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生产管理的概念也已经拓展为“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一、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以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生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使一定的原材料转化为特定的有形产品。

服务业的兴起,使生产的概念得到延伸和扩展。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形产品的制造称作“production”,而把提供服务的活动称作“operation”。

西方学者将有形产品和劳务都称作“财富”,把生产定义为创造财富的过程。从而把生产的概念扩大到非制造领域,这是有道理的。虽然,搬运工人和邮递员转送的都不是他们自己制造的东西,但他们付出了劳动,也同样属于生产活动。现代社会已经很难将制造产品与服务完全区分开来,单纯制造产品不提供任何服务的企业几乎是不存在的。一个汽车制造厂如果只将汽车销售给顾客,而不提供售后服务,是不会有顾客愿意购买他的产品的。不同社会组织只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比例不同,汽车制造厂提供产品的比重大一些,餐馆提供服务的比重大一些,教育则提供服务的比重更大一些。然而,单纯提供服务而不提供任何有形产品的活动也是存在的,如咨询服务。因此,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生产管理的概念也已经拓展为“生产运作管理”。

二、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产业革命阶段 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19世纪又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此前,产品是由手工艺人和他们的徒弟在作坊里生产出来的,工匠自始至终负责制作一种产品,如马车、家具等,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

发明创造逐渐改变了生产的面貌,机器代替了人力。其中意义最重大的是1764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正是它为工厂里的机器提供了动力。珍妮纺纱机(1770年)和电动织布机(1785年)使纺织业发生了革命。充足的煤和铁为发电和制造机器提供了原料,由铁制成的机器比先前使用的简单木制工具效率更高、更耐用。

在工业化初期,少量的定制品是由技术高超的工人利用简单的工具生产出来的。手工艺生产本身有严重的缺陷,表现为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此外,生产成本并不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结果出现了很多小型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体系。

促使产业革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标准度量制度的产生,它大大减少了定制品的需求,工厂得以迅猛发展,大量农业人员被吸引到工厂去工作。

尽管发生了这些巨大的变化,但管理理论与实践并未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时迫切需要有一个比较系统、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作指导。

2.科学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的创建给工厂管理带来了巨大变化,效率工程师、发明家泰勒(F.W.Taylor)是其创始人,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依据对工作方法的观测、分析和改进以及经济刺激,将管理建立在科学之上,他通过对工作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来确定做每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泰勒认为管理部门应负责制订计划、认真挑选和培训工人,找出完成每一工作的最佳方案,实现管理部门与工人的合作,并主张管理活动从工作活动中分离出来。

泰勒强调产出极大化。这一指导思想并不总能受到工人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采用这些方法后产出增加了,而他们的劳动报酬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确实存在着有些企业为追求效率而让工人过度劳动的问题。最终,国会在公众呼声下就此举行了听证会。1911年泰勒被要求到会作证,也就是这一年他最重要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出版了。那次听证会事实上促使了科学管理原理在工业领域的推广。

还有很多先驱者也对科学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reth)、利·甘特(Henry Gantt)、哈林顿·埃默森(Harington Emerson)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等。吉尔布雷斯是一位工业工程师,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他提出了动作经济原理。甘特认识到非货币报酬对激励工人的价值,提出了获得广泛应用并被称为甘特图的生产进度安排法。埃默森将泰勒的观点应用于组织结构,并鼓励聘用专家以提高组织的效率。他在一次国会听证会上证实,通过采用科学管理原理,铁路一天能节省100万美元。

汽车业采用大量生产是福特众多贡献中的一个。大量生产是指由技术不高或技术一般的工人使用极专业化且通常昂贵的设备生产出大量标准化产品的一种生产系统。福特之所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其中一个关键概念是零件互换性,其最早由美国发明家埃尔·惠特尼(Ell Whitney)于1090年提出。将这一概念用在汽车业生产上即零件标准化,从而使批量中的任一零件适合装配线上的任一辆汽车。这就意味着与手工艺生产不同,零件无须定制,标准化的零件可替换使用。福特通过使生产中测量零件的量具标准化和采用生产标准化零件的新工艺,实现了零件的可互换性,结果装配时间和成本大为减少。(www.xing528.com)

