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控制球墨铸铁中的锰含量?

如何控制球墨铸铁中的锰含量?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锰的作用就是形成碳化物和珠光体。为此,要尽量把球墨铸铁的含锰量保持在最低的水平。例如,对于壁厚20mm、C为3.85%、Si为2.0%的球墨铸铁来说,为了消除石墨球周围的铁素体圈,须加入锰为1.3%。对于铁素体基体的球墨铸铁来说,则锰的质量分数应在0.3%以下。此时,珠光体随着锰量的增加而细化成为索氏体。

如何控制球墨铸铁中的锰含量?

(一) 锰对球墨铸铁基体组织的影响

锰是扩大γ区的元素。锰在α—Fe和γ—Fe中进行扩散要比碳在其中进行扩散要困难得多。由Fe—Mn相图得知,铁与锰在液态可完全互相溶解。当含锰量很高时,液相线与固相线几乎重叠在一起

在球墨铸铁中,硫和氧已经在用镁或铈处理时被去除,或者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因此,少量的锰就可以作为合金元素而发挥作用。此时,锰的作用就是形成碳化物珠光体

图5-7 硅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5-8 含硅量对球墨铸铁和灰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

在球墨铸铁凝固时,锰使白口倾向增加。由于球墨铸铁具有粥样的凝固方式及含有残余镁量,所以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白口倾向。为此,要尽量把球墨铸铁的含锰量保持在最低的水平。这在制作薄壁铸件时,更要特别注意。例如,对于壁厚6mm以下的铸件,要求锰小于0.3%,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没有游离渗碳体的基体组织。

对于厚大断面的铸件来说,锰是偏析倾向特别显著的元素。锰是在残余铁液中富集的元素。锰被不断长大着的共晶团所排挤,以致富集在共晶团边界上,因此便在共晶团边界上形成富锰的组织成分,最后则以碳化物形式凝固。如果形成的碳化物呈网状分布在共晶团边界上,则对力学性能极为有害。

锰是强烈稳定奥氏体的元素,它延迟奥氏体转变,并使其转变温度推移向更低的温度,每加入1%的锰,可使转变开始温度大约下降20℃。图5-9表明不同含锰量的球墨铸铁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图5-9 两种不同含锰量的球墨铸铁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925℃×5h均匀化,900℃×3h奥氏体化)

A—奥氏体;F—铁素体;P—珠光体;B—贝氏体;M—马氏体;G—石墨;Ms—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此时马氏体体积分数为1%);Mf—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 (此时马氏体体积分数为97%)(www.xing528.com)

锰对稳定珠光体的作用也很明显。在生产珠光体球墨铸铁时,可以利用锰的稳定珠光体作用,消除铁素体组织,特别是消除石墨球周围的铁素体(牛眼)组织。但是,锰促进珠光体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例如,对于壁厚20mm、C为3.85%、Si为2.0%的球墨铸铁来说,为了消除石墨球周围的铁素体圈,须加入锰为1.3%。但这样高的含锰量会在基体中形成碳化物、白口层或者在共晶团边界形成网状碳化物。为此,即使是对于珠光体基体的球墨铸铁来说,锰也不应超过0.6%。要得到所期望的珠光体组织,准确和可靠的方法就是添加铜。对于铁素体基体的球墨铸铁来说,则锰的质量分数应在0.3%以下。

(二) 锰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无论是在铁素体基体,还是在珠光体基体的球墨铸铁中,锰都提高抗拉强度和屈服极限,同时也提高硬度,如图5-10所示。由图5-10可以看出,对于珠光体球墨铸铁来说,提高含锰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此时,珠光体随着锰量的增加而细化成为索氏体。对于铁素体球墨铸铁来说,锰的质量分数从0.6%~0.8%开始,对强度有明显的提高,这要归结于锰对铁素体的固溶强化。但是,断后伸长率将随含锰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锰对球墨铸铁的冲击韧度和脆性转变温度都有特别不利的影响。锰与其他合金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对冲击韧度aK 的影响,可以式(5-1)计算出来(数字后的元素均以质量分数表示):

图5-10 锰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w (C)=4.0%,w (Si)=2.2;w (Mg)=0.08%]

式中 aK——冲击韧度,以“×10J/cm2”表示。以上表明,锰的作用要比其他元素,特别是与微量元素(Pb、Sb)相比要微弱得多,但要指出的是,锰的含量是千分之几,而铅、锑等元素的含量则是微量。

锰对冲击韧度的脆性转变温度的影响,与其他合金元素对比,示于表5-1。由表5-1中可以看出,由于添加锰,使脆性转变温度的上限与下限变化很大。

表5-1 锰与其他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球铁脆性转变温度的对比

① C的质量分数在3.4%~4.0%之间。
② Cu的质量分数在0.1%~1.0%之间。
③ Sn的质量分数在0.01%~0.06%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