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 风
提要:传统的赏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业余爱好和风雅文化。而且表现在精神层面上,道德观念、境界志向,以及启迪智慧等等。作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英德石,自然、淳朴、灵动、勤劳,正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做派和个性。通过对英德石的收藏和欣赏,达到升华境界、和谐矛盾、完美自我……
中国传统的赏石及赏石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我们的先祖就与自然山水泉石相依相伴,视山水泉石为安身立命之所。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泉石视为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其大加欣赏、依恋、歌颂和赞美,尤其将观赏石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观赏石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观石“畅神”的境界。这种文化中体现出的中国人的作风和气派,即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崇尚。在这种高雅文化中所追求的真挚、崇高、纯洁。进而开启人们心灵,净化人们的灵魂。养成一种善良、安详、明净、平和的品格。借以开发智能、抒发性灵、清解愁闷、创造意境,以“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从而达到天人相际、物我两忘、出神入化、启迪智慧之目的。
东方文明,主要指的是以古老文明的中国为主体的,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响的整个东亚、东南亚等主要国家,其中包括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因此,这里所讲的东方人,不仅是指某一个人种、人群,或一个民族和国家范畴,而是一个地域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的数个国家和地区的概念,简称地域文化、或地缘文化。当然,应该强调的是东方文明的中心,就是在中国。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爱好和平、幸福的生活、追求美好事物。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过文明的国家。中华文化是华夏民族创造的最古老、最辉煌灿烂的文明之一。中华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从广义的概念上讲是同步的。我国已发现的距今四千年至一万年的新石器遗址有七百多处,通过研究和C14测定,已经建立了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化起源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石文化起源的重要时期。
曾被誉为“天下名石”的英德石,便是中国赏石文化中具有“文人石”气质的、古老文化石种之一。英德石以“瘦、皱、透、漏、圆、蕴、雄、稳、顽、拙、丑、怪、灵、巧、秀、奇”的形态美;以粗犷苍老、砺腻相兼、细腻若肤、温润如玉的质地美;以扣之拂之,有“玉振金声”、余韵悠长的音乐美,赢得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和崇尚。其形其态,剔透玲珑,神韵生动;惟妙惟肖,写意传神;气势雄浑,震撼人心;色彩多变,风姿绰约;意境无穷,耐人寻味。难怪清代学者赵尔丰如此赞道:“石体坚贞不以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吾将以为师。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叩之温润纯粹,良士也,吾将以为友。”
英石,又名英德石,因产于英州(现广东英德市)得名,是与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齐名的四大园林名石之一。英石的开采赏玩的时间较早,早在宋代杜馆所撰的《云林石谱》中就对英石有文字记载:“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有数种: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一微灰黑;一浅绿。各有峰峦,嵌空穿眼,宛转相通。其质稍润,叩之微有声。又一种色白,四面峰峦耸拔,多棱角,稍莹激,面面有光,可鉴物,叩之微有声……”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视作“希代之宝” 的仇池石就是英石。据《聊斋志异》的“大力将军”补篇中记载,此石是明末清初时,广东水师提督吴六奇为谢浙江海宁恩人查氏之赠石,石孤绉腾跃冲云,故称“绉云峰”,古人赞其“骨耸云岩瘦,风穿玉窦穴”。明代计成的《园治·选石》都有英石的记载。历代北地入粤文人,回乡对岭南山川的怀念,特携英石归者不乏其人。如浙江清初诗人朱彝尊有诗云:“曲江门外趁新墟,采石英州画不如。罗得六峰怀袖里,携归如伴玉蟾蜍。”
英石源于粤北山区西南部英德地区的周围山区,由岩溶地貌发育、裸露的石灰岩石山耸峙,岩石自然崩落后,经过千百万年或阳光曝晒风化、或风雨冲刷、或流水侵蚀等作用,使之形成奇形怪状的奇石,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自古至今深受赏石爱好者青睐。究其成因:英德石属于沉积岩中的石灰岩,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硬度稍低于灵璧石。有的散布地表,有的埋入土中、水下,有的倚于山崖,分水旱两种。其种类:英石色泽有淡青、灰黑、浅绿、黝黑、白色数种,以黑为贵。其特征:石表多深密皱褶,有蔗渍,巢状,大皱、小皱等状,多峰峦、嵌空石眼、玲珑宛转,精巧多姿,其质稍润,坚而脆,扣之有共鸣声者为佳。大者充园孤赏,小者家中清供,或另作盆景、砚山之用途。英德石系石灰石经自然风化和长期侵蚀而成,黑色和浅灰色为多,色泽纹理上有白色或浅绿色经脉。英德石属硬质石材,形状奇特、怪异,洞穴皴纹多而变化明显。可用其表现奇峰怪石景观和用作树石盆景配石时,效果特别好。尤其是配之以几架做赏石鉴赏更佳。