福特采纳的第二个概念是劳动分工。这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劳动分工意味着一个工作被分解成一系列很多小的作业,以使每个工人完成整个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与每一工人需要一定技术负责许多作业的手工艺生产不同,利用劳动分工使分解的作业涉及面很窄,结果工人几乎不需要什么技术。

3.管理科学阶段 数学方法在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管理科学得到了大力发展。哈里斯(F.W.Harris)1915年提出了第一个库存管理数学模型,从此将数学引入管理领域。1930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的道奇(H.F.Dodge)、罗明格(H.G.Romig)、休哈特(W.Shewhart)提出了抽样和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1935年,梯培特(L.H.C.Tippett)提出统计抽样理论。最初,数量方法在实业界的应用并不广泛,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对军需物资供应的要求,使得这些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战争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使得作业研究或称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OR)发展起来。OR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战后,人们将其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发展成为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管理科学通过建模、提出算法、开发软件,有效地实现了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生产作业计划编制、项目管理等。

4.全面质量管理与JIT生产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是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来的,日本引入并将其应用全面推广开来。日本企业重视人的因素,并将质量控制方法简化,使普通工人而不只是专家都懂得如何使用,从而使质量管理成为全员参与的工作。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全社会的推动下,企业的所有组织、所有部门和全体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生产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方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活动。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即全面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全员参加和多种管理方法并用。

日本的制造业以其高质量、低成本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许多日本制造商推行或改进了一些管理方法,使得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日本企业强调不断改善和团队精神,创造了准时生产方式JIT(Just In Time),是现代生产运作管理需要的。日本企业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通过JIT生产方式实现供需协调,即供方完全按需方要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具体讲就是按照需方需要的时间、地点,将需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按需方要求的数量和质量,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需方。JIT是一种极限,生产活动可以无限接近这个标准却永远达不到,这就使得企业可以一直处于持续改进的状态中。

三、服装生产运作类型

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可以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品种数量、同一品种产品的产量大小和重复程度来衡量。显然,产品或服务的品种数越多,每一品种的产量越少,生产运作的重复性越低,则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就越低;反之,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越高。

按照服装产品生产的品种、数量和生产重复性,可以将服装企业的生产运作划分为不同类型。

1.大批量生产运作 传统生产企业的大量生产运作方式品种单一、产量较大,生产运作重复程度高,常见于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但对于款式多变的服装生产来说,大部分情况并不适合大量生产的方式,因此对于产量较大的成衣生产来说采取的是大批量生产。服装大批量生产对应的是成衣化生产,按照工业化标准生产方式,以国家制定的标准服装型号为基准,结合款式工艺特征,按照特定的工序要求,由工人按流水线作业分工合作而成。常见于款式变化小、市场需求大的成衣生产,如衬衣睡衣牛仔裤等。

服装大批量生产过程往往是连续的,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质量稳定的特点,标准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较高,强调科学管理和数字化管理。

2.单件生产运作 单件生产运作与大量生产运作相对立,是另一个极端化生产。单件生产运作品种繁多,每种仅生产一件,生产的重复程度低。服装的成衣定制就是以个人体型和爱好为准,量体裁衣单件制作。成衣定制又分为高级成衣定制和普通定制,生产流程相似,但产品品质和定位不同。

高级定制服装凭裁剪师的经验和灵感设计打板,强调手工缝制,对细节要求高。高级定制源于欧洲,在法国巴黎,对高级定制的企业有着严格的要求。定制的衣服必须原创,一般只有一套,最多不能超过3套;在面料设计、款式造型上必须具有国际潮流气息,走在时尚的尖端,甚至引领时尚的走向。

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介于大批量生产运作与单件生产运作之间,即品种不单一,每种都有一定的批量且批量较小。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更适合服装行业的特点,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大规模定制,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多品种、单元化个性定制化生产。服装大规模定制是市场需求的反映。为了追求个性化,服装生产逐渐走向单元化,为了实现快速反应,借助于现代数字化生产技术、网络技术、虚试衣技术综合利用,进行生产快速反应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