致的提炼和微缩。以今天盆景艺术的成就及其所达到艺术境界,是千百年来无数盆景艺术家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结果。富于浓厚地方特色的岭南派盆景艺术,其风格的创立、发展以至形成自身的体系和特点,亦无不凝聚着岭南历代盆景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尤其是英德奇石匠心独运的妙用。
明清时期,佛山经济发达,社会富足,人文鼎盛,各种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得以蓬勃发展,在盆景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上,具备了深厚的物质和文化底蕴,是岭南派盆景艺术孕育、发展的沃土之一,在岭南盆景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盆景艺术地方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广府文化传统的传承关系,亦与英德奇石的运用密切相关。明中叶以来,随着各种为神诞赛会、婚嫁寿筵喜庆习俗服务的民间工艺行业兴旺发达,一种供排场摆设的人物及吉祥图案造型盆景遂应运而生。其中的造型树桩盆景就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多以罗汉松、九里香等树种,培植、剪裁加工成高大威风的“守门大将”以及“福禄寿”等吉祥图案字形,既能为神诞祭祀活动增添气氛,亦可供众人观赏而大受青睐,乃至培植制作此类盆景、花卉的园圃居然成行成市。造型盆景制作数百年长盛不衰的事实说明,佛山人早就对盆景艺术的栽培与欣赏情有独钟,并使之与艺术盆景相互促进,交相辉映。
艺术盆景的勃兴与古镇上流社会与文人雅士休闲观赏之风关系密切,佛山商贾丛集,官绅望族亦不少,他们对追求高雅园林、盆景艺术的欣赏雅好,日渐成为时尚。他们不仅“饰其祠室以自榜”,厅堂居室的装修陈设豪华考究,而且为追求幽雅的园林美景,大多在宅内建有花园假山,栽花植树,叠石浚池,以此阶层的风尚,似乎无花园不成府第。例如富商刘、阮两姓的庄宅“刘阮庄”内,曾置有数千平方米的大花园,仅养花工人就有二十多个,园中所培植的两盆银杏,每盆价值白银五十两。由此,又导致古镇盆景艺术的一度繁荣,亦刺激了当地陶都石湾的艺术盆生产。由于陶胎盆在树桩盆景栽培上的特殊功效,各种造型和釉色的艺术盆类需求量大增,遂形成专门生产艺术盆类的一大行业,其专为艺术盆景生产的盆景盆,在广州、佛山、珠江三角洲,乃至港澳地区广为流行,如鼓钉盆、方盆、圆盆、长方盆、海棠盆、高筒等,均为岭南盆艺家们所喜用。此外,由于当地庭园英石假山、石山盆景的广泛流行,用于石山上的亭台水榭、茅寮、小船、渔樵耕读人物等微型陶塑制品的需求量日增,陶业的古玩行中,遂形成了专门制作此类小件的“山公”行业,以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些经济上物质上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艺术盆景更为普及,并向更高层次发展。
古镇传统的盆景艺术的突破与提升,与梁园的造园艺术的引领关系极为密切。梁蔼如、梁九图等叔侄四人以其绘画艺术上的素养,不仅创建了岭南独具特色的一代名园,而且还开创了岭南以巧布奇峰异石为特征的写意式庭园;而“十二石斋”石庭的石山盆景艺术,也开创了古镇石山盆景的先河,赋予英石在盆景艺术上的新灵感。随着书画艺术界文人雅士的介入,此后佛山的盆景艺术进入了一个艺术创作层面更多样化的新阶段,逐渐形成了石山盆景一整套选石取型的理论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在石材的选择上不拘一格,种类包括黄蜡、英石、太湖、灵璧、钟乳、砂积、珊瑚、树化石等三十多种。在取型上力求石山景观的画意与新颖奇特,形态特点讲究瘦、皱、漏、透的传统美学标准,以期达到写实或写意地展现大自然山石的传统山水画艺术形象。佛山人石材的选用,就以当地就近的英石为多,于是一时间,造型适合的小型英石便洛阳纸贵。在取型标准则因石而异,追求不经人工雕镂而一石成型、独石成景的特殊而又天然的效果,以难得或罕见制胜,其中有峰峦峭壁、异石奇石及象形石等多种类型。相传“十二石斋”黄蜡石“千多窿”即为其典型代表。在设置形式上,既有室外的大型竖石、卧石,也有室内的小型配座石和盆石等多种,大小各适其式,形状千姿百态。由此,石山盆景或独立景石,遂在当地得以日益兴盛,故家巨族、书香门第争相效尤,以至石艺盆艺名家辈出。清末民初,其代表人物就是梁园梁氏的后人梁允恭(字冠澄),他将群星草堂园林中的树桩、英石石山盆景发展至数百盆之多,为一时之盛事。
