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48年球墨铸铁作为新型结构材料开始投入生产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关于铸铁中的石墨球化,提出了各种假说,现简述如下。
(一) 核心说
De Sy认为,在铁液里,以六方晶格的化合物为核心,长成片状石墨;以立方晶格的化合物为核心,则长成球状石墨。由于SiO2、FeS、SiC属于六方晶格,MgO、MgS、MgC2、MnS等属于立方晶格,因此De Sy认为,把镁加入到铁液中,就破坏或改变了六方晶格核心,因而得到球状石墨。他根据在石墨球中心有白亮的颜色,以此证实这种假说的正确性。由于当时没有用电子显微镜对核心的成分进行仔细观察,以及由于不能用这种假说解释可锻铸铁的石墨生核,而且也不能解释球化衰退现象,因此,后来De Sy自己又否认了这种假说,并认为石墨球心的亮点是因制片抛光所致。
(二) 吸附说
关于孕育作用的吸附理论最早是A.G.Gwayer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孕育的作用在于作为表面活性物质的孕育剂,选择吸附在生长着的晶体界面上,形成吸附层(或吸附薄膜),覆盖这些晶面,并阻止生长,结果是晶核总数增多、晶粒细化,并使结晶形状有某些改变。对于球状石墨的形成来说,由于镁是表面活性物质,能够被吸附在石墨晶核界面上,使石墨各方面的生长速度趋于均匀,从而使石墨由片状转变为均衡的多面体或球状。有人认为,镁和铈在石墨晶核表面上形成吸附薄膜,阻止碳原子流入,给碳原子从各方面均匀流入创造了条件。
这些吸附薄膜本身,是碳化镁和硅化镁。有人认为,在铁液中镁和铈可能与碳形成一种化合物,暂时附着在石墨的某些地方,由于这些化合物是不稳定的,故能不断形成,又不断分解,镁不断附着,不断脱离,因而使石墨球化。更多的人则认为,石墨之所以形成球状,是镁选择吸附在石墨界面上的结果,镁是表面活性元素,很容易被吸附在迅速生长着的、具有最大表面能的棱边上,结果便减少了该处液相—石墨界面上的界面能,使该处的结晶线速度减慢,因而使石墨在各方向的生长速度趋于均匀,结果石墨呈多边形或球状。
(三) 表面张力说
镁提高铁液表面张力。如果原铁液[w(C)=3.0%~3.8%、w(Si)=1.7%~3.3%]的表面张力为865~950dyn/cm[1],则在残余镁量为0.1%时,表面张力提高到1395dyn/cm,甚至高达1550~1600dyn/cm,也就是提高了50%~60%,因而得到了球状石墨。
镁铸铁在炉中保温时,由于镁的蒸发,使表面张力下降,结果球状石墨变成片状石墨。加入反球化元素(0.18%Bi和0.009%Pb),则使表面张力降低,结果得到片状石墨。加入0.06%铈则又使铁液表面张力提高到1400~1500dyn/cm,石墨又呈球状。
提高镁铸铁中的含硫量 (达0.1%),则急剧降低表面张力。在含硫量为0.1%~0.15%时铁液表面张力降至800~900dyn/cm,因而得到片状石墨。氧有类似于硫的情况,提高铁液中的含氧量,表面张力降低。加镁的作用,可使表面张力提高80%~100%,其中有40%~50%的作用是由于降低硫量所引起的,其余则是由于脱氧去气的结果。
因此,一定的表面张力是得到球状石墨的必要条件。
(四) 过冷说
在铁液中加入Mg、Ce、Y、Ca等球化元素,都会导致铁液的过冷。由于镁是稳定碳化物的元素,因而能强烈地增加过冷度。此外,由于加入球化剂(镁、铈、钇、钙等)使铁液中的氧、硫和非金属夹杂物减少,因而使表面张力增加,这也要增大铁液的过冷度。
