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钼
钼易形成碳化物。在共晶转变时,钼呈正偏析,并且其偏析程度比锰更强烈,比锰更容易产生共晶碳化物。这种碳化物非常稳定,甚至通过长时间的石墨化退火 (950℃/30h)也难以完全消除。由于钼与锰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较高的含钼量对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都起降低作用。钼使材质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对于厚断面的工件或者要求淬火速度比较温和的场合,钼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钼也延缓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转变的开始。虽然钼也在共晶团周界富集,但它不像锰那样形成“延缓的转变区”。
图11-5 钼对C曲线的影响
贝氏体相变是以铁素体为核心,碳的扩散是在每个单独的地方进行,所以不需要合金元素的扩散,由于碳的扩散速度VC 大于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V合金,即VC>V合金,所以合金元素对贝氏体形核没有过多的影响。
另外,钼有双重作用。在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时,钼使C曲线的上半部分右移;在奥氏体向贝氏体转变时,由于钼促使α—铁素体形成,因而使C曲线的下半部分左移。结果,由于钼的加入,把C曲线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珠光体转变,下部分则是贝氏体转变。图11-5是钼对C曲线的影响。
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生产过程中,当铸件壁厚大于10mm时,就必须附加合金元素、视铸件壁厚而定,一般是Mo、Cu (Ni)复合加入,加钼量在w(Mo)=0.1%~0.5%的范围内。
(二) 铜 (镍)
铜与镍在球墨铸铁等温转变过程中的行为是相同的。由于价格的原因,在需要附加合金元素铜或镍时,首选是铜。但是铜的最多加入量是w(Cu)≤2%;如果需要加入量更多时,则加入镍。另外,铜与镍(还有钼)复合加入比单独加入一种合金元素更为有效。铜(镍)在共晶凝固时呈负偏析,能抵消部分由于钼 (锰)的正偏析而引起的显微组织的不均匀性,并且镍(或铜)也可使C曲线右移,提高淬透性。(www.xing528.com)
镍 (或铜)都阻碍奥氏体分解,减少贝氏体等温转变产物对时间的敏感性,两者都扩大奥氏体区,形成固溶体,但不形成碳化物,并且它们都能降低冷脆转变温度。镍 (或铜)的加入,对于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不大,这是因为它们的加入量毕竟很少,质量分数只有百分之几。
镍(或铜)能明显提高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塑性和韧度,这是由于它们在等温转变时能抑制贝氏体中碳化物的形成。强度和硬度的降低可归结于针状铁素体沉淀硬化程度的降低。
当w(Ni)<3%、w(Cu)<1.5%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转变,但它们对奥氏体等温转变后的性能,只有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破坏作用。镍与铜的作用是同向的,它们均可提高钼合金化的作用。对于厚壁贝氏体球墨铸铁,采用镍钼、铜钼或镍铜钼合金化,可具有非常良好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性能。无论是镍还是铜,均可形成“延缓转变区”。
在球墨铸铁中采用铜合金化时,要给予特殊的注意。首先,由Fe—Cu相图得知,当含铜w(Cu)>5%时,在液态会出现富铜相,也就是在凝固过程中,将发生严重的比重偏析。另外,由含铜量较低的Fe—Cu相图的细部得知:在固态时,铜在α—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w(Cu)=1.4%,并且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到650℃以下,降低的速率减慢;到室温时,α—Fe中的含铜量只w(Cu)=0.35%。由此表明,在球墨铸铁中的含铜量不能很多,一般w(Cu)≤1.5%。并且,随着温度降低会有沉淀硬化现象。由此会使材质的脆性增加。
为了促进奥氏体等温转变而要选择加入合金元素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生产成本及所要求的铸态组织等。加入镍和钼能促使在铸态得到铁素体,从而改善了铸态的机械加工性能;加入锰和铜则能促使在铸态得到珠光体,从而恶化了铸态的机械加工性能。
要获得理想的贝氏体球墨铸铁基体组织,必须对化学成分及合金元素的加入进行正确的设计,对此,还必须考虑铸件的壁厚,因为它将影响铸件在一次结晶和二次结晶的组织。对于含w(C)=3.3%,w(Si)=2.4%,w(Mn)=0.32%的球墨铸铁,要达到完全等温淬火所需的合金元素加入量与铸件壁厚的关系见表11-4。
表11-4 贝氏体球墨铸铁达到完全等温淬火所需的合金元素量
注 表中百分数均指质量分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