新中国成立后佛山出现的附石盆景,无疑是石山盆景的一个发展和创新。附石盆景实际上是石山盆景与小型树桩盆景的有机组合,不仅使石山盆景更接近大自然的真实,使之更为充实,生机勃勃。而且还表现了作者所隐喻的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对盆景艺术真谛的一种新的认知和理解。显然,这正是具特定内涵的英德景石与比例相称树桩的完美组合,无疑也是英德景石赋予的新灵感。有岭南派三家之称的叶恩普先生的作品,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者,其附石造型以小巧清秀著称,树石比例恰到好处,选石及造型手法,除汲取了历代山水名画的意境及《芥子园画谱》中树石造型的多种手法外,还根据岭南树石的特点,既取法自然,又大胆创新,以至其作品意境清雅脱俗,虽小巧却耐看,且令人回味无穷。叶老还与孔泰初、素仁、名画家骆介夫、叶少弼、文大肃、麦浪、黄志夫等岭南盆景艺术家一起,组成了名为“玄社”的盆景会社,在佛山东华里的“杨星桓书舍”展示各自的盆景作品,通过相互的切磋交流,促进造型技艺的提高,其在岭南盆景艺术发展与创新上的贡献,世人均有目共睹。时移世易,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种创新的优良传统更得以发扬光大,佛山杨锡祐先生所精心创作的福建茶附石作品“涌云”,获得了1989年第二届全国盆景评比展的金奖,就是这种创新精神的最高肯定。
佛山盆景艺术的发展和创新重要的特点,是向艺术境界更高的层次发展,艺术品位不断提高,赋予石山盆景造型以更丰富的艺术内涵,从而奠定了这一艺术流派发展提高的坚实基础。不少作者还在多个层面上进行了富创新性的研究和探索。颇为突出者,如李广先生以挂盆挂石创作的《菖蒲寿石图》挂幅,造型新颖,不落俗套,亦是一种对英石利用颇有特色的出新尝试。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得到了海内外盆艺界的肯定和好评,而且对目前岭南盆景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在1989年第二届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佛山的参展作品,就曾荣获一等、二等、三等及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由此可见,英德的景石英石,不仅在佛山梁园乃至粤中四大名园的造园组景、文化内涵的丰富充实方面,而且还在佛山盆景造型艺术发展创新、艺术品位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佛山古镇的大量史实说明,文化艺术内涵多姿多彩的英石,具备多种使用功能的适应性,是英德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佛山古镇上流社会历来对传统的赏石文化推崇备至,基于传统赏石“瘦、皱、漏、透”以及诗、画意的传统审美观,尤其是对英石、黄蜡石情有独钟。以致营造了以英石奇峰异石设置与组合为主要手段的一代名园梁园,誉满岭南;而且还由于对英石的特殊偏爱,在石山盆景国画写意式“峰峦叠嶂”“悬崖岩壑”“云头乳脚”“檀香格”组合等造型而引申的创新灵感中,开创了附石盆景发展的新天地,为盆景造型艺术的创新发展创出一条新路子。
综上所述,英石,对于岭南传统造园艺术和盆景造型艺术而言,可说是一种艺术美的共同载体,只不过是整体真实景观与局部微缩景观的差异而已。作为一种千余年备受国人推崇的传统艺术观赏美,既可有人为的庭园景观、又可塑造为盆景微缩景观等多种表现形式,充分说明其艺术表现力的多样化适应性,尤其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其利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佛山附石盆景开发创新的成功经验,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因而,如何适应当今社会人群的时尚需求,使之能满足人们更高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就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发掘英石艺术美的潜能,探索英石利用创新之路。展拓英石全新的美好前景,正是国人尤其英德人共同要面对和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作者是佛山市奇石协会名誉会长、梁园馆馆长、文博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