这种学说认为,由于铁液的过冷度增加,因而使石墨核心不能在铁液中生成,而是铁液先凝固成白口铸铁,经退火石墨化,形成球状石墨;或者,有人认为,球墨铸铁的结晶过程,由于过冷而由铁液结晶凝固成过饱和的奥氏体,随着温度下降再由过饱和的奥氏体形成球状石墨。
И.H.Богачев认为,各种形状石墨的形成与过冷度有关,他把形成石墨的温度范围分成三个阶段。当过冷度最小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形成了球状石墨;当过冷度较大时,则形成各种分枝的菊花状石墨;当过冷度更大时,则形成枝晶间石墨。得到不同形状的石墨,是与过冷条件相联系的,也就是与冷却速度有关。当用镁和硅铁处理铁液时,就产生了某一特定的过冷条件。但是,与И.H.Богачев的观点相反,通常得到球状石墨是要更大的过冷度才行,也就是随着过冷度的增加,石墨形状变化的次序是:片状石墨、菊花形石墨、晶间石墨、球状石墨。(www.xing528.com)
К.П.BБунин在研究了与渗碳体接触的石墨长大过程后指出,在石墨和渗碳体接触的部位,石墨的生长受到强烈的阻碍,而在石墨和奥氏体的界面上容易长大进行。因此,他得出结论,渗碳体直接分解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五) 气泡说
VanNieuwland在1953年提出气泡说。他认为,铸铁中存在CO、CO2 气泡,石墨在这种气泡中生长而呈球形。
A.A.Горшков持有类似的观点,但他否认球状石墨是在CO、CO2 气泡中生成。他认为,铸铁中液—气相界面上有下列反应:
反应生成的固态碳是石墨结晶的晶核。计算表明,低于1854℃时,式 (15-1)反应由左向右进行。
开始由于镁蒸气而形成的气泡直径为1.5~2μm,在逐渐上升时,由于部分气泡进行了式(15-1)或式(15-2)反应,气泡直径变小。但要完全消除气泡则是不可能的,因为铁液中有其他气体存在,根据气体分压定律,就发生气体扩散而充填到镁蒸气泡中,气体的扩散主要是氢扩散,它不与镁化合。因此,这时镁气泡的直径为1~3μm,并充满氢气。在铁液温度下,由于反应式(15-1)和式(15-2)的存在,晶核便产生在这些气泡中,由于气泡本身是球形的,因而形成球状石墨。
(六) 位错说
为了解释晶体生长过程,Frank认为,位错起着重要作用。在晶体生成的时候,围绕着螺旋位错的轴旋转,就有可能从一个结晶面向着另一个结晶面连续移动。如果有新原子的叠加,其成长以螺旋位错的台阶方式连续地进行。螺旋位错模型见图15-1。
F.H.Horn在天然石墨中观察到螺旋型长大。大多数螺旋线呈六角形,台阶约高500°A。这表明石墨能够以螺旋位错方式长大。
图15-1 螺型位错台阶示意图
图15-2 石墨呈螺型位错生长的示意图
M.Hillert和Y.Lindblom根据螺旋位错,对球状石墨的生长做了说明。对于灰铸铁,石墨沿致密排列的方向生长而成片状;对于球墨铸铁,石墨沿垂直于致密排列方向,按螺旋位错方式长大。这就是说,球墨石墨的生长轴与基面[即 (0001)面]垂直,石墨生长前沿(基面的边沿)呈螺旋上升。在显微镜下看到片状与球状石墨的形状不同,但他们认为,石墨的生长速度却是相同的。加入镁、铈等球化元素,由于它们与碳结合的能力很弱,因而就认为这些球化元素吸附在位于基面上正处于成长着的刃口上。这样,石墨在一定程度成长以后,便与相邻的石墨相结合 (见图15-2),而且在别处又有新的分枝。这样,如此反复进行,便得到了球状石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