在古代,英德石与灵璧石、太湖石同属“文人石”之列。其鉴赏要素:其石多具峰峦壁立、层峦叠嶂、纹皱奇崛、孔穿洞漏之态,均以“瘦、皱、透、漏”为佳石观赏标准,藏石者爱其黝黑如铁、沉稳冷峻,痴其金声玉音、坚贞刚毅,迷其峰峦挺拔、岩洞幽深、摇曳空灵。
所谓“文人石”,准确地讲,就是具有“文人味”的观赏石。它始于南北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文人石更注重神似,通过对“文人味”奇石的收藏、陈列、养护、玩赏,来再现文人那“清高、孤傲、隐逸、脱俗”的风骨和气派。并通过苦读冥想,寄托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将具有孤赏、禅玄、仁寿等一定抽象性的奇石进行玩赏。讲究体味仁山、儒味和人之喜,以及意境、风水、禁忌。除奇石本身外,还注重几座、配诗、题名、题对,与木琴、条案、书法、古画、古瓷、茶艺等中国文人相谐调的居室环境相适应.达到“雅之大雅”的效果。把藏石延伸到更加美妙无比的境界之中,扩展石之意境,给人以多方位、多视角的乐趣享受。文人石更讲究朴(天然),清(色不繁杂),雅(秀美),瘦(孤傲),慰(慰藉),灵(智慧),润(湿润),态(高远),古(沧桑感)。江南四大名石“冠云峰”“玉玲珑”“皱云峰”“瑞云峰”,以及宋朝皇帝宋徽宗收藏的“小峰”(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南唐后主李煜收藏有“研山”和皖南“歙砚”之类,曾任太守的苏轼酷爱供石,也曾收藏供石“小蓬莱”等,皆可谓“文人石”。
尤其是在宋、元、明、清,对英德石欣赏形式和方法更加丰富丰富多彩。
1.天然赏。将灵璧石视为自然的缩影,或自然之物。以为“不能置身林下与木石中”是一件憾事(李笠翁语),并深信“石”是“云之根、地之魂、山之骨,人之灵”。于是通过石之质朴的外形、奇妙的纹理,和谐的环境,来体味绝胜深迫的意境.达到感受自然回归自然的目的。(www.xing528.com)
2.静观与雅赏。人们在欣赏英德供石时,通过整洁、安静的静赏环境,达到触景生情,陶冶情操的雅赏之目的。无论深山寺院、幽林茅舍,还是城中皇家园林、私宅花园,赏石活动大多在安静、素雅、悠闲的小环境实现的,如庭堂、书斋、卧室等较为静态氛围中欣赏奇石的形色质纹韵,以及寓意和精神。
3.茗中赏和酒中鉴。茶可醒神、酒可激情。品茗赏石情意浓,借酒赏石更醉人.利用味觉和视觉相结合,达到赏心悦目的境界。这多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的兴趣和嗜好,酒、茶、石、文被古人称为雅士之四雅,于是备受人们的推崇。
4.月中赏。在夜晚利用月光欣赏英德石。这是古人的雅赏之一。或漫步于石前,或半卧半坐窗边。通过皓洁的月光将奇石的外形轮廓、透洞、漏穴表现出来,尤其是步移景迁、奇石所产生的各种形状的剪影,妙不可言。使石的瘦、透、漏、皱完美呈现,其效果不亚于白天观赏;使人更富遐想。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常借助于月光,观赏竹子与湖石的剪影,久而久之,月光下的石和竹成为他感悟人生的体验和绘画的蓝本。
5.曲中赏与声赏。(1)声赏。对英德石“声如青铜色碧玉”欣赏,是一种特别的享受:利用器物对石轻轻叩击,所产生的清脆玄妙的声音,达到悦耳和愉心的目的,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2)歌曲赏。对石咏歌,对石抚琴,对石吟诵,以优美的曲子、脱俗的词语,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6.品赏。古人评赏英德石时,(1)注重环境的幽静清雅。字画诗楹的装饰等方面的谐调统一以及几架陈设和展示的经营。(2)着重讲究石的外形和质感(包括纹理变化)。(3)讲究命题,因为点题能够引起主人和朋友(观赏者)的理解和共鸣。人们通过评鉴得到美的享受,而不是对石进行划分等级优劣,这与今人的趣味有所不同,古人更注重赏石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7.字画赏。配以字画、楹联,能够使人把供石的质朴、雅致与字画的情趣、风韵结合起来,产生情趣交融、雅兴倍增,达到斋中有石、石旁配画、画中赋诗、诗中寓石的相互衬托之欣赏效果。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既是名扬天下的书画家,也是流芳百代的赏石家,他将石、文、书、画玩赏得淋漓尽致,可谓前无古人。
8.心赏与意境赏。古人注重人心与石“意”的对话,正如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以石为伴”“以石会友”“以石吾师”。把奇石作为朋友和师长,进行交流。通过师法自然,欣赏奇石去捕捉天意、感悟人生、禅玄真谛、得到自然的启迪、美的情趣,使感性飞跃,从而达到心赏、意赏、境赏、物化之目的,正如禅意、玄味、儒风、诗境、画韵、琴律,皆是心赏、境赏的结果。
古代文人,“几乎无人不以石为伴为对象,室内悬绘石之事,书架上必插谈石之书,斋几案必设各类石玩,好石者尤多不胜”。(《古玩指南》赵汝珍)“石之堪作玩者,吾石称最。谓其峰峦洞穴,浑然天成,骨秀色黝,扣之有声。此天下所无而独有,偶一有之而绝不复出。”英德石以“瘦、皱、透、漏、圆、蕴、雄、稳”等天然美和人文美,充分表现出其坚贞的特殊气质和品格,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气质和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的有力体现。
(作者刘翔,笔名石风。中国(洛阳)牡丹研究院高级摄影师、工程师,河南省科普作家、特级牡丹大师,中国观赏石协会科普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著作有《石玩艺术》《河洛石》《华夏赏石》《石之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